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耽学堂”义工的声音
包胜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
一耽学堂的事业是很有意义的。我自己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有感情,也受到传统文化的一点点熏陶。我小时候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会讲许多《山海经》的故事,我就跟着奶奶背,在同龄的孩子中就感到很自豪。我一背,就把其他小孩子震住了,心里头很得意。等自己大了以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越来越浓,高中的时候选择读文科,后来对佛学的热爱,都是基于小时候对传统文化的爱好。所以,我就感到小时候的熏陶很重要。因此,当逄飞要我去中小学领读传统启蒙经典,我就答应了。
■张锡平
(清华大学机械学硕士研究生)
我觉得自己古典文化修养不够,加入一耽学堂,可能对我学习传统经典会有帮助。而且,我自己从小就没有接受到我所希望的那样一种教育。我所希望的教育就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经典至少我读过,而且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但是,我没有受到这样一种教育,我觉得很遗憾,我觉得这种遗憾不应该在那些更小的孩子身上继续下去,我感到有必要做一点事情。
虽说我是清华大学机械学硕士,看上去好像很成功,但是,目前的教育体制只是解决了技术方面的教育,而关于人本身以及精神生活的需要,目前的教育体制关注得不够,而且使用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很有效。
我对“认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非常关心,刚开始,我对西方的一些思想比较感兴趣,但是后来我就发现:我自己这个人是属于我自己的文化传统的,从小到大,在不知不觉中,我受它的影响已经很深了,传统的东西渗透在我的思想中而我自己根本没有发现。有一次,在读《论语》时,我突然发现:书中的许多道理,我已经按着做了,或者说这些道理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骨髓里,我改也改不了,我已经在这个传统中了。所以我觉得:如果要深入地了解自己,必须好好学习传统的文化。
在一耽学堂,由于我湖北口音重教不了课,我就想打打杂吧,我能干什么我就干点什么。一耽学堂的宗旨我很认同,为它做点事情,虽然很琐碎,也心甘情愿。
■纪准
(人民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一耽学堂的“招贤榜”中提到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而我正好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我觉得学堂的宗旨与自己的兴趣正相符合。
古典文化让我觉得亲切,就好像一个漂泊的人找到了自己的家,它能让我的心灵得到宁静。现在从事传统文化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要靠传统文化吃饭的,他们把“传统文化”当作谋生的工具;另外一种人是靠“传统文化”这种方式来生活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精神的寄托。我觉得我本身有一种内在的力量让我慢慢接近第二种人,让我朝着这样一个方向走。我认为,一个人真要把“传统文化”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的话,就不应该靠“传统文化”来吃饭,而应该靠其他的东西来谋生。
■毛艳琴
(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
我比较向往一个老师带着一群学生领着他们读书这样一种生活。我觉得现在的孩子需要传统文化的启蒙,他们很顽皮的,甚至有点为所欲为。但是,和他们讲道理是太早了一点。逄飞曾说,孩子们读了这些书后,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我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我讲课时,班主任在后边听,孩子们还比较规矩。有一节课班主任不在,课堂秩序非常乱,我几乎控制不住了,孩子们根本不听我说话,我觉得很伤心。班主任回来后,对他们讲:“你们要安静一点,因为这个老师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你们要注意我们学校的形象。”我当时就觉得很难过,虽然我们尽心尽力去做了,但是人家并不把我们当做他们中的一分子,就好像我们是过客,来了之后就要走了,我都想要退出。但是后来又觉得,现在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人越来越少了,没有几个,就想坚持一下。再者,那些孩子还是很可爱的。以前逄飞说:“孩子身上有很多我们已经失去了的东西,或者说有我们不具备的东西”,而且我也希望能从孩子们身上学到自己身上已经消失了的那些东西。
■李德超
(北京大学英语系九六届毕业生)
孩子年龄越小越难教,年龄越小心地越单纯,就像一张白纸。同时,孩子的不确定性很大,它是一种非常活跃的不稳定的因素。在给孩子讲课时,感觉责任很重大,如果讲错,就会对孩子产生方向性的错误。另一方面,难度很大,小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小动作多易走神,没有大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课堂的把握难度很大。所以我觉得,要教好小孩子要注意二点:
1、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要对教学真有责任心,要对孩子真的有感情,没有责任心的老师不可能把学生教好。
2、要有教学技巧,跟孩子打交道时要掌握孩子的一些思维和孩子们的特点,然后去把握这种规律。
■王旭东
(清华大学法律系)
我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我们这代人的古典文化基础很差,我觉得这是一个缺陷。我自己读的古代经典也不多,我了解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古人的语言印证自己在生活中的心得体会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的。例如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对第一章“学而”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的“学”就解释了很多。实际上古人的学习就是指身体力行,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大书。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苦难是人和世界最真实的联系”,“在苦难中我们能学到更多”,心中深有感触,就是说学习是不分时间地点的,随时随处都可以学习。还有对“忠”的理解。以前老认为“忠”就是“愚忠”,可是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根据自己生活实践的体会,我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忠”是对自己做人原则的“忠诚”。有的时候,经过了一些挫折之后,再回味一下,觉得古人的话是经久不衰的。在读古代典籍时,我觉得自己对生活的体会能和古人的语言发生一种响应,它更深刻,能指引我,这就促使我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有些话目前我理解不了,但随着逐渐成长,我想会逐步地与它们产生共鸣,并理解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