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学习后的理解、体悟及问题


       一个人,但凡“用了心”(做事或其它),别人的心必能“感应”,这“感应”也便是“感动”了。“感动”亦要“用心”体悟,很多看似平常的动人之事,非“有心人”不能“感动”。而“感应”一词本即牵涉双方,便也把“用心”之行为引向一个公共的空间。真正“用了心”,不但客观上“利他”的事情会做好,并且,己身必定有所受益,己心必定有所充盈。“用心”,首先是为安顿自己这颗心,对自己的心有个交待。

       而现代生活机器化的本质使得人们习惯“用脑”,能够“用力”、“用功”,但却极难“用心”。失去了心与心的感应,也便从根本上失去了真正彼此受益的公共空间。

       然而,如同刚开始时我难以把“用心”、“感动”与“义”联系起来一样,现在我则是很难把目前理解的这个“义”同经典中所说的那个“事之宜也”的“义”,包括说文解字里的那个“义为古文威仪字,谊为古文仁义字”的“义”联系起来。换句话说,觉得自己的“下学”难以做到“上达”。学习小组学习“义”是从一个个故事入手,即先“下学”,最后希望我们体会生命本身的成长,用心行义。那经典中对“义”的诠释在这个学习小组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亦或,当我们真心自觉去行义时,本身就已经做到了“上达”?

                                                                                ( 07、4、4)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