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7、12、23
地点:学堂东屋
参加人员:
陆有卿 李美青 姜翠萍 阎国华 吴秦荔
今天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活动。我们来学习《大学》与《中庸》中的“義”。学习材料如下:
《大学》与《中庸》中的“义”
资料:牛芳菊
主讲:吴秦荔
07、12、23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
孟献子曰:“畜(xù)马乘(shèng)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zhǎng)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杀,读音:shài)
——《中庸》
《大学》与《中庸》都很短,里面关于“义”的段落也很少,故而一并找出一起学习。先来处理一下其中的知识性问题:
《大学》与《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宋儒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放在一起合为《四书》。《大学》据传为曾子所作,《中庸》相传为孔子之孙、曾子的学生孔伋(子思)所作。史书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也即孟子是孔伋的再传弟子。故而曾子、子思、孟子,《大学》、《中庸》、《孟子》是有一脉相承之关系的。孔子是公元前479年去世的,而春秋与战国一般的分界线是在公元前476年。即孔子死后三年进入战国时代,可见孔子确实刚好是春秋末年人。而曾子(小孔子四十多岁)与子思即是春秋末战国初之人。而孟子则是战国中后期之人,比曾子子思晚了一百多年。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它几派都渐渐失传,而独有曾子子思这一支通过孟子的一脉诠释乃至于后世的宋儒而发扬光大。明儒阳明王子也受思孟学派的影响很大。思孟实为孔门之正统。这是大概需要介绍的一个时代背景。
所选三段话,第一段是曾子直接写出的话;第二段是曾子记录鲁国贤大夫孟献子所说的话;第三段是子思记录孔子答鲁哀公问政的话(其中一部分)。
“乘”为古代兵车,四马一车为乘。“杀”读作:shài,是“差等”之义,和后面的那个“等”(“尊贤之等”)是同义词。“亲亲之杀”的意思就是爱有差等。比如一个人可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和对于别人的孩子的那种爱毕竟是有差等的;一个人爱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尊敬和爱戴别人的父母(“叔叔阿姨”),但对两者的爱肯定也是有差等的。这就是“亲亲之杀”。“伐冰之家”就是指家里有人去世后可以用冰来保存尸体的贵族。“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的大致意思就是说,有了一定的身份与地位后(这三者是层层递进的贵族身份)就不应该再去算计和计较更低层次的利益(鸡豚、牛羊者是)。我打了个比喻,就好比在今天你是一个市长省长,那你就不应该再去计较……翠萍接着说下去:“超市的什么优惠券啊……”大家都笑了。的确是这样。这个例子接得很好~ 呵呵。 “聚敛之臣”是指向下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吏;“盗臣”是指挖“百乘之家”墙角的内贼。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宁可有挖自家墙角的内贼也不要有搜刮老百姓的酷吏。这话就说得很重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内贼不好、内贼要不得,然而当和聚敛之臣相比较起来,却宁肯要盗臣,可见聚敛之臣是如何的要不得!“长国家而务财用”是指掌管国家却以聚财为要务,则“必自小人矣”,即:这掌管国家的必定是小人,政令必自小人而出。“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是说,即使有善者,有君子,有贤大夫,却也没有什么办法了。就是说如果小人当道,即使有君子在旁,也没有扭转乾坤的可能性了。大致意思就是这样。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说“上好仁”就会“下好仁”、“上好义”就会“下好义”,而一定要说“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呢?
我又想起原来曾经提到过的向老师请教过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而不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呢?我觉得这是不是有些偏颇了呢。老师回答我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极其自然而然的。而子女对父母的那份爱和孝虽然也是自发的,然而却没有办法和父母对子女的爱相比。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你,不会觉得脏。必要时父母愿意用他们的生命来换子女的生命。这些都是极其自然的。然而反过来,子女却难以“自然而然”地做到全部的这些。子女与父母这架爱的天平原本就是不完全平衡的,所以强调这个“孝”就是为了给子女的这边添上一枚砝码。 那我现在想来,这个“孝”里面其实就有“义”的成分更多一些啊。而父母的慈爱里面就真是“仁”的成分更多些了。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并不是因为想着他是我的儿子我应该爱他所以才那样爱他的,父母的爱完全出于自然本心。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当然有一部分是出于自然本心,但如果更要往深一层做、做到和父母对子女的一样,那就会有一个“义”的问题在里面了。是我的父母,我自然而然地爱他们,但也有一个“应该”爱、“应该”孝敬他们的东西在这里。总之,和父母对子女的那种仁爱是有所不同的。这就是“上好仁”与“下好义”之间的关系吧我想。当然,原文里的“上”、“下”是指上级、下级之类的关系,比如君臣,比如君民。那我们这里暂且从父母子女的关系做一个理解吧。而古时,为官一方被称为“父母官”,总归是从家庭伦理中引申出来的了。古人把“老师”叫“师父”,把“同学”叫“师兄弟”,都归入家庭中的关系了。因而从这里理解应该还是比较妥当的吧。
现在做总结时,我又想起自己的一个事情。我近视了很多年,载了好几年的隐形眼镜。差不多一年前,也就是大三的寒假,父母让我做手术把近视治好了。因为他们怕我戴隐形太久对眼睛不好,所以才着急让我读大学时就做这个手术。我之前是从来没有想过读大学期间做这个手术的。因为这个手术花费比较贵,所以我觉得应该是等自己毕业工作后,自己赚了钱再做这个手术比较好。所以真是从来没有想过用父母的钱这么早就治好近视。然而父母却考虑到怕我的眼角膜戴隐型日久受磨损大,这个问题连我自己都没怎么认真想过的。这真是让我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现在都已经一年过去了,可是想起来还是觉得非常感谢父母。现在想一下,这应该就是一个“上好仁”,那么在我心中,必定会有一份相应滋养的“义”。真的是“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啊。
每个人的经历中都会找出类似的体验,只要用心搜寻。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吴起的故事。
吴起是战国初的名将。他打仗时,和最下等的士兵吃同样等级的饭、穿同样等级的衣。与士兵们的感情非常之好,同甘共苦。史书里记载有一个士兵生了疮,吴起就亲自为他吮疮治疗,这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悲伤得哭泣不已。别人觉得奇怪,就问她。她回答说,当年我儿子的父亲就是这样被吴将军吮疮治疗,他父亲在战场上遂视死如归,结果送了命。现在吴将军又这样吮我的儿子,看来儿子也活不长了。
这也是很典型的一个“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的例子吧。
美青提出:可不可以把这句话推衍成“下不好义”则“上不好仁”?大家一致认为最初的主动权还是应该在“上”的一方,即“上好仁”是起主导作用的。有卿则补充:可以推衍为“上不好仁则下不好义”,这样说是可以的。总之这个大的先后顺序是不能颠倒过来的。
美青提到《红楼梦》里的贾政打宝玉一段,几乎把宝玉打死,这是不是“不仁”之至了?还有自己小时候父亲骂自己,是因为自己有事情做得不对做得不好。这“做得不对”就是“不宜”,也就是有些“不义”的意思(“义者,宜也”),是不是因为自己做得“不义”所以父亲才会骂自己呢?(也就是“下不义”则“上不仁”)大家都觉得贾政打宝玉和平常的父亲骂孩子都不能说是“不仁”,相反,在父亲心中很可能觉得严格要求子女才是更大的“仁”。我们所说的“仁”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情感,是人之为人就有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并不会因为你漂亮或丑、聪明或笨、做对事情或错、成功或失败而有所改变的。
翠萍也说到,自己小时候是和奶奶一起的,所以那时觉得奶奶比妈妈更亲,遇到有些事情时也会更帮着奶奶。可是慢慢长大后,还是会在情感上与妈妈有一个很自然的逐渐靠近的过程。
大家也说到每个父母可能表达爱的方式不太一样,对子女的要求也不太一样,有卿说自己家乡有一个说法叫“子女心重”,就是有些人就把子女看得特别重有些人就“子女心不太重”,但是对子女的爱从根本上讲都是没有差别的。
国华也说到自己看的一部韩剧,《小妇人》(《大小姐》),那里面当爹的就特别自私,而且喜欢儿子不喜欢女儿,好像看上去挺“不仁”的,可是一旦当整个家庭面对外来的事情时,父亲还是会站在女儿这一面的。
翠萍刚开始时觉得这个“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中的“仁”与“义”是不是互文?我们想了想,觉得这里不是互文,但后世由这句话衍生出的“你不仁,我不义”这句话中的“仁”“义”就应该是互文了,即:你不仁义,那我也就不仁义了。
有卿说,“仁”是一种感情,是非常私人化的东西,而“义”则“更具现实性”,它是一种“法则”、“要求”、“义务”。翠萍说觉得“义”其实也是很私人化的东西。呵呵。这有些回到上次我们讨论“义内”还是“义外”的问题上了。我个人觉得“义”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有外在的一些因素,然而这个“义”最终是会落在自己身上的。如果你只是觉得这“义”是外界规定的应该做的东西,那么你行义是完全为了给外界看的,这就是荀子所说的“今之学者为人”了,而真正懂得“义”的人一定是“为己”的。孟子所养的“浩然之气”即是“义”化在自己身上的一个最典型的结果。所谓“集义所生者”是。这个“义”会落在你的气质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私人化的东西了。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这句话美青问这个“事”是指什么事呢?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含混着说不清楚。然后有卿给了一个非常好的答案:这个事应该是“共事”的意思,即与那“好仁”、对我仁的“上”一起的事情。一说到“共事”,这里面有就一个“承诺”和“责任”的问题了。有一个“公共空间”的问题了。我想起义的小组刚开始时,光明兄就对我说过这个“公共空间”的问题,当时以为懂了,可其实半年多后才慢慢理解啊。比如像现在这个年代,人们大都埋头于自己的事情,忙着考研找工作出国考公务员等等,这时大家很难大面积地被组织起来去同心协力地做什么,也即:集体的目标瓦解了。这就是“义”缺失了。而像文革的时候,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了,人们很容易“一起”为“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当然那时的那个目标是很可怕的了,也就是说那时是“伪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义”,然而,那一种公共空间却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任何一个集体,一旦缺少了这种公共空间,便会少了生机和活力,变得死气沉沉。
美青的这个问题还有有卿的这个回答真是给我很大启示。很感谢^^
再说到“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有人很诟病这个“以义为利”,认为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道德观,也就是,说不好利,可其实以义为利最终还是着眼在利上面的嘛。对于这个问题,不好利才是大利,无私才是大私,这个我们当然不能从黄老政治哲学的那种以退为进的权谋上理解了。我个人觉得,如同老子所说“正言若反”,世人逐名逐利,看似是为了自己的幸福,其实却恰恰落入无边苦海;而行义之人看上去把自己的东西都贡献了出来都为了别人,但其实却恰恰真是得到最大的安心和快乐。老子说“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即是此义。这个“大利”、“大私”本身就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们所达到的境界啊。他们不迷妄、他们清醒、他们智慧,所以他们得到了这个真正的“利”和“私”。此“利”与“私”非彼“利”与“私”矣!
最后的“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大家都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用“尊贤”来解释“义者宜也”呢?有卿觉得这个“贤”不一定是指一个人,而可以泛指一种崇高的境界,那种所谓的法则。否则如果只是指一个贤人的话,那“义”的境界也未免太低了些。翠萍觉得,如果单就这一句话,自己可以这样进一步地理解,但此句话放在此处,很明显就是指贤能之人的意思,因为前面有一句“亲亲”,所以这里的“尊贤”应该是相对来说的了。我现在写记录时再回头想,觉得是不是当跳出“亲亲”这样一个自然而然的情感的范畴后,对一个统治者而言,最首要的问题便是“尊贤”?因为古时“任人唯亲”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正因如此,所以“尊贤”才会格外显得重要?总之,这个问题还是没搞清楚。可以留待以后再悟。
美青说,感觉今天的讨论很有收获。呵呵。我也有同感。觉得大家在一起时思维碰撞火花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每一次活动中总会有之前绝对想象不到的收获。大家愿意放下自己手头的私事而来到学堂进行这种貌似“理想主义”的学习与讨论,这本身就是一种有着公共空间的“义”啊。太感谢学堂了。自己平时和同学也很难有这样的讨论与分享啊。
呵呵。这学期的活动至此结束了。义的小组也走过整整一个学年了。自己感觉真是越做越容易了。刚开始时觉得这也难、那也难,资料难找、组员难寻、总结难写、进步难有,但现在则的确是“自然”多了、“无为”多了,每次活动的收获也多了~ 呵呵^^
大家考试顺利、新年快乐~.~ 来年再见了:)
评论
——————————————————————————————————
今天上午我和中明一起来到洹水读经,我们先读了一遍《中庸》,又一起诵了《大学》,然后开始讨论传统文化的价值,聊得很开心。
我建议中明和一耽学堂联络一下,一起加入他们提倡的青年读经公益活动中,这样就更有号召力了。
儿童读经已经开展很久了,现在应该大力提倡青年人读诵经典了,方式要有所变革,读诵的同时要结合讨论,如切如琢,如琢如磨,只有把传统文化的真精神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经典转化成可操作的人生智慧,青年读经才能收到实效。
发布者 西游记&幸福人生 (http://xfrs.blog.sohu.com/)
2007-12-30 12:34 回复
--------------------------------------------------------------------------------
匆匆看了一遍,对一些正在想的事情有一些启发和鼓舞,呵呵谢谢!
前两天看韩海燕老师的演讲.其中提到在教育自已的三个子女时,误将背诵子曰诗曰,单纯理解为背诵教科书中文章而已...
到后来儿女长大后,才知误解了--得"真知"这个过程的耗时之长,反观自已,感到与经典结缘还是挺幸运的,以后要经常"亲仁",多多参加大家的学习了.
发布者 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1-01 15:08 回复
--------------------------------------------------------------------------------
最近一段时间忙于复习,很久没上来过了,今天一上来,看到幸福人生与小尘星云的留言,觉得很开心,呵呵,复习了一上午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在洹水边读经,,,呵呵,这是一位外地的朋友吧,能在水边读经真是好幸福!我们总在学校里呆着,偶尔想去香山或西山一次,还得花费整整一天时间坐很久的公车过去,而且目的地也是人满为患啊。
上次和学堂的朋友去古北口长城时,站在长城顶上面对山海读书,那感觉真是很不一样。
现在各地都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们自发地开展读经活动,大家彼此如有联系,相互交流经验相互鼓励,当然是最好不过了!逄老师说:天下人都是朋友。
青年人读经真的很有必要!现在的大学生,,,,,,呵呵,不多说了。。。。。。
诵读和讨论是要结合。这点我自己深有体会。
一直以来,都很感动于像韩海燕老师这样的民间人士,觉得他们的心力更足,行动力也更足。十一月我们去吴江听南怀瑾先生讲课时,南先生说到一句:“从唐至清,政府没有花过一分钱办教育,(其间的人才)都是民间自己培养出来的。” 这真是很能触动人心的一个事实啊。
“对一些正在想的事情有启发”,呵呵,很高兴听到没有现场参与活动的朋友也与我们这些亲历者一样有收获。 对参与者而言,于自身的问题有解决、于当前的生命有提升,这也便是学堂各个小组发起的初衷了吧。 (秦荔)
发布者 “义”的学习小组 (http://ydxxxz.blog.sohu.com/)
2008-01-06 12:53 回复
--------------------------------------------------------------------------------
今天上午我们在洹水举办第二次青年晨读活动,参加人数有9位之多,大大超出了我的预计,幸好康老师多带了几本《论语》,刚好人手一册。我把自己带的《家和万事兴》分发给大家,期盼人人都能从家庭和谐做起,进而把爱心传递出去。
虽然天气很冷,但大家的情绪很高,我们一起诵读了《论语》前三章,然后展开讨论。关于“学而时习之,不异悦乎”应该如何解释,为什么“有朋至远方来,不异乐乎”,大家各抒己见,最后一致认为检验学习成效的是“快乐”,如果学了很多知识却感受不到快乐,那就说明学习中存在问题,要反省了。
常老师分析了“朋”和“友”的不同含义,志同为朋,道和为友,从志同到道和需要深入的相互认识,相知渐深方能真正志同道合。
相聚的时间总是觉得那么短暂,有事的朋友先走了,我们几个继续在公园边走边聊,相约以后每周日相聚一次,不再另行通知了。
发布者 西游记&幸福人生 (http://xfrs.blog.sohu.com/)
2008-01-13 13:09 回复
--------------------------------------------------------------------------------
“学是学此乐,乐是乐此学” 诚哉斯言!
秦荔
发布者 “义”的学习小组 (http://ydxxxz.blog.sohu.com/)
2008-01-17 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