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08-05-27)
郭之纯
曾经风光无限的央视王牌栏目《百家讲坛》走下了收视率的神坛。该栏目主讲人纪连海日前透露:从去年10月起,除了他讲的李莲英系列外,“收视率再没有超过0.1%的。”
《百家讲坛》曾有过0.69%的收视率纪录,以此推算,目前的收视率或还不到高峰时的1/7。如此的收视率跌落,真堪称“高台跳水”了。那么,既坐拥央视平台之“地利”,又拥有一干明星主讲人之“人和”,而且适逢国学和历史热之“天时”的《百家讲坛》,何以竟是如此“兴也浮也,亡也忽也”?
从其节目内容、主讲人和讲述方式等方面原该栏目之失宠,或可发现主要是因为其患了三种病症:一是游移不定的分裂症;二是敝帚自珍的自得症;三是叶公好龙的浮躁症。
所谓分裂症,是指《百家讲坛》似乎从来没真正搞清过自己的定位:究竟是文化的,还是娱乐的?是精英的,还是大众的?是学术的严谨的,还是市井的演义的?是关乎社会责任的,还是仅关乎收视率和广告费的?这些问题到现在可能仍然是一笔糊涂账。比如,虽然相关人士曾一再强调这不是个学术论坛,而是“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老百姓做的”通俗节目,然而又一直大打“名家牌”,以“专家”、“学术”等名义对节目进行包装,并制造出了一批“学术明星”;看似推广文化和学术,实际上追求的却是收视率,而且在内容上该栏目实际也游移不定。有人批评说,这个看似惟我独尊的栏目其实从来不具有独立性,“它的所为不过是在世俗文化里追风逐尘,国学热了就凑凑孔子庄子的热闹;清宫戏火了就揭揭皇帝后妃的隐私;以稍加斯文的戏说为已经被群众熟知的热点人物拉扯一些所谓史料上的引证。”外观看极文化,内里却极商业;包装极高雅极正经,内里却又极媚俗极荒诞,在商业利益至上的原则下,《百家讲坛》已经陷入了众所周知的尴尬。正因如此,喜欢文化的观众厌其形式,而喜欢娱乐的观众则厌其装模作样的内容,逐渐都疏离了这档栏目。典型的想要两边讨好,结果反倒两头都惹了厌。
所谓自得症,是指《百家讲坛》一干人似乎并不明白自己所办节目的质量,或是严重低估了广大观众的判断力。其最明显的标志,便是对几个明星主持人无度炒作包装,并将那些内容浅薄、漏洞百出的讲稿印行出版。
众所周知,人们收看电视节目,最重要的是追求“即听即懂”的效果,而不会追求多深的深度,所以电视节目的讲稿不妨浅显、热闹甚至庸俗一些。而如果将这样的讲稿印成白纸黑字的书籍,其含金量显然远远不足——特别是当其内容竟然还是有关某些典籍的时侯。读典籍,多数人都是为了获得真正的启迪,而那些鸡汤式的典籍“心得”,显然不具备那样的功能。
这就好比,烤红薯是不能当鲍鱼去卖的。《百家讲坛》所讲的内容本来是不折不扣的堪称垃圾食品的文化快餐,却非要包装成营养丰富滋味醇厚的高级文化美食,说轻些这是极度自恋,说严重些简直就是对文化的恶搞。去年,于丹《〈庄子〉心得》和易中天《成都方式》双双入选“2007年十大烂书榜”,应该说并非全因为评选者的刻薄或嫉妒。
所谓浮躁症,则是指打着科教文化的该栏目如同叶公好龙,多哗众取宠之意,而少敬畏文化之心。顶有专家教授头衔的主讲人也罢,打着文化传播旗号的主讲内容也罢,都只不过是该栏目的道具。例如《聊斋》主讲人马瑞芳教授抱怨道:所有主讲人都必须接受央视的“修理”,主讲人王立群教授也曾经称自己“给指挥得快要找不到北了”。甚至,据悉《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连着装都不能自由,“阎崇年着黑色对襟褂,于丹着一身红艳旗袍……你别想换自己喜欢的服装”。
在如此讲坛上,要阐释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显然很难。于是,电视讲坛本来是商业与文化的一种极好的结合方式,却由于上述三种因素的影响,而蜕变失去了其许多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百家讲坛》失宠于观众,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