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南大先生:
安好!
末学逄飞,蒙佛研所李老先生厚爱转呈此信,得以略陈一二,幸甚之至。
生祖籍辽阳,1973年生于沈阳;1992年就学吉林大学哲学系。长春风土甚厚,天广地阔,呼吸相得,四年时光,大助心身;然未免少年锋芒,性命随意,待落定,日益惭愧。1997年赴京城,无处着落,权入北大哲学系栖身;三年行走,多在湖边林下,默息澄住,静止无语。2000年7月毕业进入社会;然世象纷杂,忧思伤怀,真颠沛流离,命若悬丝,遂感奋而起,于是年底开始筹划学堂事宜;12月21日在首都各高校张贴《招贤榜》搜寻同志,讲求做事,等等。至今日而有三百余义工(在校博、硕、本),兼职奉献每周讲学,遍及十余大学,影响三千中小学生,在京城亦小开新风;一年以来,不依不靠自求自立,亦藉各界善念护助,始敢于此不揣谫陋,冒昧向南大先生简要汇报学堂构思及理念,请示尊长,慈悲教导!
愚生以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系于师徒相授、口耳相传、如父子相亲的私人讲学,其落实于社会则为学堂或书院制度,此为近代欧美式教育制度和大学体制所难与接入者,更是当今中国教育状态所缺乏而无力改观者,概因中国文化精神的实质落脚于民间和大众,唯以本土心态和实证方法出发方可返本开新、承续慧命,这是当今中国地最紧要处;有此前提,就有文化地复兴,有文化地复兴,就有民族地复兴。
如何落实上述于行动,即为在下及学堂诸友所夙兴夜寐殚精竭虑者也。窃思度之,以为一、二十年之后于我华夏九土必如雨后春笋遍布学堂书院,讲学之风大兴,树圣崇德盛极,此皆民心所向,势所必趋。而前此之社会文化工作之重心应在广开新风,培育社会公众文化之意识自觉,尤以青年应为主力担当及先行建设,吾等虽无德行才识,亦不能轻易弃置略过,盖因天地生人,斯人必有显道之用耳等等;故而学堂组织大学生在大中小学开展的传统文化(讲座、报告、诵读)一切义务活动首旨均在培养青年、锻炼青年、改造青年,从文化而入教育,创造出一个青年与大众、与社会共通共融、共同成长的操作平台,创造出一个使青年最大限度培植善念的实践空间和反省空间,创造出一个可在全国各地移植复制的文化公益组织模式,以青年的行动热情和身心受用来带动感染更多的青年,“人文日新,从青年起”,以青年自新促动社会自新。如此这般,用心不过有二,一者我辈上无家学下乏师授,文化涵养浅薄平淡,而现时知识多繁复求胜,标新立异,事实难契根本,是以我等应贴近圣贤言行本义,心学身习体察微细,去慢近诚直接究竟,二者学养之进须与德行之进一道,而德行之于青年首在“做事第一,静默为主”,向无思虑处而直道行,即“勇于奉献敢于担当,本分为人踏实做事”等等,文人无用无能则教化不通不显;今日中国文化之要务在传承与过渡,我辈青年的文化职责和社会使命也正在此间耳,若可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甘当铺路石、垫脚砖,或冀有他日之心安无愧矣。凡此种种,无非意在数十年后经实地行持修证而能使学者开席授徒,讲学往圣,淳化众生,同时亦由青年文人的做事修行,领出学术新风及学人新路,以生命示诸后学,期有益于鉴启,乃至于蹴吾侪之肩脊而有高瞻远瞩,彰明大道。以上赘言,或有妄臆造作,然扪心自问,终究一片赤子,请详察!
一年来学堂艰难做事,积跬步,累寸土,以至目下初成模式,亟待大善知识关心提携,再使坚牢,或得到国家政府认同,或与团体、基金会合力,使学堂有更多机会服务社会。
学堂所做,少计较多朴拙,实际无本,只一心专用而已;然世路渺茫,心源湮没,年少德薄,智行根浅,前途尚有不明处,乞望大先生垂怜护爱,指点迷津,若此,我等三生有幸,拨云见日诚可待也。专候盼复。
礼
逄 飞
壬午春三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