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耽学堂办公室新闻简报(2014年第六期)


目录

一、关于香港伟新教育基金的简介

二、我在城市之间,为你守一方麦田——四川成都欣迪英语角大讲堂20期纪实

三、道德的体证和实践(逄飞)

四、我在清华大学国学院的一次“不成功实验”(逄飞)

………………………………………………………………………………………………………

关于香港伟新教育基金的简介

    总干事按语通过公益描绘人类的理想,通过社会建设人类的希望,是一耽,也是许多公益同仁努力的方向,这里介绍的“香港伟新教育基金”也是一位这样的朋友,它由香港伟新集团李贤凯先生创办。李先生心怀大公,不计名利,为内地文教科技和社会发展贡献卓著,也曾在2007年帮助一耽推动全国范围的“晨读运动”。

“社会均富”是人类理想之一,以资本助力并经社会企业方式带动出新的社会经营方式,使个体重新认知人生、社会和价值,提升生活世界的有机性与尊严感,这对今日快速发展的中国是一个创新的、可以参考的思路。相信香港伟新教育基金在此会有作用。

中国公益事业正深度融入社会建设、社会发展,重建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迫切也在社会工作领域日益体现,在此前提下,适度的、有效的公益经营(即社会企业)近年在大陆比较有一些声音和响应,一方面是因为资本开始介入慈善和公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纯粹精神性公益的生存困境。

通过多年经验和观察,中国的资本还不具有完全市场的属性,资本的道德感与良心是极其稀薄和稀有的,而中国实际的基层公益除了参与公共利益的事务性工作,更多是要表达自身的精神诉求和价值取向,所谓“公益和资本的结合”在目前阶段(由于法制环境、政府对社会工作的引领态势、社会资源的大量涌入等)尚属初步尝试。 

 

伟新教育基金简介


   
伟新教育基金有限公司 ( 以下 简称"基金") (香港免税档案号码:91/7828) 2005年由一位港商在香港创立。基金希望通过商业化滚动资本模式办国内的公益事务,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发展为核心,为中国贫困地区的儿童以至青少年创造学习机会,培育社会人力资源。

http://www.hkseducationfund.org/sc/index.html


   
基金承蒙几位社会贤达、商界精英的积极支持及热心参与,义务为基金的运作、监管及发展不懈劳力,务求实践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的理念。 此外基金亦得到一些热心的义工朋友及团体如北京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李惠利分校、宣明会、苗圃行动…的大力支持,协助基金筹办公益项目。

 

为了贯彻以商业化滚动资本模式办教育公益事务的理念,缔造一个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资本社会企业操作平台,由20054月开始基金的创办人捐出其名下伟新(国际)有限公司百分之五十一股份;让基金成为大股东控权人。此举使公司成为资本社会企业之余,造就一个有稳定资金支持并可持续发展运作的教育基金。 基金董事会的受信职责是双重的,一方面指导基金的教育公益项目,另一方面监察公司的管理,确保它可以健康发展及提供资金给教育基金运作。

 

伟新(国际)有限公司作为一个资本社会企业,其收益将直接投放到教育基金的公益项目。董事局必需平衡公司及盈利的持续增长和教育基金项目的资金需要。员工亦会因公司愿意贡献51%的资产支持教育公益项目而感到自豪。基金其中一个项目是“资助优才创业”计划,为认同基金的理念和操作模式的公司提供种子资金创业。

 

 

基金通过建立这个可持续的资本社会企业操作平台,希望表达其中一个商企可以支持社会公益项目的方法,并期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企业参考伟新教育基金的操作平台,为促进社会均富作出更多的承诺与投入。

 

"伟新敎育基金"主要用款的两大范畴:

1.资助社会人力资源发展和中国贫困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敎育:
    a) 培养学生的道德发展 (尤其注重12岁前的学童)
    b) 职能教育 (对象是初中毕业的学生)
    c) 扶贫教育项目 (包括外劳子弟的基础教育)
    d) 清华伟新教育基金

 

2.为年青的企业家注入第一笔资金,作为他们成立公司的最初营运资金;并运用这种资助模式,建立一个具持续性和推广性的平台,把“伟新敎育基金”的理念无限地幅射至整个社会。


资本社会企业操作平台 多劳多得 各尽所能

    一个结合社会主义优点和资本主义优点的体制,发挥人类积极性一面的操作平台。 重点是通过发掘及扶助优材、投资者与参与者(小股东及员工)共享成果,发挥人类积极性的一面并造就更多中产阶级,促进均富,缔造和谐社会。期望这个平台能推广至其它机构参考运用。 此外,这个平台亦可按不同机构的营运目的调整公司盈利的最终受益者 (公益或非公益)

以下是一个应用于以公益为目标的操作例子。

   
伟新教育基金 (以下 简称`基金`) 希望通过营商滚动资本方式办公益事务,推动及建立可创造出财富的事业,一方面为优秀但缺乏资金的管理及技术人才提供一个通过创业成为中产甚至是大企业家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基金带来持续不断的资金来源,去实践基金的宗旨和推行有关的教育、培训和扶贫项目。目标是为优才增加创富的机会,同时维护企业和基金的“可持续性”。

操作概念 – 以专业技术行业入门引申推广至其它行业

 

基金以营商滚动资本方式办公益事务的运作模式,企业的管理团队同时是公司的小股东,负责经营公司的业务。小股东的股本由公司安排贷款。

   
为了达到基金运作的 “可持续性”,公司按以下的原则处理利益分配:
    ** 
每一个财政年度的税前经营利润会先扣除20%用作绩效奖金分给管理团队及员工(

股东可利用绩效奖金偿还股本贷款)
    ** 
基金属下公司作为大股东拥有公司51%股权,若小股东(管理团队)经营不善,基金

属下公司有权彻换小股东。 若小股东离职/退休,必需将股份全数卖给基金属下公司/

公司,由基金属下公司安排合适的管理人才接班,股份价值按当年的资产净值计算。

   
小股东除了每月领取市场合理的薪金外,每年更可与员工分享公司税前盈利之5% 20%绩效奖金,在多劳多得的制度推动下,表现优良者可以赚取更多的奖金,既可提升其个人及员工的生活质素,又可以履行其归还所欠基金的股本的承诺,使基金和公司能够持续运作。

   
透过这个平台, 实现五方受惠的理念: (1) 为公益事务制造经费; (2) 优才有创业机会,成为股东; (3) 管理人员得到绩效奖金及红利; (4) 对国家有税款贡献; (5) 投资者亦可得到合适的回报,藉由发展产业,开拓经费来源,从而达到经费自主以至达到基金运作的 “可持续性”。

   
基金建立这个五赢平台上的良好机制,期望可以充份发挥和谐的长期合作精神, 实践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的理念,参与者亦可以共享成果,各取所需。期望这个资本社会企业亦会得到各方的认同,能够有更多机构和企业参照这个概念,以资本社会企业方式去运作,帮助社会上更多有需要的人士,促进社会均富,缔造和谐社会。

--------------------------------------------------------------------------------

我在城市之间,为你守一方麦田

——四川成都欣迪英语角大讲堂20期纪实

1026日下午,在桐梓林艾咖啡《心的岁月——策兰巴赫曼书信集》读书会上,CEC的老朋友们如约而至。

本次CEC大讲堂的主讲人芮虎老师是德籍华人学者、作家、翻译家, 而本次活动的主题读物即他和中国人民大学王家新教授合作翻译的《心的岁月——策兰巴赫曼书信集》。芮虎老师从两位诗人的成长背景入手,为大家讲述了策兰、巴赫曼相遇、相知、相爱以及分别的经历,故事共分为邂逅维也纳、缀满诗歌的情书、巴黎的痛苦、爱情复活在莱茵河畔、无法抵达的告白等5个部分。在芮虎老师的带领下,现场的朋友们静静地感受了策兰和巴赫曼之间从相爱到遗忘、再度相爱到再度遗忘的如罂粟花一般冰冷而又炽热的爱情。

  

在 “为你读诗”这一环节当中,第一次来到CEC的新朋友美鱼为大家朗读了策兰的作品《在埃及》,老朋友宛欣为大家朗读了巴赫曼的作品《花冠》。随后芮虎老师从历史背景、宗教文化以及诗人的情感状况为大家分析了这两首诗的意向和情感,现场的朋友们结合阅读和个人经历,纷纷谈起了自己的感受,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从迟子建到齐邦媛,大家你来我往,畅所欲言。

    活动的最后,一耽学堂的创始人逄飞老师亲临现场,与CEC的朋友交流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做公益的感受。逄飞老师于2000年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十四年来如一日做草根义工、做社群公益、做社会工作,身体力行实践中国文化,担当道义发起一耽学堂,带领青年学子和社会大众开创“青年文化公益事业”,以志愿精神转化和丰富人文传统,以草根公益培植和促进社区建设,以优秀文化引领和探索文教工作。2013年底,逄飞老师被聘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国学教员”。逄飞老师在了解了CEC的创始经过和运作情况之后,对CEC三年来的公益成果和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他鼓励大家 “公益组织将逐渐改变公民社会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将来的时代,是义工的时代”。

成长的道路上,也许我们并不会遇到戈多;但CEC愿意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间,在桐梓林的十字路口,为你守望一方麦田。

--------------------------------------------------------

附:CEC简介(http://www.cec-china.org

  Cindys English Corner 简称CEC,是由清华大学,电子科大,四川大学等校友和海归精英及社会各界英语爱好者组成的群体。CEC是国内首家有主题活动,有组织和有管理的社区公益性英语角。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英语,分享经验,提高英语水平,而且真诚相待,互相帮助,共同成长,以我们的特长和才华帮助他人,回报社会。CEC公益事业--启迪爱心、帮助他人;繁荣教育,促进交流;提高自我,服务社会。

Cindy寄语:

Cindy发起创立的CEC,立足于社区,着眼于国际视野,旨在凝聚一批有知识、有能力和有责任的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帮助他人、影响他人,奉献公益、回报社会。

Cindy欣迪,寓意 “欢欣鼓舞,启迪智爱,欣欣向荣”。我们提倡“助人为乐,助人者自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Cindy是新时代的一种志愿者精神,CEC是由无数个Cindy汇集而成的爱心力量,是一个充满活力友爱的群体之家。

--------------------------------------------------------------------------------

道德的体证和实践

——以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道义实践”为中心

逄飞 2014-11-14

总干事说明道德几乎是一个人全部的内心。道德的话其实很难跟人讲。不但跟人讲,还要众人面前去宣说,更为难之又难。凡有真实经历的人,都以空口白话为羞耻,其言也讱,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故,有相似经历、相通心理的人适宜于“一起的交流讲谈”,因为一言一语的深浅厉害,彼此心领神会、一点即知、一知即明。道德的问题,在言语、行为和心理的层面,都只适合“彼此一体的群体”,适合“在这样共同的氛围中学习和说明”,或者更进一步看,如果我们谈论的道德,不是书本文字上的道德,不是纯全神秘飘渺的个人体验,那么它只能是一件最现实的事情——即“社会教化”。离开社会(“场”)、离开社会教化(“灵魂的内核”)、离开社会教化工作(“时”),人,几乎是无法把握这一深刻而又现实的生命主题。

此篇小文是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中华美德现代转化和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所作,许多内容因篇幅及个人书写爱好没有论及,欢迎有实践和公益义工经历的朋友更进一步交流探讨。

道德,最易流于空谈而最难落在实处,最易固执言辞而最难行持不倦,最易鼓动声浪而最难潜润无息,最易偏见责难而最难高明体察,最易无视生命而最难中庸教化。

举凡世间之物,只有道德是最容易成为非道德,甚至是不道德的;举凡世间之物,也只有道德是最能够成就人格,乃至建立终极的关怀。

道德的这种特性,予人无尽的启发,使我们观照生命之流的深广,识得传统转换的契机,见出人间道路的信望。用古人话讲,一方面是揭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一方面是提示“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复初如常,其命惟新——有关道德的内容,常常是老话题而有新意识,所谓亘古常新,历久弥光。人能弘道——道德决不应是没有道德意识的简单重复说教和机械使用照搬,而应当是充满真诚情感的亲身体证和生活实践,而且正是通过个体生命和群体生命的体证和实践,道德事业成为生生不息的伟大事业。或者说,道德意识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同时作为一项世代努力而未竟成的事业,体证和实践是探讨与学习其主要内容的根本方式,并且是其由以不断发明新生并能够准确回应时代关切的重要方法。

在当今中国,道德一词常常难堪,让人不忍触动,因为人心与社会都在最痛之际。而惟其有痛,正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功,保持清醒之观,隐忍正念之行,觉照常道之初,从而获得贯穿一切精神修养的直接性体验,即有关于“时”和“时中”的体验——一种完全的拥抱,内心的唤醒、记忆的涌现以及自足的证信等等。

“时”或“时中”,生命的契入,在此反复的练习,“学而时习之”,如深潜的游鱼自由徜徉大海之中,练习和生机无限的生活世界的会见、相遇,仁者于此中“不亦说乎”。

就道德意识所展开的一般性内容而言,其简要的逻辑次第如下:

1关于心灵与世界。

人的觉醒,始于一种情怀和担当。“天理良知”的基本要义就是相信人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实有其内容,并且“在心灵与世界相互生成的过程中”其内容始终具备完整的一体性,此即道德意识的发端萌芽。所谓“仁者爱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为天地立心”等与此关涉。

2关于人与社会

人的认知,必须经由群体的关系和公共的生活。“伦理纲常”之中,伦理出于人之天性,纲常建立价值和秩序。所谓“名教事业”即是说明道德意识构成了日常性社会关系的根底和原质。所谓“人禽之辨”、“义利之辨”、“夷夏之辨”等也是在强调人的道德力创造中无限的内生性和主体性;

3关于世俗与超越。

人的完成,在于接近一种“有历史的存在”,在通过“社会教化”而达致有文化的生命共同体的自我超越。所谓“学达性天”、“尽心知性知天”、“参赞化育”、“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即表达了道德实践中所蕴涵着的超越可能与终极关怀。

道德之可能培育和成就人格,全在道德为生命之本体。而如何体证和实践这种道德生命本体(体证和实践就是转化和新生),培养整个时代的道德生命意识,则必须借助和掌握有关人性、现代社会及中国人文精神传统的基本理解。

本世纪初起,民间社会兴起了道德自救,从教育到文化、到社会,包括中华民族和人类的未来,都进行了一系列朴素而热烈的探讨。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到许多有益的尝试和努力,同时,也会发现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比如,“道德心理上的洁癖和强迫”、“教育理念的自闭和傲慢”、“学术话语的失调和错位”、“边缘文化的蛊惑和泛滥”、“政府服务的怠惰和缺席”等。

现实的道德感,不只是具体的行为规范,更主要是社会的集体意识和清明政治的榜样引领。它不能靠单独的个体来完成,它必须经由所有的人,经由每一个体和全部社会,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要求“个体行为的道德纯粹性”,尤其是整个社会公共生活不健全甚至是混乱的时候,否则,文化很难避免异化沦为工具及事实上的愚民倾向。

现实的道德,作为维系世间良序美俗和安顿人生的社会教化系统,它从来都是以“生活的现场”为中心,以“大众的福祉”为皈依,它应当具有“一种绵密而有韧性的自组织方式和自我进化的功能”,并以此与各种外来文化以至不同气质的宗教文明进行交流和深度融会。它并非是静止、孤立和排外的,更难说是主观功利意图所能设计和决定的。事实上,它的形成更接近于一个漫长的自然而然的社会历史选择的过程(或者说,社会教化系统是“大历史”中的不断趋近的过程)。

道德,一个严正的字眼;然而从生命本体意义的视角,它却随时敦促我们关注(不是关注,而是必须完全深情的投入)那些社会生活中最直接的经验和人生事实,并且不断的以积极的德行方式参与到以人的相互依存和整个社群内在关系调适为主的“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上来,而此间所关涉的心理学、社会学(本土社群心理)和治国理政智慧自然也是道德题解中应有的框架性格局。

成熟的道德意识相应着有一套比较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论,能够建构符合本国国民文化心理和能融入本民族人文精神传统的社会观。

社会变化了,人的心理变化了,人际交往的方式和社群生活的组织形式变化了,而且这些变化本身都还在变化之中。这是传统文化现代转化首先要面对的正在发生的现实。那些富有朝气的道德意识于此最为清醒和敏锐,无论出于同理心,还是慈悲或者怜悯,它都能在第一时间充分领受“第一义的真谛”,因为现实往往饱含着每一个平凡人生的实实在在的苦痛、血泪和幸福,善良的心于此无法转还区隔。

在此意义上,道德是“看清”和“还原”的能力。读书必至于心性,明理毋违绝世道。道德的科目举要,不在高陈大义,而在“复还”平凡人生的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体味每一个情感、意志和心念起伏的真实瞬间,道德不惮“直面”和“惨淡”,甚至,它渴求“真实”,它的每一次觉醒,都是一次绝地再返的复活——从“荒蛮”和“原始”中重建人性和社会的希望。

正是由于这种努力,使有关道德的精神现象学能够在一个时代的总体事实方面超越有限概念的狭隘和局限,而有全面系统的认知和把握,并通过与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的结合,探寻“时代必经的路口”,推动整个时代面貌的进步。

在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道义实践中,“义工”始终是一个核心概念。或者说,在一耽的理解中,“义”的道德人生实践,是现代公民社会人文教化事业的出发点。

“义工”是深度的(中国化的)“志愿者”,是有中国人文精神内涵和中国文化社会使命的文化人格。

“志愿者”和“志愿精神”是西方文明赠送给东方文明最好的礼物;它的中国化了的形式和内容(“义工”和“义工精神”)使西方的人文精神传统和东方的人文精神传统建立起“活的纽结”和“对话的桥梁”。

在中国,“志愿”已成为国民精神动员最有活力的部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基层社会公共事务参与,“志愿”发挥了道德感召和社群凝聚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是良知和道义的唤醒,一方面是拓展了的心理空间以及对人和社会重构的崭新现代理解。道德感的激荡在此作为人性的本能和自我救度具有了多重意义:1改造国民性;2培育人文精神和价值观;3重建基层社会。

“志愿精神”接续了人文传统的现代新生。儒贵立志,佛贵发愿,义者宜也,大丈夫人格勇毅担当,同时,这是为“公共的秩序、利益和福祉”,属于“社群的公义”。

“志愿精神”所包含的精神气质包括:1 一种纯粹的热爱;2 勇气和坚忍;3 忘我的学习和实践;4 对美好的事物以及善的专注;5 天然的愉快的集体感;6 “行动”、“做”的主题词;7 永远采取简单的和直接的现场方式;8 传递和加注心灵的力量;9 人群和社会的公共尺度;10 义务与共享。等等。(详见网页www.yidan.net

“义工”提供了一种真实的现代社会身份,一种发自内心的觉醒的力量,经由公益和社会的创造性的方式,而直接与普罗大众紧密的联结起来。甚至,“义工”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从道德感出发,而进行有关人的理想和合理性的社会性实验,在其民众参与的活跃程度、精神形态的丰富多样、社会感召的持久长远上,目前发展态势实属中国乃至人类史上未曾有过的。

回应现代性的普遍问题,公益不是一个独立的方案,但却是一种及时的补救,并且日益重要;展望未来,更是人类精神解放的通衢大路。这其中的核心,是所有真正的公益团队都具有“通过彼此密切联系和亲近来相互启迪和培育德性”的特质。

人们在尝试一种生活的可能,人们需要信心,一种可以当下确证和亲身体验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信。“减少社会的病态,加注人生的幸福”——由“志愿精神”(“义工”)领率的小群体(小集体、社群、团体)公益行动兼具双重功能:1微观层面的“社会治疗和社会修复”,2宏观层面的“价值引领和文化改良”。而其自组织的形态和方式则是使它自身不断出产思想、行动和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仿佛是回到了原始的“部落时代”:一群气质相近或者有共同愿景的人以一种松散的、半开放的自由方式结合起来;他们并不谋求“独立的实体存在”,他们不信奉权力和物质主义,不把政治和资本作为内部的规则,他们没有强迫性的目标,行动上随缘而自做主;事实上他们大地行走的态度属于精深的修行范畴——感格人心,奉行道义,寻找心灵、社区和历史的平衡与融汇;各种漂泊的困境反使人性磨砺得更加光辉璀璨,因为他们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朴素愿望始终不曾移易——他们在心里有一口温暖的活气;以道德人格做榜样,不懈追求精神的进境,试图保持复杂关系世界中人的基本情感、伦理和尊严,所有这些都使他们的存在显得极具一种“坚韧和现实的性格”,等等。

其实,这样的非政治、非宗教的理想人群生活,这样的关心时务和以自我教化为职志的道德群体,这样的把个人修身与天地世间情怀、家国历史使命紧密连接的文化社会组织,不只是在今天的“第三部门”和“草根公益组织”才出现,而是早在2500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就已经如此真实的做了示范榜样,他们过的就是这样的人生,我称之为“学团”——因为“学”而成立的一种团体生活。这种极为艰难同时也是极有价值的一种生活可能,是孔子于今日人类文明危机中之最有启发处。

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公益团队或者草根组织自觉不自觉之中都具有萌芽的“学团”倾向。道德,无论怎样,首先是一种有力量的生活,而“中国式公益”毫无疑问是最先觉醒的部分。

现实中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从社会递减到社会递增大转换的艰难时期”,递减还没有到底,递增尚未立格局,如何把握有关正能量的正循环的内容与形式、领域和结构、分寸和节奏,整个社会还在探求之中。

如果把中国理解为一个有生命的文化文明体,则它所深厚累积的层层基质和养料,如今正要在现代化的前进中、在古今中西文化文明融汇振荡的时空交结点上、在中国基层社会的重建之中,“叠加涵沖和,相生重相续”,以人的现实理解和实践的尺度,而一一渐次的舒展绽放。

在基层,“社会”和“文化”是一件事情,生活的秩序感与人际交往的方式是分不开的。中国的社会建设亟需基于文化再造和文明新生背景考量的“社会工作方法论”。实际上,在深度改革的情势下,五大建设中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高度一致的“文化社会通道”将为“大转换的艰难时期”提供有效路径保证。同样,人文精神的坐标系也应引入社会学的视角,以本土社会学的认知来解读传统的现代意蕴,甚至由此而有治国理政的核心智慧。比如,提振正气的道德感必须及时引入公共生活的领域,而不应为“狭隘的读经热”所覆盖和偏引;社会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解锢”应以社会改革为指向,而不应为“简单的理论争持”或者“民族情感的国学热”所左右;主流价值观的树立也必须是与“民间社会发育与公民主体实践”相结合,而不能一味灌输的政治宣教;国家公关的对外文化工作,重点是要与国内的“中国文化的中国重建”保持一致,等等。

我们必须在使命认知的高度上,把①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与②引领和推进中国本土(草根)公益事业内在的结合,指向③探索和实践中国社会基层教化和地方性教化的目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在社会工作领域都会有积极的新贡献,这需要结合具体发展情况细细勘验。

生命之流,穿越历史时空而来,汇集千江百河,盘旋洄转、喧腾跌宕之际,如何道之流之,蓄之引之,即为体现民族智慧与国家进步的“社会工作方法论”。

公益心生出新人类。

若人类还有道德,若道德还有力量,则必要创造新人和新生活。而这种创造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继承和发扬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智慧,如何完成它在现代社会的转换和新生,如何建立返本溯源的宗旨和别开生面的格局,如何在“文化中国的土壤”培植人类的信心和希望。

中国社会是这一创造进程的主要的转换器和实验场,集合了各种优秀文化文明要素,这些都需要我们有明确的“文化社会”观点,并在此获得有关人心人性、文化伦理和社会工作的新认知。

志愿、公益和社会工作方法论,既是促进从“经济社会”到“文化社会”转向的一条逻辑主线,也是建立社会教化系统的重要内容。“社会”是有形之物,而“社会教化”理应含摄一切与社会关涉的无形之物。在理想的模式中,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同构为“化用无尽的自生体”,同时个体生命“复归于朴”,人们世代①习成惯性的经验②思想观念的意识③生命信仰的精神再无暗昧别异,而终于证成“内在的幸福和自我解放”。

“礼虽先王未之有,而可以义起”——在今日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契机中,注重“道德感与社群生活的养成和改造”、注重“义工精神与文化社会的转向”、注重“公益组织培育与公共秩序的重建”、注重“传统创新与社会教化工作的方法论”等,是青年文化公益事业第一阶段实践的基本经验,政府、民间各界朋友可以广泛参考。

孔子是第一个“学团”的创办者,也是第一个“社会工作者”。继承孔子之“学”的精神和实质,即是今日道义实践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

我在清华大学国学院的一次“不成功实验”

逄飞 201412

总干事说明201311月到201411月,我在清华大学国学院以“国学教员”的身份做了一个面向清华大学在校学生的"不成功的实验“——如何使青年的精神修养透过团体生活及社会公益实践而得到可与人文传统精神相沟通的印证和自信。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成效和我期待有较大差距。虽然是“不成功的实验”,但还是有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地方,在此公布一些文字,代表我近来关于“高校青年”的思考,和大家交流。

 

一、《国学教育规划初步》(部分,2013/11/10

1国学教育,目前主要为:培育新的国民精神,探索新的社会希望,创造新的时代价值。

2活的、有效的国学教育,应是一个“现在进行时态的生活道场”,即注意三个方面:

基于凡俗人生日常心理经验的体验——传习;

基于公民社会特定人群聚落的社群——公益;

基于中国道路具体发展阶段的文化——价值。

总之,是有时代感的中国人文精神与有中国本土社会学实践的统一与结合。

3从内在的道德感、道德提振出发,而与“志愿精神——公益行动——社会(教化)工作”做一种连接。

4一方面是“回到孔夫子”,一方面是普遍参照世界优秀文化。

5从母语学习的角度学习经典,重视语文教育,参与体制内教改;从社区建设的角度认识道德生活的可能性,重视底层社会的公益实践,参与政府的社区工作;从发育文化传承体系的角度帮助民间教育力量,重视民间讲学交流,参与国家文化的发展工作。

 

二、《国学院工作小结》(部分,2014224日)

我从20007月硕士毕业,就没有和任何单位有过签约形式的工作关系,等于是一个没有“单位”、甚至是没有“社会关系”的人,一直是一个“自然人”,处在“自然生长”的状态。这一次应该算是我和体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没有学习团体,没有“相尚以道”的仁义精神氛围,学问就没法传承。我感觉国学院是希望我在这方面做一些推动工作。以前在社会上是一样,现在在高校是又一样,因为大学里主要是“管理学生”的思维……

 

三、梁启超 《北海谈话录》(1927)

——现在的学校,多变成整套的机械作用,上课下课,闹得头昏眼花。进学校的人大多数除了以得毕业文凭为目的以外,更没有所谓意志,也没有机会做旁的事。

——我最希望的是在求知识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我这种做学问的方法,可以为修养的工具;而一面在修养的时候,也不是参禅打坐的空修养,要如王阳明所谓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磨炼,并不是等到出了学校入到社会才能实行,因为学校本来就是一个社会,除方才所说用科学方法作磨炼工具外,如朋友间相处的方法,乃至一切应事接物,何一不是我们用力的机会。

——我很痴心想把清华做这种理想的试验场所.

 

    四、《2014·新青年招募》

“新青年修身计划”——旨在培养有修身自觉、公益创造力及文化社会理想的新青年。活动内容包括“经典晨读”、“公益实践”和“研讨讲习”三部分。

 

五、和第一批报名同学谈话简记

    知而行之,学以致其道;行而知之,反躬内自省。

介绍本计划的三个阶段或者三个层次,1晨读的体验,2有意义的适度的群体生活,3面向社会的有价值的公益创造,以及一个贯穿其中的核心主线,即本计划不同于其它读书和一般社会实践的方面:强调一切修养过程中的直接性的精神体验。

谈了很多具体的事例和感受,三位同学都还能够基本理解和认同。和每一位同学谈了他们下一步应该做的,如何把握节奏和方式,以期不断的做好准备。会谈是愉快和丰富的,关于人生、社会、传统、语言、书院、世界公民、公益道场、宗教情怀、理性的匮乏、德国幼儿教育、素食、转基因食品、农耕劳作等等都有简单涉及。期望他们每一人都有充分的实践和努力,在适当和可能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能带起一个小队伍,并做一件公益性的事情。

 

    六、给一位同学的回信

有三个方面是本计划的具体要求,一是要有充足的晨读体验,每周3-4次,4月初到6月初,二是能够逐渐带起一个3-10人左右的小团队,三是这个小团队有可能计划或者推动实施一个有价值的公益项目。

 

    七、给学员的信(2014-3-26

今早我从昌平到伟清楼202上班,打开百度,看MH370乘客的照片,想象着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也还有活着的每一个人的人生,世界如此之真实,至诚祈祷!

关于晨读,我为什么特别强调,并希望每一位学员有充足的体验?因为,生命需要“直接的证信”。和滕菲见面时,她提到“早课”,对,从更深入的精神准备来讲,晨读就是早课,严格的宗教徒必有早课,而早起读诵古圣贤言则是在中国普罗大众中一直延续的教育传统和修养方式。

在“直接的证信”的晨读中,我体会在三个方面有强烈的受益,以至这种感受充满心中,在我没有晨读的时候,它仍然发挥巨大的持续性影响,在更广泛的意识活动范围继续其“直接的原初的信心与力量”。

1是对于晨光的领受,也即是对于自然时间的感知,天光如何明亮起来,万物如何显示过渡,在晨曦黎明之际,身心全然沉浸在大自然苏醒的过程中。

2是对于呼吸的觉知,也即是对于生命活动的感知,呼吸吐纳,出入往来,身体和意识的舒展、唤醒渐次递进,清晰、饱满,仿佛新生的洗礼。

3是对于诵读的练习,也即是对于文字和精神传统的感知,通过音声诵读,音声的直接复现,使字词文句的言说讲道,直接呈现和当下明了,其言其人其道。

晨光、呼吸、诵读,是晨读作为精神修养的三个方面,这些,是想今天与各位交流的一部分,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想分享的,也请发邮件过来。

 

八、给学员的信(2014-4-5

    43日周四晚上和大家座谈,谈到了几个问题,再简单说明一下。 

关于晨读的价值,在于提供一种“时”的体验方式,也即是真实的、可以契入的有效体验方式。

修身,是一个不间断的体验的过程,是经验内容(包括一切的可以涌现的记忆)的自我提炼和重新说明的过程,它连绵相续,逝如斯夫,而必以一种完全的契入而成就内在的证信,然后方有人格的道德性可言。 

生命的可贵,在时时可以验证、可以契入、可以觉悟,虽然在路上,在行进之中。

这种完全的契入,就是“时”,或者“时中”,我们必须在此反复的练习,

练习和生命世界的会见相遇,它不是漂浮的概念的活动,更像是深潜的游鱼在大海中自在徜徉,在“时”中不断的练习,是内心觉醒的唯一办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了这样的初步的证信和体会,看古人书,便识得一二。

比如“反省”,常人说每日总结自己的言行,看看好与不好,对与错,这不能算反省,顶多是事上的检察,“反省”不是过后另外的回看,是当时心里有知,而未曾忘,再寻过路,是一直在心里头磨着。

此等处细细勘验,方是青年人修身为学的基本功。 

简述,不尽言,请大家体会“时”的内容和状态到底是怎样,按时晨读吧。

 

九、关于讲学梁启超《德育鉴》

主要是谈体会的方式,先单元段落的读,然后,一句一句的过,有就有,没有就不会去发挥引申,比较节制和有限度,不离开大家实际的经验范围,有时候我讲的多些,点一点,主导一下,但也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比如“辨术”的“术”、“闲”的意思、“己”和“人”的区别等。

一个半小时,我只讲了两段,12页起的“先师讲学山中”和“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

 

越来越喜欢《德育鉴》,有味道,比较适合我来讲,大部分与古人心通,因为一路行来,精神上负面体验多。只是确如梁公说,这不是教科书,没法系统教学安排。听、讲、教、学者若有初步体会,是于此有心人,则可点提相和,大段渐次。若无准备、无阅历的青年学生,快过则模糊,细析则太深。

 

《德育鉴》学习也不错,研究生们知道一些感觉了,有时古人明白的一句话,就是看不出来,缺少细致切磨的慢功夫。

 

619日,《德育鉴》学习总共六次。只学习完了计划的一半,即例言、辨术第一、立志第二、知本第三。第六次学习自始至终是集体朗读,知本第三的后半部分读了一遍,用时一个半小时。这样头尾整堂的读,大家都说前所未有,淋漓汗起,及至收尾点画几句而止,似有別番感受。整体上,我看大家是有收获的,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

 

十、青年学生学习《德育鉴》,可能有几个特点:

1字面皆已粗通,但是面儿上越熟,里儿上越容易疏失、夹生。

关键字词含义不能深入精微,事理所讲也不能转还周全,所以在日常经验上多做心理的、意识上的检证、体验和分析,对于精神修养的功夫可以补不足。

2人生在青年,烦闷痛苦多,游离彷徨多,明灭不定,时代大局干扰影响很剧烈,社会对个人有压迫感,讲谈修身与关注社会、人类未来实不可分开,关键是要兴起人生豪迈磊落的志意。

3在修身上,青年已是各起头路定规,或者说是惯习杂染了,很难一个一个做,所以群体、团体很重要,互相劝免、提醒,容易养护善念,使学不失道。

4文化渲染久了,确实有青年在修身上渐渐用了认真的、求道的心,虽不多见,但是慢慢有了,我想将来会更多,所以,怎么讲中国的这些核心学问,可能是现在要考虑实验的。有一个矿业大学的研究生,就很认真,每次刨根问底,还写了两篇总结。一个清华的教育系研究生,也问有没有《德育鉴》注释,想探究更深入的内容。

 

我注梁启超引曾国藩四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注:前两句说,做人,乃是真急切的一件事,要么做人做圣贤,要么不做人成禽兽,这一件事没商量,如逆水行舟,进则进矣,退则退矣,不进则退,不退必进,决然立见,万无中间的余地。若在两可,便是差池一步,沉沦无已。要之,圣贤、禽兽,一念而已。

后两句说,一念凛然,生发自力,向自身来担负,是一个真学问求进取的心。如地里种谷,把着锄头,低身一步一步向前,身不养闲、力不偷巧、心不悬望,实处安踏,实做实得,精神上是悠然的。这样一日长似一日,自家本分事,心田耕耘,即是功夫。

 

如何真切认知“文化中国”的丰富内容和现实意义,已经不只是“价值立场”和“文化视角”的问题,甚至也不全是“知识结构”和“文明对话”的问题,我认为实际上更迫切、更核心的是“心智结构”和“生命体验”的问题。

注重体验式的修身,和参与社会自组织的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有道德实证的讲学,也许会给青年学人带来新的生机吧。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