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学习小组 第二次试学

时间:零七年四月八日

参加者:

郭晓清 新影

刘莎 北中医 大四

逄飞 一耽

吴秦荔 人大 大三

 

主要学习内容:

《古今奇观》第十二卷 《羊角哀舍命全交》--朋友之“义”

 

       正式开始学习前,我们四人先焚香祭拜孔子,之后落座。

       先请大家自己阅读我所复印的材料《羊角哀舍命全交》。

       讨论开始时,我打开从学堂西屋拿来的录音笔,但有些功能不太会用,便询问逄老师。逄老师先摇头说自己也不会,然后奇怪地问我为什么要录音?这一问,让我心中豁然亮了一下:录音笔的运转是否会让小组学习的活动显得太过“正式”?我自己的体会是,平日里在学校,课堂、讲座、学术会场,种种皆是“正式”场合。而这种种场合中几乎无处不在的校方监控器、媒体摄像机更是让人无法摆脱一种“被窥视感”和“表演感”。对人的影响?时时处处总有些紧张不放松之感。因而逄老师的这一问令我骤然间放松了下来。

       我准备的第一个问题是:大家最近的一次认真想过“朋友”这个概念是在什么时候?

       对我自己,是前段时间看到鲁迅先生在《导师》这篇文章中的一段话:“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我个人感觉,有很多时候,用逄老师后面的话说就是“有这个心没这个力”。不满意什么但又说不清楚,想改变什么却觉得没有力量,愿做些什么也不知从何做起。再加上最近院里选导师的事搞得我心烦意乱,因而打心底里觉得需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带着锐气突出重围。学堂则的确给了我“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之感。

       逄老师说这段话他原来读过,但听我这样讲后又有了新的感觉。逄老师说,青年人最重要的是长志气。要心意广大。朋友间最能彼此给予这个。“权威压抑”是今天普遍存在的状况。

       晓清是把所有人都当作朋友的。哪怕迎面走来的陌生人,这一面,也是缘。

       刘莎师姐说,很久没想过“朋友”这个概念了。不太敢想。觉得自己的心不太容易打开,总像和人隔着些什么。自己不会闲聊不会说废话。期望的朋友是亦师亦友的那样。相信“无友不如己者”。

       这似乎是很有普遍性的感觉,在善良的青年人中。真诚、正直、上进,却青涩,还有些生命没来得及完全打开的感觉。你我皆然。

 

       我说,学堂的朋友很多。逄老师说,是,天下人都是朋友。

       我前一天晚上查《礼记》中言:“同门曰朋,同志曰友。”逄老师进一步解释:同门同道,同志同心。

      “交朋友不以自己的喜好取舍”,“不以不同的生活方式取舍”,“不以自己为核心”,逄老师这样的观点来源于对公益事业天下人同做天下事的体认。实在是我辈所缺。

 

       屋里阴冷,逄老师建议我们到后院去再读一下这则故事。于是我们搬着椅子凳子去了后院。那里有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我们又齐声朗读了一遍《羊角哀舍命全交》,发现默读和出声朗读的感觉真是完全不同。角哀和伯桃间那荡气回肠之“义”一下子跃出纸面,沁入心脾。

       我请逄老师为我们讲述自己心中理解的“义”。我是觉得,对我们这些学习小组的成员而言,听取“义”这个学习内容的最初发起者的本意和初衷是非常必要的。平日在学校里,学习很多东西时,没人告诉我们为何要学、所学为何。也没处去问。因而这次学习一定要请逄老师为我们讲解为何要学这个“义”?也许这并不是一个马上能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但正是在这样不断的追问当中,我们进行学习。离开了这样的追问,我们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方向和意义。

       逄老师的回答我很受益,受用后回头,发现自己竟真是“得意忘言”了。对“义”有了新的体会,但却真是想不起逄老师的很多原话了。过后提笔记录时,刚开始懊恼没有录音,可转念一想,自己那新的体悟也许不如逄老师的原话完整,但却实在比录音笔中那冰冷的电子音频文件更活泼泼和有生命啊。一个人的一番话在另外的人身上延续了生命,还有比这更珍贵的结果吗?

       在后院中逄老师对那则故事的讲解以及我们的谈话和问题,我凭回忆摘要点附在这里:

       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已经很多了,但是发散不出来,现在很多的学术研究是“头上安头,脚上安脚”了。

       (这则故事)语言很有力量。

       (中间某段)穿肠入肚。

       (“贤弟心下如何?”“自古道:‘生死有命。’既然到此,只顾前途,休生退悔。”)是真人,不说盘算话。

       (柏桃言讫,欲跳前溪觅死。)有“义”的人要死就一定会去死,不“义”的人是生也生不得,死也死不得。

       有“义”的人想的和见的一样,说的和想的一样,行的和说的一样。

       大义精诚,感天动地。

       古道不废,人心不往。

       生,生在道上;死,死在道上。

       理必归于道,道必践于行。

       得一智谋之士,易;得一忠义之士,难。

       文字所传者,公心公益;世间所传者,正念正行。

       行所当行。

       回答别人的问题时要不要深说一句。有“义”之人可能人家问一句会答十句。

       今天能解决的问题不要回到古人那里去。台海问题不要闹到联合国。人的问题不要到神那里解决。

 

       逄老师还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太姥爷因临终时有“义”充斥于胸因而过后多年面容犹生的故事。

       李绍为千里背尸的故事。

 

        晓清问了一个问题我觉得很有代表性:羊角哀拔剑自刎,报了左伯桃之恩,却也因此不能再尽心尽力于楚王。两者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逄老师总结这个问题为:“国之利”与“士之义”,孰重?

        逄老师的回答则是,“义”一定是从自己的本心出发的,“不尽心”的话自己心里过不去,这不是一个值不值的问题,或者换什么的问题。

(留待下次详细讨论)

 

       听逄老师讲时,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沉默。“默而识之”,真有感触时,沉默的体味可能是好的状态。但现在回想,这沉默难免会有“冷场”的感觉,这点恐怕是以后要格外注意的一点。

 

       初读那则故事时,逄老师指着自己不甚确信的“罄”字问我读音;后来为我们讲解,至“伯桃神色已变,四肢厥冷”时,随即停下来,问学中医的刘莎师姐“四肢厥冷”具体是什么意思?我留神感受何为“不耻下问”。

        这次学习刚开始时,我请逄老师先来讲一下,逄老师说让我按自己的原计划讲;后来我问逄老师学完“义”后是否还要继续学习其它的一些系列内容?逄老师笑着说,这取决于你啊!这份非基于完全平等地位所不能有的尊重和信任给我太深印象了。我得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一份“自主权”,更重要的,是接承在身的那一份责任让自己有了“主心骨”。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相信意念坚定后,这条路会越走越顺的。

    是以为记。

                                                                                         ( 07、4、10)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