以劳动换食宿的29岁法国小伙子Se.bastien明天将离开已经工作了半个月的合肥滨荷有机生态农场。今天,他起得很早,吃完一碗面条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见记者前来采访,他说可以一边聊、一边工作,不能影响工作的进度。
Se.bastien告诉记者,在农场,他的工作主要是为养兔场挖沟围栅栏,防止兔子逃跑。中午可以休息一下,他一般会在这个时候通过网络跟家人联系,发邮件给女朋友。农场主赵滨对Se.bastien的评价是,小伙子工作很努力,虽然没有给他分配工作量,但他会给自己提要求,工作完不成他是不会吃饭的。
Se.bastien是通过WWOOF和农场主赵滨取得联系来到合肥的。他说,WWOOF是World-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的缩写,译成中文是“世界有机农场组织”,它提供世界范围内集旅游、劳动体验及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特种旅游方式。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加入了该组织。近几年,WWOOF开始进入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
Se.bastien喜欢这种工作换食宿的生活状态。他17岁便开始工作,并且努力攒钱,为这个计划做准备,目前已经去过了俄罗斯、蒙古和中国的北京、大同。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旅行近距离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在工作之余,他会上网学习中文。他说中文的发音有别于英语,实在太难了,但由于对中国的热爱,他会坚持学下去。他表示,以后还会继续过这样的生活;结婚后,如果妻子同意,他还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处旅行。他不想让孩子只待在法国。
Se.bastien说,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其实有很多选择,决定权都在自己手中。有些事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一个月前,他依靠陌生人的帮助,搭了近百次便车,途经德国、波兰、乌克兰等地,最终到达俄罗斯,从俄罗斯坐车辗转来到中国。
农场主赵滨对记者介绍,这是他接待的第三批来农场以劳动换食宿的外国朋友。让赵滨最难忘的是一位叫Jessica的英国金发女孩,她走后给赵滨留下了一封信和一罐英国茶叶。信中用汉语拼音写道:“一个星期太短,希望我可以作为这个农场的一份子,待得更久一点儿,希望你关于农场的一切梦想都能实现。以后有机会我会再回来看看。”
为了交流更方便,赵滨在自己的手机里装上了翻译软件,但作用似乎有限。“好在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默契。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大家就心领神会了。”赵滨说。
采访结束前,Se.bastien背着赵滨向记者说,他亲手为留宿他的农场主制作了一个可以装卡片的皮制小袋子,准备作为礼物送给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