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7、12、9
地点:学堂东屋
参加人员:
陆有卿 姜翠萍 阎国华 李美青 程小猛 吴秦荔
今天我们学习“义”在《孟子》中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次对《孟子》中“义”的解读。学习材料如下:
“义”在《孟子》中 之三
资料:牛芳菊
主讲:吴秦荔
07、12、9
1.四端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wu)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个人;如果没有羞耻之心,简直不是个人;如果没有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个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个人。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
2.关于“仁内义外”说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二字疑衍”)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同“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欤?”
翻译:
告子说:“饮食男女,这是本性。仁是内在的东西,不是外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内在的东西。”
孟子说:“怎样叫做仁是内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呢?”
答道:“因为他年纪大,于是我去恭敬他,恭敬之心不是我所预有;正好比外物是白的,我便认它为白色之物,这是由于外物的白而我加以认识的缘故,所以说是外在的东西。”
孟子说:“白马的白和白人的白或者无所不同,但是不知道对老马的怜悯心和对老者的恭敬心,是不是也没有什么不同呢?而且,您说,所谓义,在于老者呢?还是在于恭敬老者的人呢?”
答道:“是我的弟弟便爱他,是秦国人的弟弟便不爱他,这是因我自己的关系而高兴这样的,所以说仁是内在的东西。恭敬楚国的老者,也恭敬我自己的老者,这是因为外在的老者的关系而这样的,所以说义是外在的东西。”
孟子说:“喜欢吃秦国人的烧肉,和喜欢吃自己的烧肉无所不同,各种事物也有如此的情形,那么,难道喜欢吃烧肉的心也是外在的东西吗?「那不和您说的饮食是本性的论点相矛盾了吗?」”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曰:“敬兄。”
“酌则谁先?”
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翻译:
孟季子问公都子:“怎么说义是内在的东西呢?”
答道:“恭敬从我的内心发出,所以说是内在的东西。”
“本乡人比大哥大一岁,那你恭敬谁?”
答道:“恭敬哥哥。”
“如果在一块儿饮酒,先给谁斟酒?”
答道:“先给本乡长者斟酒。”
“你心里恭敬的是大哥,却向本乡长者敬礼,可见义毕竟是外在的东西,不是由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不能对答,便来告诉孟子。
孟子说:“「你可以说,」‘恭敬叔父呢?还是恭敬弟弟呢?’他会说,‘恭敬叔父。’你又说,‘弟弟若做了受祭的代理人,那又恭敬谁呢?’他会说,‘恭敬弟弟。’你便说,‘那为什么又说恭敬叔父呢?’他会说,‘这是由于弟弟在于当受恭敬之位的缘故。’那你也就说,‘那也是由于本乡长者在于当给首先斟酒之位的缘故。平常的恭敬在于哥哥,暂时的恭敬在于本地长者。’”
季子听到了这话,又说:“对叔父也是恭敬,对弟弟也是恭敬,毕竟义是外在的,不是由内心出发的。”
公都子说:“冬天喝热水,夏天喝凉水,那么,难道饮食「便不是由于本性,」也是外在的了吗?”
——《孟子·告子上》
今天参加活动的人数比较多,大家讨论得也很充分。有卿是人大的师弟,翠萍是人大的师姐,今天都是第一次来学堂。美青是第二次参加小组活动。小猛和国华则是老朋友了。
今天早上出发时我走得匆忙,竟然忘记了带上之前为讲这几段话而准备的材料了。头天晚上把查好的资料夹在了《四书集注》中,结果一并忘记拿了。快到学堂时才想起。只好凭记忆来讲。现在写总结时会把我们现场讲到的连同之前准备的一起写出来,互为补充吧。
仍旧是大家朗诵一遍原文后,先来讲解一下其中知识性的东西:
“恻隐之心”是我们现在还常会用到的词,朱子的注是说: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我觉得即是说一种同情、悲悯、爱怜之心吧,大致如此。也即孟子之前所讲到的“不忍人之心”了。
“羞恶”之心,“羞”是对自己而言,觉得羞耻;“恶”是对他人而言,觉得厌恶。
“是非之心”是着重需说明一下的。这里朱子的注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知其恶而以为非也。也就是说,这“是”与“非”并不是一种“1+1=2”为“正确”因而“是”,“1+1=3”为“错误”因而“非”的概念。更多的是“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用有卿的话来说就是“大是大非”。
“端”,原作“耑”,象幼苗初生之形。上面的“山”象生形,下面的“而”象其根也。《孟子》一书中多处提到“扩充”的概念,如“苟能充之,则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则不足以事父母”等。也即孟子所讲的这四心(仁、义、礼、智)皆非既定完成之事实,而是有待于发展充实的,因而谓之“四端”。
告子是先秦时代一位非儒非墨却又似儒似墨的人物,为齐国稷下学宫的先生,比孟子年长很多。孟告之辩进行时,孟子大概四五十岁的年纪,而告子彼时已经年近八十了。
公都子是孟子的学生。孟季子疑是孟仲子之弟,而孟仲子又为孟子之从昆弟,也即为孟子的堂兄弟,同时也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那么,孟季子也就同样是孟子的堂兄弟了。这里的“季”、“仲”均为排行中“伯、仲、叔、季”之谓,并非其名。如同后文中之“伯兄”即为长兄了,也就是今人所说的“大哥”。
“弟为尸”中的“尸”并非“尸体”之意,而是指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这是“尸”这个字的本义。
此外还有郭店竹简里面的一段话也值得在这里介绍给大家。郭店竹简是于九三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该墓年代约为战国中期偏晚。
竹简中有:“仁生于人,义生于道。或生于内,或生于外。”这几句话可以说非常概括地说出了“仁内义外”的核心内容。
我的介绍性内容至此为止。下面就是大家的讨论了。这次讨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一个是四端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个是“仁内义外”还是“仁义内在”?(牟宗三先生即讲儒家是“仁义内在,性由心显。”)
有卿认为四端之间明显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恻隐之心是与生俱来的,而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则是长至一定年龄方有,而是非之心代表的“智”则更是深入到思想层面了。如没有“仁”,则根本不可能有“义”,更莫说辞让是非种种。
小猛也表示赞同有卿的观点。同时小猛还回忆了自己幼时的一段小故事:还在幼儿园的时候,男生很淘气,经常或偷或抢别人的东西。自己有一次也偷了一个小女孩的一个玩具小虾,“当时自己完全没有羞恶之心”。然而这个小女孩跑过来跟他说这只小虾是父母如何如何买给自己的,然后请求小猛还给她。小猛说当时自己听了她的话,“立刻就有了恻隐之心”,然后强调:“不是羞恶之心,而是恻隐之心”。这件事情给小猛的印象非常深刻,一直到现在都记得。
小猛也注意到了第一段引文中几次出现的“非人也”,小猛问这是否是在讲人和动物的区别?
儒家的确是很注重一个“人禽之辨”的问题。孟子也说过“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的话。
翠萍问,是否可以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合起来是“仁、义、礼、智”四者共同的源头?也即有些“互文”的意思在这段话里面?
至于“仁内义外”还是“仁义内在”的问题,有卿说讲到底还是一个对义下定义的问题。
有卿觉得“仁”是发自内心的、非常自然的东西,而“义”则是当你和外界的人或事发生关系时规定你做的,会有些被迫的意味在里面。有卿后来还总结了一下孟子之所以要把义说成是内在的东西,原因有两点:为了给“义”找到一个提倡它推广它的可能性;为了让“义”变得更神圣化。因为人性当中固有的东西当然会比外在的一个东西更加神圣。
今天的讨论是这学期几次活动中最充分的一次了,因为人比较多,而且这次选的段落中刚好也有适合讨论的论题。我在这里只是大致列出了讨论中的很少一部分。自己感觉从讨论中很受益。相信大家也各有各的体会吧。呵呵。庄子说:“辩也者,有不见也。”在讨论中尽量持“空杯心态”,大家充分说出自己的看法也多多吸收他人的观点,便是最好。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