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个方面讲起
(2004年12月)
二十一世纪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自强运动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发展出了较有实力的经济条件;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更提出“以德治国”的主张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推进文化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
四年以来,文化的怀念,道德的力量,教育的呼声,民族的自信,江南江北长城内外,新风汇聚,人心渴望,致使公益的形式、青年的实践、文化的先进一时勃发,生机盎然。
今为公计,在学堂经验基础之上,联系近年若干的文化现象,漫谈几个感想,希望能够利于文化事业的进步。
≈≈≈≈≈≈≈≈≈≈≈≈≈≈≈≈≈≈≈≈≈≈≈≈≈≈≈≈≈≈≈
一、 看清我自己
我有一句极肯切的话说给大家:不懂文化的,大抵只是文化人;尤其是以文化为己务而自居自恃的人。我这么说,一方面是这几年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另一方面意思是与还古道热肠的朋友们相互警醒,以免自误,并进而误人。
一个人,有了文化的觉醒,实标明他必得担负更多的,必得给出更多的,他必得更加警醒的走路,更加细心的省察,他的艰险和不易要超出寻常的十倍乃至于百倍。他必要顾念很多的人的生命,他已将他的生命放在众人的生命那里。
每念及此,其必心思肃穆,神情恭谨,一如临深履薄,战战兢兢。何尝有喧嚣的意思!何尝有骄傲的意思!何尝会拿了一种姿态去示人!文化的身份,怎就标示我们已有所得了呢!
我们平时所见之文化“强势”者,多是对文化的猜测和意愿,实属于造作和茫然,不是真的觉醒。因其尚未有实际的介入,真实的行动。能于文化上有真觉醒的文化人,首先便明白,文化是向内的,是在自己的生命上做功夫,而不是撇开自己的生命去向外宣示,向外求索。
思想不是打人的武器,也不是可以拄持的拐棍;有了思想,恰足以说明我们更要低下虔诚的头颅,虚心的容纳思想以外的,否则,思想将如何归处着落呢?我们岂不是要被思想带着四处飞荡漂流,成了孤魂野鬼吗?
文化的问题是文化人的问题,而不是文化人之外的人的问题!
文化的根本问题是文化人如何看待他自己的生命和大多数人的生命的问题!
如果说有一天我们的社会很好了,人心很好了,太平盛世,天下大同,那一定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缘故,一定是因为老百姓的缘故;而如果说在文化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那样的阶段性障碍、曲折或者困难,则恐怕问题是在文化人自己那里。
坏人不难管,难管的是“好人”;世上不好的事,我看不全都是坏人做的,“好人们”也有一份,甚至也许还不少哩!
≈≈≈≈≈≈≈≈≈≈≈≈≈≈≈≈≈≈≈≈≈≈≈≈≈≈≈≈≈≈≈
二、 改造我自己
改造社会,先从改造自己开始;改造自己,先从改造自己的心态开始;改造自己的心态,先从改造自己的说和做开始。
(一)说。
我们要说本分的话。说老实话,一个人只能够说他自己的生命,只能够从他自己的生命说开去,他只能够在他的位份上说他说的话!
(二)做。
须知,文人不能做事是个耻辱。
尤其是作为青年,不但自己要有正信正知见,还要有实现理想的行动力,在行动中,不打折扣,不暗昧行事,不等、靠、要,不倚赖权、钱、势,自立自强,勇毅担当,实践自己的生命,同时带领大家一起走路。
没有文化人的成长挺立,就没有文化事业的成长挺立;文人若有依附或仗恃的心理,文化终难大成,是以除了胆、识、才、量,还要有莫大的担当,这就得有天地的情怀,人间的大爱,非此则不能行道,不能身教。
前贤有言:道是行的,不行没有道;德是做的,不做没有德。
世面上的状况是:论者多,行者少;说的多,做的少。这个情形将来要倒过来才好!
书斋里解决的只是书斋里的问题。文化的事业,给了文化人一个自我改造、自我提升的机会。我们需要深沉的理性和精细的行动。
谁付出,谁收获!谁奉献,谁受用!
≈≈≈≈≈≈≈≈≈≈≈≈≈≈≈≈≈≈≈≈≈≈≈≈≈≈≈
三、 反面的举例
文化不是推广出来的,更非可以凭商业之强势便能任意其间操控股掌的,最后无非是给浑水摸鱼之辈打文化大旗行商业之实的机会罢了。商业非为不可,然何尝担负文化大道?名实相脱落,源浊流难清!文化人不自爱惜,而文化事业有此一曲折,这是眼前的例证!
我所目睹之怪现状如下:在思想无力的地方谋求商业的力量以作支撑和掩盖,在商业够不到的地方又去寻找什么权力的威严,或者哪怕是某个权威的影子,再不济就找个什么研究机构的名头以作门面的装潢,一出好戏就这样开演了:像三个雾中乱摸索的糊涂虫忽然碰在一块儿,欢喜的不得了,正好可以互相借一借胆子,彼此安慰一下,不需多虑一拍即合,本来对各自就都有利用的价值嘛!然后再喊上一些周围还未辨东西南北的可怜虫,更有好热闹不甘人后的主动凑拢来,(注意:这里是形形色色,包括年轻的投机分子、不那么年轻的投机分子和几个教授,当然,教授的情况总是比较复杂的。)于是,轰轰然一大群,举着一二个死的教育原则做成的标牌,再喊两个口号振振威风,鼓吹鼓吹盲从的流感情绪,声势既壮则跃跃欲试……然而,这个奇怪而滑稽的混合体终究是要破产的,因为它是一空而没有灵魂的,隐含了许多的贪图和利诱。
它的坏处,在于它直接损害了部分公众意识,导致肤泛和空疏,以及肤泛和空疏之后的惫懒倦怠、彷徨,甚至引发怀疑或者反逆、离心的倾向,公众的情绪被无方向的波荡冲动起来……
我们不希望把传统文化和文化建设弄成一个时髦的东西,一个流行的东西;我们只希望保持它原本清新的气息和纯粹的生命力量,按照它应有的节奏一点点的萌芽、开放……
吸取开发一片、污染一片的教训。
≈≈≈≈≈≈≈≈≈≈≈≈≈≈≈≈≈≈≈≈≈≈≈≈≈≈≈≈≈≈≈
四、 四个原则
希望我们所有关心和愿意参与到目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朋友们能够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共识:
(一)血汗优先的原则。
找一块地,然后尽力耕种。
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延续的根本。
一切人的东西,都是从血肉和汗水中绞出来;它的含义除了脚下的大地和辛勤的劳作,没有别的意思。
(二)做事第一的原则。
做事第一,静默为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做事就没有发言权。
做一分说一分,做三分说三分,做到十分,可以说八分,做到一百分,自然也就毋需说了。
(三)向人学习的原则。
人离人最近。
人是人的最直接的、最适宜的榜样。只有向人学习,才能够更好的明白人、觉悟人。学习他们怎样的读书、思考、做事和说话。
向那些圣贤伟人学习。
(四)少说空话的原则。
珍惜语言,实话要实说。
我们容易很随便的去赞扬一个人,去贬低一个人,或者某件事情。我们大部分的精力及社会公共资源常常因语言的无节制泛滥而耗散流失。
≈≈≈≈≈≈≈≈≈≈≈≈≈≈≈≈≈≈≈≈≈≈≈≈≈≈≈≈≈≈≈
五、 文化的复兴
(一) 文化是生活态度。
文化是活着的人和事——活着的人所做的事。这里面首先是演进、活化、真实、生命的感觉,它并不离开我们很遥远,我们的各种注目和设想都在其中。
所以,文化是现在时、进行时。它是个永远的现在进行时。
(二)文化的复兴,乃是民族的复兴的前提!
文化的复兴,就是人的复兴,是人的真精神、真生命的觉悟和明白。人的复兴,就是建设一条人走的路,一条众人走的路:在这条路上,有个体身心的安顿,更有族群生命的自信,是当下全体的澄明,更是历史时空的通透。
(三)最深的历史是现实。
文化之“源头”首在名实的相符,文化之“地基”首在言行的一致,而名、实与言、行都是当下直接的,因之,文化的复兴是从当下的人心和直接的生活开始的!
(四)走老路,作新人,重生长,再延续!
我对各位年轻朋友讲,老路是可以走的,而且走老路是可以作新人的!路还没有走完,仍然要接着走,而且要越走越好!斗转星移,千世万世,生命终是要有新的着落、新的寄托!
这就是复兴,复而兴!
(五)没有普及就没有复兴。
文化的复兴与文化的普及是紧密不可分的,文化的复兴,是返本而开新,是要找到我们民族生命的“根本”和“源头”,这是一个全社会和全民族的工作。文化的普及,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大众整体的生命发生普遍的觉悟和明白!
≈≈≈≈≈≈≈≈≈≈≈≈≈≈≈≈≈≈≈≈≈≈≈≈≈≈≈≈≈≈≈
六、 出场方式
这是最吃紧处,最要功夫处。以何种方式开始,便以何种方式结束。很遗憾,有些人不知道这一个关节,或者,轻轻的略过去了。
(一)从容的走上台来。
“五四”运动有其当时必然的具体历史条件,是一顺应和发展,今日之文化建设也有今日之必然的条件,也是一顺应和发展;若言彼此的不同,一般认为一在“倒孔”一在“尊孔”,在我看来这其实正是二者相同处:无论“倒孔”抑或“尊孔”,皆时势人心使然,都是一自然的顺应,都是一自然的发展。
其真正之不同,在于出场方式:此时之中国乃一“和平的崛起”,彼时之中国实一“困苦的挣扎”,故今日当以沉稳、宽厚之心气为主,而不必慌慌张张,草率商量,匆遽行事,以致发生种种的过激与不适。
真能若此,自信自知,便是中国文化真的进步。
(二)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今人处世,常拈轻怕重,趋易避难,凡事往往多有反复疏漏,甚且由于其中杂有种种的曲意钻营、勾联攀附,是以后来毕竟难免于败毁的末途。
古人言:以智谋而进者有时而衰,以朴实而知者无迹而固。
文化的事情,就是人心的事情;而人心,是一千古不易的事情。在这个事实上,可以说,找到一个最艰难、最缓慢的角度,也就找到了一个最根本、最自然的角度,而其实,这也可能就是那最容易、最便捷的一条路了!
历史会告诉我们,这是唯一的通衢大路!
这个时代,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如何的出场,如何的去做,那么,我们也就可以“算”懂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了,中国文化的复兴也就有望了!
(三)文化的方式,就是心的方式。
心,是无计较条件的。越是附加上种种计较、般般条件才能施行的,就离心越远,越障蔽心。反之,方寸之间可直道行,太虚周游亦自相适,则离心越近,这样的心也就越有力量,越是清明。
用心,可以做无本的买卖,可以心换天下!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一桩“生意”——换得天下平!
我们终会明白,“如何的去做”比“做的是什么”更是需要我们的重视。
≈≈≈≈≈≈≈≈≈≈≈≈≈≈≈≈≈≈≈≈≈≈≈≈≈≈≈≈≈≈≈
七、弹性的尺度
古人的生命是活的生命,所以古人的生命是有弹性的生命;古人的智慧是活的智慧,所以古人的智慧是有弹性的智慧。
读了“四书五经”等等的经典,就一定会在预期的若干年内作个好人,并且学习还会特别的好,对大人会特别的讲礼貌,爱护小弟弟,等等——这主张大抵出于“商人”:不论他是贩卖书本的,还是贩卖教条的。其实,书是书,人是人,这二者之间并无绝对必然的逻辑关联,不能完全的等同。大家想一想,古往今来,接受了“四书五经”的教育不一定就会成为善类,做个好人也不一定非读“四书五经”不可。这样逻辑的过分夸大强调,混淆了公众视听,反而形成误导或者逆反。这些,都是由于不了解文化,由一种虚浮的心情而造成,对于文化不去“内视”、“内听”,而是从旁观、向外看,这是一种利诱——以文化的面目来糟践文化!
“A”一定导致“B”的强势逻辑在外在生命的事相上是有效的,而用来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恰恰就不符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活的文化是一种循循善诱(注意:不是利诱!)的开启,是一种孜孜不倦(注意:不是一锤子买卖)的态度,它从不先去保证什么(比如:聪明、听话等),更不会借此而标榜自己!
≈≈≈≈≈≈≈≈≈≈≈≈≈≈≈≈≈≈≈≈≈≈≈≈≈≈≈≈≈≈≈
八、空闲和余地
(一)我们必须留出空闲,保有余地。
目前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常常见到一种姿态,思想伊始便是高古的,或仿佛是从很“传统”很“过去”的地方发出声音,飘飘渺渺的传过来,这种训导或劝戒诚然会带来自我的陶醉和满足,然而,这一虚设的话语距离对大众——那些真实的个体生命,能够带来什么呢?!扑面而来,气势压人,春风不足,酸腐有余!
(二)对于我们所珍视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点我们亟需注意。具体来讲,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的现在,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①要给中国文化传统的持续释放留有——
②要给历史文化传统与近代革命传统的和谐一致留有——
③要给中国的传统与西方的传统的互相激发留有——
④要给世界的传统与世界的现实的融会贯通留有——
这些,都需要时间:沉潜心境,酝酿精神……
(三)一切都是有待于出现和生发的。
我们知道,在具体的内容和精神面貌上,并没有任何先就确定了的或者不变的。这也正好就是生命的价值所在——不可复制,不可替代,每个都很新鲜,每个都很必要。
任那智者的光辉多么璀璨,定不会因了愚者的黑暗而去侵蚀他的信力,断绝他的生长,否则,圣贤在哪里呢?哪里会有圣贤呢?
面向生命,一切都是敞开的。
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一方面的,就是他留下了空闲和余地给后来人:他开启生命的可能,给予真正的自由!
(四)善待我自己。
譬如我,既没有资格引申、比较、评判甚至取舍圣贤,也还没有真正地认可、赞美、称颂、宣传圣贤的可能,因为我还没有进入到圣贤的境界。
在此之下,我得怜惜自己,护念自己,不把自己完全粘贴到某个情绪、冲动或者某种理念上,我得保持一种活泛——可以随时看见自己,我需要给自己这样一个缓冲,因为我知道,我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发现自己身上更多的缺点和不完满,我为此而准备。
简而言之,善不是在对恶或不善的批评中建立的,充满怒气的斥责并不会告诉人们善的真相;同样,它也不是固执、绝对的神情或者一往无前的肯定。
善,只在于善,只在于更趋向于善。
≈≈≈≈≈≈≈≈≈≈≈≈≈≈≈≈≈≈≈≈≈≈≈≈≈≈≈≈≈≈≈
九、今人、古人
(一) 今人不能感召今人的心,则古人如何与你相应呢!
如果活着的人对活着的人没个恳切的意思,没个诚挚的味道,有怀疑,不相信,眼是冷的,心在别处,那我们一切都免谈,根本毋作他想。
今人不跟今人相亲,而常去希求古人,以古人为庇护的恩主,以为古人会对他格外的加持、保佑,真是白日做梦啊!一个人,还没有经过今天的人,就已经成了古人,那老天爷生你干嘛的?!
人要知足,一切都是够你用的;目前的,就是现成的。
不必幽幽的怀念古人,古人不在我们后头,转过头来向前看,他在我们的前面!
(二)今人不会说话,乱说话,常搬古人出来说话:
①让古人自说自话,空走过场,时机不对;
②让古人说今人的话,把古人当面具、扮脸孔;
③让古人说不是话的话,把古人当傀儡。
①是“误会”,这还算好;②是“冤枉”,已是戏耍了;③是“戕害”,更别提了。大家看明白了,今人不好,古人都跟着遭连累,受祸害呢!
(三) 今人只是今人。
其实,古人自古人,岂会因今人而增减呢?难道我们“倒孔”,“孔”就倒了吗?我们宣传“孔”,“孔”就因此而尊了吗?都是今人的愚昧糊涂,拿自己想圣贤,把古君子作今小人!借了古人名目,自己游戏自己!
这一番玩儿的倒是热闹,可是热闹之余,我们是不是该想一想我们自己呢?
(四)人跟人亲,事与事合。
人只有在人那里才会看到人!
人只有在人那里才会成为人!
希望大家一齐用心,把文化的建设不是做成个人的,而是做成大众的,不是做成一时的,而是做成一世的,尤其,不是做给古人的,而是做给今人的!
≈≈≈≈≈≈≈≈≈≈≈≈≈≈≈≈≈≈≈≈≈≈≈≈≈≈≈≈≈≈≈
十、日用伦常和智慧系统
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人”,它不离开人来讲话。这种可以在生活中实践,在生命中证明的学问,它的核心就是古圣先贤常说的“日用伦常”。
综观人类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流派,但凡传诸长远历久弥新的,则无论其主张如何的不同,或东方,或西方,宗教也好,非宗教也好,古代也罢,近代也罢,都是在“日用伦常”方面有所涉及或者侧重,否则就会停滞不前,乃至湮灭不续。
上述一切的智慧系统,都是起于日用伦常,并且作用于日用伦常,只是“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法不一样,而其所说的,都在于日用伦常——即现实的人和他的生活。
所以,日用伦常是不同种族、不同文明和不同智慧系统的共通的东西。这样一个能够为各方所接受、认可的东西,是现在的人类世界、也是目前的中国最为需要的。
目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实质上是大众层面的文化建设,其内容是大众日常伦理道德建设。
我们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贡献。建设一条人走的道路,一条从人出发,并以人的方法而成就人的道路。人若没有站立起来,则许多智慧系统中所言的对人的超越,都是无从下手的;人的根本,还是在于人自身。
人以人起,人由人成!——这是生命的原力和本色!
人住人位,人生人格!——这是生命的丰硕和大美!
人性人心,人在人间!——这是生命的天地和情怀!
≈≈≈≈≈≈≈≈≈≈≈≈≈≈≈≈≈≈≈≈≈≈≈≈≈≈≈≈≈≈≈
十一、蒙学与原典
(一)布衣暖,菜根香——蒙学。
蒙学是不可忽略不计的。
不只因为温清定省的仪节,不只因为赵钱孙李的典故,更因为需要语言的熟识。没有语言的感觉,遑论家园的感觉;吟哦读诵,蒙学最易上口。由语感而语境,才有可能感受古人的一点意思。普通人入手,蒙学以及累世年久的乡俗谣曲、里巷歌谚,还有教劝人阅历处世的一些作品是最好的。上来就是道德教化,引经据典,书袋穷掉,不唯引人讨厌,而且想学好、学明白也难,因为没有经过上述的过程,语言的层面还未开化熨帖,生吞活剥的似懂非懂的,不出人身伤害的事故,那已是难祈的万幸中的万幸了。
民,“风”。
(二)诗书滋味长——原典。
默默的,
如丝如缕,
悠长的伫望,
其仿佛,天地间一线的悬隔——
期待着久别的重逢,再来的喜悦!
慈母盼儿归!
像一位诗人也曾说过:“树的影子再长,也与根连着;孩子走的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原典中,字里行间点点滴滴,话里话外片片团团,都是圣贤的一番心意,一股深情,最可耐人寻味,最是值得细细咀嚼。
(三)原典是一活的、若有若无的线索。
有了圣贤,圣贤的真实的生活,在真实的生命历程中,在具体的环境中,他做了一些事,说了一些话,打动了一些人,于是,他的一些故事或者言语被记了下来,一代一代的传奉为珍宝。
文字组成了原典经籍,其最可能的,就是不是文字的一切。所以,它还不能完全等同于圣贤的生命,它只是一个代表,一种指示,是我们走进圣贤生命的线索,它“视”我们的种种需求而变现出不同的张力和功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衡量和校验我们前进的一种尺度。
圣贤只是“陪着”我们走路。不要“死拽着”——要么觉得孔圣是我,要么觉得我是孔子第二、孔子第三,拖拖拉拉,粘粘乎乎!
(四)学习的过程是“经过”。
不是要学到死胡同里去,学的都不动了;人生世间,并没有已经尽善尽美的,诸种存在还未完成,毕竟还是要动起来,在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现实生命上动起来;这个“经过”,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复活的过程,更是创造的过程。
(五)读书要用本来的功夫:
将心比心!——找回的是我们自己的心!
以命换命!——唤醒的是我们自己的命!
古代的圣贤讲“为己之学”,意思是为了我们自己生命的明白,不可奋然的“扑过去”,失了跟脚,所以先要有自己的生命看顾,自己的生命照应。“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父领你,也只是教你如何照应自己。
≈≈≈≈≈≈≈≈≈≈≈≈≈≈≈≈≈≈≈≈≈≈≈≈≈≈≈≈≈≈≈
十二、声音与文字
(一)声音前于义理,诵读先于思索。
圣贤以降,后学皓首,讲理的人多了起来,注疏解析演化繁多,添加引申绎变无穷;近世以来更是枝蔓纠结,流长错汇,末识强显,生机竭尽,剑锋自斫,消息没迹;其所教示,虽可裨益,然实又于进学路径隐为迷途,巧作障碍,如是者渐相沿袭,竟成一时之风。
看一片苍苍莽莽,辙印纵横,令行者望而畏步,去由何从,岂不殆哉?!
“义理之解”的惯性习气虽难一时罢手,也不必过于着意,其势力有其自然的成因和作用,而且也离不开,同时还要相信,理是可以讲明白的;而“读诵之解” 此时却可稍稍留心,慢慢倡导。二者恰相辅助。
“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声音给予直觉与意境,文字点拨义理和思索。人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到,文字不通的地方声音可以通:
妙音本具足,世界其中来;
言意必言象,说文乃解字;
万般大生意,清净光常寂;
自在一声明,有和乐且耽!
“读解”只适于原典:是一条没可奈何的拙路,也是一条生动体会的明路,同时,也是一条切近方便的道路!
声纳大千,音演十方;读有多法,诵有多门!
“书读百遍”,如何“其义自现”,要从心地的发明上讲才能清楚。某些人以为,仅仅“跟我念”就可以了,就以为是读诵,这样糊弄教学人员和小孩子,是片面有误的。
至少,说的话都是听来的,不听先说,这孩子长大后会“听”话吗?怪哉!怪哉!
(二)我们大力呼吁,爱惜字纸!我们大力提倡,谨慎笔墨!
①文字背后是有生命的。它是由生命来的,是血肉铸成,它饱含了许多的、甚至是几代人的生命——他们生活中的一切情感和际遇,一切的苦痛悲欢,一切的期冀和祝福……
不珍惜文字,实际上就是不敬天地祖宗、不畏自然生命。
②每个名字有两次光辉的跃迁:一次是刚出炉的时候,热气腾腾;还有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就是它与现实世界的某种状况相应,集合或者参与集合了所有的力量,唱响时代主旋律。
滥用名字,名字就会死掉,第二次的生命能量就这样无谓的被磨掉了、耗灭了; 在那些“吞噬”自己历史的人,脸上而且洋洋的笑!
爱惜文字吧,免得四顾无人!用温情与敬意,留得还乡路!
③声音是文字上手的必经检验程序,先看自己说得出说不出,先看别人讲得上讲不上。心头尖掂一掂,肚肠里转几转,坦然舒畅,再落笔也不迟。
④文字——光与影的交错。
一般的说,有了文字,人就有了影子。文字一定要变成文字之外的,变成它所由之而来的——那个万千的世界!化开文字,唯有血肉和汗水。否则,它的暗影将扩大——紧紧的裹住我们的生命。
现今的文字太多证明的味道,是论证给人家看——真的可怜!那种以为,不过是在和自己的影子玩捉迷藏罢了。
≈≈≈≈≈≈≈≈≈≈≈≈≈≈≈≈≈≈≈≈≈≈≈≈≈≈≈≈≈≈≈
十三、老师与学生
师生之间情同父子,以生命接入,以生活感化。
(一)老师的生命广大、深沉、厚重,学生的生命才可舒展、进取、涵泳。
(二)愈是生命的教育,则老师的收获相对于学生为愈多,愈是知识的教育,则学生的收获相对于老师为愈多。
(三)学生的心得,说得出的,是在言语上的,是老师的有形施设,而其说不出的,是在身心上的,是老师的功夫所在。
(四)因材施教,大化无方。不是哄人学,不是以“欲”勾引人学,所谓新出现的各种教学上的小伎俩、小手段,一般来说,不是书商的创造,就是文化功利主义者的发明。真正的教育不是我们通常所看见的,只专注于对学生的要求,而是对于老师的要求,老师之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外在的生搬硬套,而是当下方便,自然流露。
(五)真的老师和真的学生都不是可以培训、可以速成的,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老师和学生,他们都还在慢慢出现,而且是同时出现,因为真的老师就是真的学生,他们是一回事儿。
(六)古时的圣贤伟哲,是因为了悟了生命,参透了生活,有了大的学问和智慧,才被称为“教育家”,今天的情况好像不是这样。
≈≈≈≈≈≈≈≈≈≈≈≈≈≈≈≈≈≈≈≈≈≈≈≈≈≈≈≈≈≈≈
十四、精英的与民间的
目前中国文化,是“学问下移”——一方面是说自“上”而“下”的过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说,人生问题、心灵的自我意识、出路与安宁的寻求是在最大多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当中,这是时代精神风貌的永恒地基,自我塑造的活性土壤,它提供了一切的现实性和真实性——意义,问题的提出与指向等等。
生命的详察、思量、发言成为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充分自觉,这种愈益充实的内在自我意识恰恰造成在这“每一个”的里面大家真实的走到了一起,我们所有的人都站在我们共同的起跑线上,都行进在我们共同的行列里,我们的步伐从未如此沉静,我们的视野从未如此宽广,“东方的睡狮开始觉醒了”,这也是我们这样一个时代的最可令人振奋和感到欢欣鼓舞的地方,似乎我们民族的历史上的许多努力都是为着迎接这一天的到来而在积极的准备,还从未有过这样的一个时刻,我们能够以一个前所未有的整体的有机生命形态,能够如此清晰地看见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古老而年轻的躯体充满弹性,浑身散发出冲天彻地的光芒!这是时代的使命!
为此,我们要积极的投身到这一时代的洪流当中!
为此,一切准备投身其间的志士都应积极的准备自己,包括心态、语言和行动:
(一)心态平等,不搞思想霸权。
敞开心扉,放下架子;不以资历、身份、地位、喜好取人,不从“意、必、固、我”出发。搞思想霸权的人,眼睛一心往天上看,看不着自己的后边(屁股),结果如何,大家一望便知。
(二)接近生活,话语通约。
在言语间复归“本土”。
古人说,“学在民间,道在山林”。 乡土的语言,是活的,它最贴近心灵,给人以家的温暖呵护,让心灵放松舒展,恢复生动活泼的激情和从容的自信,可谓是一剂治疗心灵病痛的妙药。
(三)多做交流和普及的工作。
在行动中走向“实证”。
行走的范围是生命的范围。其实,“精英”并不是什么很复杂、很了不起的东西,只是一种“习气”而已,是可以调整的,调整过来也就好了。
我们期望不远的未来,学者的风范有一大变,学术的路向有一大变!
≈≈≈≈≈≈≈≈≈≈≈≈≈≈≈≈≈≈≈≈≈≈≈≈≈≈≈≈≈≈≈
十五、体制内的与体制外的
目前中国社会关注教育有两个特点:一是普遍广泛,这表明教育已上升为全社会、全民族的问题;二是持续深入,这表明对教育的定位必须在生活、生命之根本层面透显出来。
大家更关心的是:我们要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应该怎样渡过我们的生命?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不明确,教育定位就会偏差,教育改革就会盲目,只在教学细节上打转转。
“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可以按部就班的以年龄的增长和内容的次序来设计,不同时间段有不同时间段的任务,掌握之后基本成型;而“智慧与学问”的养成,却不是这样,一方面要了解历史,同时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三岁小孩知道的,八十老翁行不得”,它需要我们经常的回过头来,回到我们的起点、基点——那些古老的人生准则,不断的重头体会,重新学习,它贯穿我们生命的始终。一种是扶持生命,一种是生命的长成。二者都有必要,不可相互混淆代替。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必得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我们的社会跟过去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它已经接近于成熟,可以自己教育自己!
积极地开展立足民间,面向大众的普及文化、开放讲学的活动!不是通常的那种只是民间金钱资本介入而实际上仍属“知识阶梯教育”的各类办学!
梁漱溟先生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把宋明讲学的风气与中国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有一定的道理。
≈≈≈≈≈≈≈≈≈≈≈≈≈≈≈≈≈≈≈≈≈≈≈≈≈≈≈≈≈≈≈
十六、政府与第三部门
成熟的社会是一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社会。政府实施调控,引导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各类资源,使企业行为有成熟的机制和规矩,使民间力量有明确的方向和作用,社会生活处在有序协作、良性互动的局面。
当前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已经达到一个充分自觉的高度,正带领全体人民奔小康,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生活水准极大提高,整个国家蒸蒸日上,一派朝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社会需要一种团结、信任、彼此关心的气氛。无论他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只要他做的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国家的方向政策,能被广大群众所喜欢接受,那么我们就积极的帮助他,让他发挥作用。
相信群众,大力支持民间的公益文化行为,让老百姓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自发自觉为国分忧,在基层开展生动活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给予空间,不再一刀切,统抓统管。
民间力量的最大贡献,是文化的酝酿和培养,重塑民族的灵魂,再振民族的风貌。
在自下而上的尝试与探索中,民间力量既然是为国分忧,则应顺大潮而行,避免帮倒忙或者添乱。清朝人李毓秀写了个蒙学读物《弟子规》,说对于那些正勤恳忙碌的人,“勿事搅”,“勿话扰”,勿逞一己之快,我觉得这话说的好。事可以做,话可以说,必要时还确实得一定要做、要说,但勿搅、勿扰,一定要有个中心,有个主干,这就是国家的大局,社会的总体,以此为重,无益的话不说,无益的事不做。我们应该学习这一点。
有了这种彼此的默契和照应,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激发出更大的力量!心里踏实,步子坚定,上下同心,生气可人!
≈≈≈≈≈≈≈≈≈≈≈≈≈≈≈≈≈≈≈≈≈≈≈≈≈≈≈≈≈≈≈
十七、儿童、青年和老人
(一)儿童是未来和希望,但不是整个社会现实生活的重心。
现在,经常有人拿“孩子”的名义来说事儿,来说大人的事儿,来说大人自个儿说不清的事儿。
孩子是幼小和需要呵护的,他不应当过早的进入大人们预设的某种道德情境,这是一个社会无能的表现和伤害自己的最好办法,哪怕这些道德是好的,无论如何,我们不可“伏击”新鲜的生命。
道德的问题主要是成人世界的问题,虽然小孩子是要养成某些习惯的,但小孩子是没有道德自主意识的。大人们要自己面对、自己解决,不要以对小孩子的关心来替代或者掩护自己应担起的责任,那种急切的心情就可让你有选择某种行动的力量和根据吗?那种旁观慰藉的心理、那种自我陶醉难道不是虚假的满足?!你的勇气难道就止于让孩子们拿起两本书摇一摇头、晃一晃脑?!小孩子咿咿呀呀的围着你,对你恭敬有加,你就快乐了吗?!肤浅的快感,恰恰就说明了一切!如果你真是可以振作的,就不要萎靡、无奈,拿出生命的激情和力量,不要以一丝丝短暂的兴奋包藏你的凄苦和怅惘!
小孩子其实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二)青年是一切时代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青年无觉醒则国无觉醒,青年有行动则国有行动,虽则青年也有各类缺点,但他的心是系于天下的,他的血和肉从未曾僵硬过,他的生命力更是朝气蓬勃强健无比有如旭日之东升,他的思想为这个现实世界而自动地运转,他也准备拿出他的手脚和身体贡献给这个社会,而只有这些,才会造成整个国家的大振作,带动中华民族风貌的大进步!
一个时代的文化建设,其主张若在开始实施之时,没有同青年的世界发生关联,没有青年的参与和介入,没有青年的觉悟和奉献,就很难成为时代的主流和社会的趋势,当然也就很难与儿童的世界或是其他的层面发生内在的紧密关联了。
青年生命之可贵在于他的生命热力可以流布社会的每一角落,增长、激活社会心理资源,产生最大增殖,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文化之传承形式重在薪火相传,一代一代传递,青年或青年一样的心组成了重要的一环。他连通过去(老人)和未来(儿童)。
青年是文化建设的一条主线。人文日新,从青年起!
(三)应该让老人多说说话。
老话儿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真正的“社会高端”。
孩子的根在父母那里,青年人的根在老人那里,正如同今人的根在古人那里一样。老人们不受冷落,不被排在外边,是我们社会真正进步的开始。
现在的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经历过解放前、建国初期、文革、改革开放初期和市场经济发展时期,他们的生命就是活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并且这个历史在他们几十年的风雨沧桑人世劳苦中,实实在在的被浓缩和提炼,已经融化到他们生命的精髓里,具有了活生生的智慧形式。这是我们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让老年人讲话!让青年人行动!
让小孩子好好的玩!
≈≈≈≈≈≈≈≈≈≈≈≈≈≈≈≈≈≈≈≈≈≈≈≈≈≈≈≈≈≈≈
十八、社会的氛围
我们要营造一好的社会氛围。
没有氛围,没有集体的文化意识,则常常近视、斜视和行动层面的普遍缺少效果。
任何一滴水都是整个的大海。大海没有清澈,任何一滴水难免不浑浊。
文化并不是那么强势或者硬性的东西,如果是那样,问题也就简单多了。就社会人心的现象层面来讲,它是风化人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一无形的不知不觉的过程。树立风气最难,一方面它是“虚”的,但另一方面,在这个“虚”里面的人又得是最“实”的,它需要真正的大智慧,大担当,排布天下,胸中运筹,心有为而人无我,用两端而成大体,中和既致,才有望“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当前正是孕养转换的时期,社会的一切焦点与核心集中体现在文化领域里,文化的一切焦点与核心集中体现在教育领域里,教育的一切焦点与核心集中体现在基础教育领域里,但是,基础教育问题之解决又是必须联系到高等教育问题之解决,教育本身问题之解决又是必须联系到体制外的文化需求及空间,这又牵涉到知识系统与智慧系统的特性差异,等等。
总之,一切必得要有长久的安排和打算,没有对于文化或者教育以及教育、文化与其它社会方面关系的整体把握和周全考虑,我们是没有办法实际参与其中的,更是没有办法操作好它的任何一个细节部分。
≈≈≈≈≈≈≈≈≈≈≈≈≈≈≈≈≈≈≈≈≈≈≈≈≈≈≈≈≈≈≈
十九、众人走路
人,其实走的是同一条路。
我们必须要一起走路,然后走出共同的路。
这就象许多人跋涉在泥泞的沼泽地,大路还未见到,危机四伏,所以要使走快了的慢一些,使落后的紧走几步,让体力好的在前边勘察带路,同时还要照看到老弱病残的需求,要有人扶持,还要有人负责粮草,对于偏离方向的、走散的,还要努力使之归到人群中,要之,就是时刻顾及到全体的境况和一般的情形。
为什么?
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众人,也就没有众人的路。众人的路,就是我们所说的道。道的方式就是众人的方式,也就是与众人同甘共苦、共生共在的方式。
道在众人。一个人离开了他人,自个儿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有道可言吗?他的道在哪里呢?
≈≈≈≈≈≈≈≈≈≈≈≈≈≈≈≈≈≈≈≈≈≈≈≈≈≈≈≈≈≈≈
二十、要保持公益
如何的前行?一定以公益的方式!舍此别无坦途。
公益的方式是由文化事业具有的开放性和具体国情决定的。
所谓开放性是指文化的建设跟每一个个体相关,并且也只能通过每一个个体来进行,不分阶层、年龄、教育背景、政治主张、经济状况、天生禀赋,每一个人都有参与文化建设的义务和权利。在参与中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没有主次从属的分别,没有先后始末的分别,没有强弱轻重的分别。
所谓国情,在这里一个是说中华民族根子里就有的天下为公互助共享的美德传统,一个是说中国近代革命以来形成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传统,这两个传统提供了历史的资源和动力,中国的老百姓对公益事业会特别的接受、特别的认同、特别的支持!
公益的好处如下:
①带起好的社会风气;
②有利于普及,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
③一个敞开的丰富的公共平台有利于参与;
④在公众舞台上审视、发现和改造自己;
⑤给予充分的酝酿:交流、融汇、创新;
⑥达成的共识具备公共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⑦避免公众视野和需求之外的偏差;
⑧大家事,大家做,集中大家的智慧、勇气和爱心;
⑨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
公益是敞开的,无私的,不经过这一层的锻炼,我们和我们的未来都是无根的。
以上几点,时间仓促,不能尽言,权作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至于说到我们学堂的发展,是既没有个人的利益诉求,也没有小团体、小圈子的利益诉求,包括文化、思想利益诉求。一切均以社会和大众的实时的需求与变化为基准,不断的调整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工作。但变化中亦有些不变的,我们会继续:
①坚持文化+公益+青年的模式;
②推进连锁公益组织、连锁义塾、连锁学堂的工作;
③立足民间,面向大众,培养讲学风气;
④落实义工→塾师→精讲→堂座的进学次第,把个体成长与为社会奉献、做事与修行这一条路走出来。
我们这一代青年,在文化的传承和过渡中要发挥一个铺路石、垫脚砖的作用,做泥土下面的泥土,砖石下面的砖石,为文化的复兴做好前提的前提,基础的基础,自觉的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四年的旅途,我们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做事的人的成长要与所做的事业共同成长,因为文化或者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总要不断的深入,不断的前行,在沼泽地里停止了,不能再走了,危险就来了,需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具体问题随时具体分析。所以,对于这样一种公益事业,组织者自身素质极其重要。我们还缺乏许多,还需要更深的学习和体会,还需要有更多的社会朋友来帮助和扶持!
山高水长,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