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7院校大学生晨兴诵经典(2008-04-10)

 

燕赵都市报(2008-04-10)

 

本报讯(记者刘丽普)“人文日新,从青年起!青年日新,从晨读起!”这是推行传统文化的公益社团“一耽学堂”向全国高校大中专学生发出的倡议。自去年秋季以来,全国共有163所高校响应“晨读”活动。在我省7所高校,早上7时至7时40分,教学楼或广场空地上也能传来琅琅读书声。

7日,一耽学堂河北省内工作联络者、河北科技大学孙丽烨同学介绍,去年9月,她以个人的身份,与学校各社团联系后,在学校发起了晨读的建议,得到很多学子的参与。随后,又逐步向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大学等6所学校扩展。“我们学校每周一、三、五早上7时开始,进行40分钟的晨读活动,主要朗读《论语》、《三字经》等传统经典作品。”孙丽烨还说,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晨读,青年人的生活习惯、品格、母语语感、人生修养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和提升。

一耽学堂总干事逄飞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年自强代表了民族的信心和希望,青年人振作起来,社会才有朝气。而目前高校青年普遍晚睡晚起,生活作息无规律;生活态度上缺少刚健振作;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感、使命感不够清晰;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少,中文运用水平较低……

“晨读倡议,就是在这样一个现实下发起的。晨读以传统文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为主要内容。”逄飞说,他主张晨读读中文,读传统经典,学好中文,做好中国人,以后还将晨读陆续扩展大城市的公园和社区。事实证明,青年晨读是一种务实和积极的方式,它将青年学生的身体力行落实在现实生活中,并发挥一种精神感召和示范作用,赢得青年的普遍认同和参与。

这项晨读倡议也得到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的赞同。4月6日,在北京大学承泽园一耽学堂晨读工作部举行的“学好中文,做好中国人———2008全国高校青年晨读”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说,如何做好晨读,关系到我们提升整个国家的素质,提升我们的精神道德修养、精神文明、文化自觉等一系列东西,应该晨读坚持下去。

王晓秋认为,晨读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除“四书”外,《道德经》是全球翻译最多的中国经典,唐诗、宋词元曲、清代的小说等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形式上,可以更活泼一些,可以读,可以讲,也可以讨论和表演。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