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青年与时代精神”座谈会记录

 

时间:2008524  周六上午

地点:北京大学承泽园学堂东屋

主讲:逄飞   钱理群

听众:首都十余高校青年晨读义工五十余人

   

总干事:

       下面我们首先起立,为我们这次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一分钟。(全场起立、默哀)

       好,请坐。

       今天是我们学堂“学好中文,做好中国人——2008全国高校青年晨读”第二次座谈,这次的主题是“青年与时代精神”。从512号汶川大地震到今天(24号),已经12天了,面对这样的一次大地震,我们可以说是举国悲伤,是对我们整个民族、整个社会一个极大的震动,震到每一个人的心里最深处,使每一个人的爱心和亲情流淌到一起。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的汇聚,在民族复兴的时候,国家不断进步的时候,对我们整个社会是一个国民精神的洗礼,这次洗礼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上到我们的总理、主席,下到平民百姓,因为这样一件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把最近一段时间的心情、思考,我们的痛苦感受,对于自己的追问完全汇集到一处了。我们可以感受到周围的每一位朋友,每一位同事、老师,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什么是中国人;我们重新认识了我们的国家,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国民力量空前的振奋和鼓舞。这份振奋和鼓舞,打破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于制度和惯性的依赖、迷恋,可以说这次地震给了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从汶川大地震引发出来的思考来看,从汶川的抗震救灾我们感到除了政府在主导抗震救灾,同时我看到很多的志愿者,老老少少,有河北的、江苏的、山东的、海南的,利用自己的一切方式来参与抗震救灾,志愿者的精神给我们竖立了一面旗帜,使我们感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跟政府同心同德,共同来分担我们的问题和坎坷。正如总书记前天在“爱的奉献”晚会演出时讲的,胜利一定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我们可以感觉到,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在这样的一种特殊心情之下,这样的一种全民族的凝聚,将会对我们的未来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 ……

 

钱理群:

今天的题目是“当今青年与时代精神”。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原因很简单,我们所有的言说、所有的思考都集中在这里面,这是我们最渴望谈的话题。这次赈灾活动让我们对于什么是当今的中国,什么是当今的青年,和两者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青年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我在报上看到北川中学的一位高一学生,在他的日记里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变了,原来的一切都变了”。地震一刹那间,所有的都变了,我们彼此的关系变了,我们自己也变了,一切都需要刮目相看。在此之前,我们对世界,对中国,对中国人,对我们自己都是一种很悲观的、绝望的心情。但是现在,由于赈灾,我们看不见的自己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了,接着就被深深地打动了。

…… ……

这次抗灾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国民性的一面,我们民族有一种难得的坚韧性,坚韧性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体现。…… ……要是到了危难的时候,就会突然爆发出一种自救的心理,有一种强大的反弹力量,强大的自救能力,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就是中华民族。…… ……当中国社会实现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我提出四大重建:制度重建、文化重建、价值重建、生活重建。通过这四种重建,建立适合中国人居住的、合理的社会,建立起比较合理的价值,比较合理的生活。…… ……这次抗灾最凝聚人心的大概就是人的生命重于一切的理念,…… ……经过这次救灾,我们将生命作为一种基本价值,敬畏和尊重生命。…… ……生命至上,生命重于一切,要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我们要相信“生命是美丽的,活着真好”。 …… ……

鲁迅在上世纪初就明确提出了个体的概念。“五四”时期,李大钊就强调个体生命的权利,提出了个体解放思想,他就是从各种生命、意义、价值、权利讲的。…… ……公民参与是不是管理?参与是不是应该加进去?…… ……这次不同,地震发生数小时后,从江苏发出的120人和60台挖掘机,48小时之内就赶到了,这个事情震动了整个中国。还有网络的参与,这次应该说是民间非常成功的一次大规模参与。…… ……能不能构建民间社会,构建公民社会,这是救灾时候提出来的,…… ……有人说:通过这次救灾,我们能够看清楚,人与人的相互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彼此关系最本质的关系是什么?…… ……这篇文章的作者概括得非常的好,他说:每一个人的不幸都跟我有关,每次对别人的冷漠,都是自掘坟墓。…… ……孟子早就说过,“人饥自饥、人溺自溺”。 …… ……这里涉及中国传统的核心概念,就是大仁,这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 ……鲁迅说,真正的诗人是能感受到天堂的欢乐和人间的痛苦的,这种精神包含着一种慈爱的精神。…… ……前几天我与清华大学的学者讨论了一次,认为经过这次灾难,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精神境界似乎有了一些大蜕变,在此之前,我们眼睛里面考虑着自己的前景,那种感觉非常狭窄,所以就是鲁迅说的,咀嚼自己生命的小悲观,而且把这小悲观看作全部。自恋和自怜的生命境界非常的狭窄,但这一震就震出一个大境界,有无数和自己一样的生命需要自己去救助,这样生命才获得价值,才获得意义。也就是说,当你眼睛有了自己的时候,你的世界很小,当你眼睛中有了别人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大。但是这个变是要牺牲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个体验提升到一个理念的高度,就是“生命互相依存”。你要把这个变成你的信念,并且转化为义工的理念。什么叫“义工”?就是从事自己的义务。什么叫“志愿者”?它的内在理念就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人饥自饥、人溺自溺”,救人即救己,助人即助己。…… ……我们不仅要感恩中华儿女,也要感恩世界。人以仁爱之心对我,我更要以仁爱之心对人。经过这次地震的洗礼,我们更加成熟了。…… ……我认为改造中国人,就是要扬善抑恶,同时,也要使得扬善抑恶成为我们自己的自觉性。怎么做到扬善抑恶?首先是从我们自己做起,我们自己要努力做到扬善抑恶,要发扬自己内心最美好的东西,同时对自己的恶进行一种自救,所以我们传统讲的是修身养性,就是要扬善抑恶。

在我看来,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能不能做到扬善抑恶,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你自己要以最大的善意对待别人,另外一个在相处的时候怎么样以最大限度来帮助别人。对任何人,他的恶,我们得看清楚,这个人的缺点也得看清楚,否则就太糊涂了。但是你一定要看这个人好的方面,当你相处的时候你就避开他的缺点。最近我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他说: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有太多的违背人性,但是我们习惯的,而且努力的洗礼又形成一种,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搞得非常阴暗,在赈灾前我们心里很阴暗,用敌意去看待中国人、看待问题,是用恶意假设,假设问题从坏的方面去想。恶意假设,彼此都伤感情,这个有道理的,我们互相防范,对人失去基本信任,自己心里恶,也要看别人心理。自己释放敌意,释放恶意,彼此又交换敌意、恶意。这就弄得自己是活得累,活得烦,活得不快乐,以至于周围人也这样。这是让很多中国人感到悲哀。我们这个社会充满了怨,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危机问题。但是这一次救灾,给我们提供了人和人关系的另一种方式,另一种可能性。人与人可以这样相处,以最大善意对自己,不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有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要善意假设而不是恶意假设。因为人是有善的一面的,你要去挖掘他,能不能做到这样?使得热情友善对人成为人相处的一般思维方式,能不能做到?善待自己,也善待别人,就形成一个良性的观点。这样我们至少可以活得轻松点。我们志愿者必须以扬善抑恶作为我们基本的理念,善待自己就是善待别人,至少我们会觉得快乐,活得轻松。当然,这必须有智慧的。一个健全的社会就是扬善抑恶,…… ……

2008年是不平常的一年,在共和国历史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上都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

雪灾之后有很多文章,我只看了一篇文章:在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尽管我们有了许多技术装备,但是人的双手,人的体力还是最基础的,在多变的大自然面前,人的双手是最有创造性的。…… ……

未来一定是一个政府力量一个民间力量,由政府和人民一同来解决灾难的。…… ……

需要三大精神。第一个就是“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精神,或者用我们中国传统的话来说,就是仁爱精神,我认为仁爱精神将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第二个是“宽容”精神,第三个就是“承担”精神,从每一个人到国家政府到每一个部门要共同承担,在世界范围来说,中国要承担一个大国的责任。当今的时代精神在我看来是仁爱精神、宽容精神、承担精神。

因此,灾难给中国的未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我们能不能建立一个更加有人性的社会?有没有可能建立这样一个中国:就是仁爱中国、礼仪之邦、富有责任感的中国。…… ……

我觉得在这一次灾难面前,中国的青年,包括在座的各位,中国的80后让我们刮目相看。…… ……我看到香港媒体说,中国出生于80年代的这批人,不是自私的一代。这一次我觉得最可贵的就是一个民间力量的显示,并且也是青年力量的显示。…… ……你面对这样一个多难的时代,你确确实实要重新看这个世界,重新看这个时代,也重新看自己。

    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刚才说的仁爱精神、礼仪之邦、宽容。这又是一个凤凰涅槃的时代。我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讲,我们要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中国,要创造新生,创造一个新的生命,创造一个好的中国,朝气蓬勃的中国。象征着少年中国,象征着一个新的中国。重建新生活,我认为最根本的就是重建一种新的生活,背后是再造一个青春中国。

最后,我要总结,以前我说过八个字“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现在我要说成“独立、自由、批判、创造、仁爱、宽容、责任”,这是我们现代的核心。我们要开创一个新的中国,同时也要开启自己的生命,这是两回事,是国家重造和自我重造的过程。像一耽学堂这样的社会组织,这样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未来会越来越多,…… ……这几天对我们都是一场教育,我们处于逐渐走向成熟,在这10多天里,我觉得我也成熟了。谢谢大家。

    (现场掌声)

       

总干事:

…… ……通过这次汶川地震,我们有一个极大的提高,可以讲2008年是我们最艰难的一年,…… ……真的是处在一个最困窘,最艰难的点上。最深沉的,最沉重的民族共同情感。可以说,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最沉重的点上找到了一种关联,无论我们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做着怎么样的一个事情,突然跟我们整个民族,息息相关的关联,这种关联太直接,太触动人,把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上的,价值上的堤坝、硬壳震松了,这使我们自己感觉到了和人民同在的一种力量,在民族的共同情感里面我们又找到了一种心声,所以我讲这是民族的一种心声,它不仅是我们80后、90后的一个问题。今天2008年这样一种公共情感,民族共同情感的一个点,实际上是我们民族几千年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一点。这08年如此的重要,我们之前准备了太多的东西,学堂7年半的青年文化公益事业,我们有一种资源,30年改革开放的资源,100年民族救亡图存的资源,还有2000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的资源,这些资源在不同尺度,不同层面汇聚一起,我们发现自己今天已经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了,我们可能还没有组织好自己的角色,但已经处于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在这样的一个历史的视野,这样一种世界的情怀,人生的落脚,在这样一种考虑和维度之下,我们有一种资源,所有的问题,在我们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造成一种大觉醒,造成一种大坚韧。…… ……我们每一个人在彼此的守望当中,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心声,整个民族精神的重塑,整个民族心灵的开始,在这样一个最深沉的点上,我们感觉到了与我们周围的13亿人,每一个人,每一个同胞,还有与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上的每一个活过的人,与我们世世代代真正用自己的血肉生活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觉到了彼此的相连,这样的一种共振真正是我们一个民族心声,走向未来的一个起点。这次汶川地震,我们把我们观念的思考、知识的框架回到了最直接的、相互碰触到的、最温暖的人性、人生里面。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个故事,我们每个人有这样一种感动,我们的义工都说要去一线,要去救人,因为看到那些人埋在底下。14号飞机上的乘客绝大部分都是志愿者,自己带了粮食,带了药品,就直接奔赴前线。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有太多的感触。我们看到每一个人为了救助同事,自己的女儿,或者是妻子,反而没有第一时间过去救助他(她)。太多的故事……有一个小孩,最后拿了一张纸,在后面模模糊糊写了一句话,“高高的大树,静静地看”,她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对自己生命的一种美好的理解和承担。有太多的故事了,这个东西可能需要我们很长时间来发现。我们做公益,青年人的职责,青年人已经先走一步,我们这些问题都可以来丰富自己的生命。但是有一个最原始的起点,就是民族的共同情感。只要有这种现实的情感关联,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这样一种原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力量,在这样的一个点上,达到每一个人的共振,用这样的心态来建设我们共有的家园。像今年这么沉重的一年,这样深沉的时刻,我们每一个人是最朴实的,不论是学者还是普罗大众,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念书的学生,我们有一种点点滴滴的温暖,道义、良知乘以13亿汇聚起来,将会有一个无限放大的电波。这种精神家园的原始起点,我们有一种最真实、最深切的体会,这是民族心声的每一个发展的原始资源。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地体会它,包括我们传统的资源,几千年来的资源,100年的资源,如何在今年重新被认识。这是一个拐点,或者说是转折点,100年来的民族精神,30年来的改革开放忽然之间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在这样的一个崭新的起跑线上,用我们的生命所实践出来的。大家情感不断地积聚。…… ……碰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恢复到“人之初,性本善”上。这个也是我们作为青年,感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核心的、人性人心的一种心理常态,才使我们面对今天的社会发展,作为群体性的养成和改造,我们最大的一种感触就是这样“国有学,复初如常”。我写了一首诗,下面请临时救助小组的成员曾汉良,请他朗诵一遍。

 

义工代表曾汉良:

    怒吼啊!——这国民精神的洗礼!

    汶川啊!我心头的磐石!

    ——如何移开!

    ——怎能够逃!

    ——呼吸吧,大风!

    汶川啊!我命中的一击!

    ——生,在这里!

    ——死,在这里!

    ——颤抖吧,大地!

    天!

    天使我们不沉寂!

    天命我们在一起!

    咚咚的战鼓、轰轰的行列!

    深到每一颗中国心底!

    传到每一个神经末梢!

    振起!振起!

    每一个细胞的五千年!

    被撕裂的,在哀号的——

    吾国吾民!乡土乡亲!

    正生起大悲悯的情!

    正聚起大勇决的力!

    同胞啊,正肩并着肩、手挽着手,

    生死一线,共赴!

    我们伟大的新生!

    怒吼啊!——这国民精神的洗礼!

    礼敬不朽!

    不朽的新生!

    大幕从此开启!

    时代将发出光芒!

    (现场掌声)

   

总干事:

我看到一个媒体报道有一个小标题,《今天普通人知道是怎样行动了》。原初发心的感动和第一时间的行动,每个人都有一种热切的实现的愿望,和这种愿望的自己的能够成就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义工代表:

从灾难发生到现在,我觉得自己特别无力。…… ……我报了很多次名要去灾区当志愿者,都没有批。…… ……我说不出来当时有什么样的东西让我想去,我只是觉得生命是很重要的,我能做到的就是和他们在一起,尽全力做到。我确定我有一种感觉,我不去是不对的。这几天我比较自责,我在想自己能做什么?想了很多类似的问题。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做什么。我有一个特别感动的地方,13号晚上我跟逄兄交流,我想听他的看法,交流了可能很长时间,我说:我想去那边。他当时跟我说一句话让我特别深刻,这几天是我心里一直在想的一句话。我说我想去四川。他说,你有没有准确好一命换一命?…… ……这些问题不只是问题,它们需要一些行动。我们现在就要动起来。我就想,我即便只是在搬一块砖,哪怕我只是去陪伴一个难民。我从来没有发现语言是这么无力。总干事在发给我的通讯上提到有一个理念,从来到学堂以来,冲进眼睛里来的理念,“做事第一,静默为主”从来都没有这么深刻地进入到我的心里。就是实在的,就是要行动,行动,再行动。…… ……

 

义工代表:

…… ……

可以说我们需要自由的表达,我们想要自由,但是我们不清楚,我们要的自由是什么东西,我们说我们想要思想,但是大多数人是没有思想,而且我看到一些东西很多很令人担忧,比如我们很多的爱国心是另外一些仇恨的情绪支撑起来的,或者甚至有些抵触的情绪,比如说抵制家乐福,…… ……

在人性里面有很善,我们看到死了那么多人,我们想起来他们是我们的同胞,我们会悲痛,我们会努力帮助他们,这是我们人性里面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人没有把它上升到一种自己的自觉意识,很清醒地去想,任何人和我都是有联系的,而不是说我去救治,这样一种关系让我非常的担忧。…… ……

 

义工代表:

我现在想说一点,在整个文传大地震的过程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在中央电视台赈灾的场面,我看到一位女民警,她失去了十多位亲人,悲痛欲绝,媒体经常去采访她,然后让她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没有人道的事情,我们应该给痛失亲人的人更多的空间,不要去打扰他们,不要让他们再有痛苦的回忆。还有就是捐助,我们没有尊重别人,一个人他捐多少钱,这是他个人的自由,我们应该尊重他个人的权利,而不应该去非议,捐款就是传递爱的过程,这个传递爱的过程是在这种爱和自由的氛围中,而不应该像捆绑和压迫。…… ……

 

义工代表

…… ……

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要靠国家政府和民间的力量,但我感觉民间个人力量是很弱小的,要让国家发展,主要还是要靠政府力量…… ……

 

义工曾汉良:

…… ……

自己有接触“善”的朋友比较多,接触的在大家看来“恶”的朋友也不少,总觉得,学堂有一种东西,一直牢牢的在牵着你,这是一种什么东西?我觉得这是直道担当的精神,学堂里面,不论你是什么学历,你是什么背景,你来到这里学堂从来都只会问你来干什么的,很直面地问,“你能干什么?”。…… ……这是直接对心灵的一种启发,不要太多考虑想怎么做。我对老师说的民主、自由、独立,我也特别同意,但是我希望有中国固有本土的名词表达出来,就是“义”。一个就是恰到好处的意思,用力中和。另外一个就是侠义的精神,那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是遇到大是大非的时候,个人的恩怨就会荡然无存。“忠义”是其他民族找不到的,是我们特有的东西,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忠义”是这种血肉相连的,沉淀在中国人的血液里面的。我觉得这个时代就是需要有这种东西,就是需要有学堂的直道担当的这种“做事第一、静默为主”的精神。

 

总干事:

前几天,学堂来了一位日本教授,他讲“义”的观念,他说中国都解放了,还需要讲“义”吗?还要不要“义勇军进行曲”,当时好像是总理讲的,我们以前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机,最生死关头的,现在还是最危机的时候,其实过了50年之后,现在2008年了,我们义勇军进行曲,真是需要担当意识,这样的一种对生命的自觉,这样的一种直面,所以在思想上一方面要有清醒,同时要有一个节制,在心态上要有一种对人的生命,对人格的力量。…… ……我们现在还是在生死之际,还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如果说将来中国真正对世界有所贡献,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性。中国人最有可能首先成为世界公民,为什么?首先我们是处在最艰难,最生死一线这样的地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的文化层面的复兴还没有开始,我们的生活重建还没有起步,它仅仅是社会心理的一个整合的过程,是社会心理的一个调试和修复的过程,我们现实的阵痛和痛楚,实际上是我们有一种心情的,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我们才刚刚开始,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还处于生死一线,100年前是这样,100年后我们还是这样。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把100年来所发生的事情和资源真正活用,融入到里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对得起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我们今天的青年要有这样一个清醒的意识,就像我们现在唱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个“义”字,代表了一种生命的共同的关联,一种出场的方式,但是我们毫无疑义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共同的时代,我愿意看到也好,不愿意看到也好,我们这13亿人,60亿人,我们注定要共同渡过这样一个有限的几十年生命。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回到生命最简单的起点,我们可以每个人看清楚自己,看清楚共同体的一种状况,这个东西只有“义”才能产生一种最大的彼此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所以我们做公益事业,做义工,从文化的草根也好,第三部门也好,还是从民族文化的传递,或者乃至于世界公民,人类21世纪的共同困境的解决,我们怎样找到这种共同伦理、崭新伦理的生活基础,恐怕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在面对这个问题,中国在其中是最艰难的,尽管我们的资源很多,空间很多,但是我们是最艰难的。唯其艰难,我们才具有中国的意义,具有民族史的意义,作为一个世界公民的意义。在这一点看,我们用广大的天下一体的情怀,回到人的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感受上。做义工,在这种时候很多人都敞开了自己的生命,表达了一个人和更多人的关联,那么,只要你有一分心,实现你的一分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做,我们每个人都互相陪着度过。这一点我们都是彼此无怨无悔的。我对日本人讲的一句话“相逢好似初相见,到老终无怨恨心”。我们之间无论发生过多少次见面,人跟人的每一次见面,就好像第一次见面一样,一直到老,相见两不厌。大家无怨无悔,无论怎么样,能够保持生命的彼此的尊重和这样的给自己,给对方的时时刻刻的心理空间,这是我们今天一切的思考和行动的起点基础,在“义”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了有这样一种可能,“义”是对公民和民间的觉醒,也是我们内心觉醒的一个起点,也是文化传承的起点,这个“义”在今天有它太多的可以体会到实际的根本。

 

义工代表:

作为晚辈,我对于钱老师的很多东西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和体会。但是有些东西还是有些体会的,尤其是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我是山东人,在4·28胶济事件后,我很伤心,在一周的时间里面,我一直在考虑生命和死亡的问题。我觉得生命真的很渺小,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史铁生又说了,我就是我,我就是整个世界,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他是平等的。…… ……

有时候早上起来,阳光透过树林撒在身上,我觉得这真是一种生命的享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不能理解我这样的感受。…… ……我还想到,昨天晚上我们学校和一耽学堂建立联系以后,要组建一个国学社,昨天晚上是我们国学社第二次集体活动,昨天晚上的主题是探讨中国文学。我对当代文学的观点是,很衰落,但是又充满信心。…… ……现在中国文学的路在哪里?后来我引用了三句话,一个是《诗经》里面的话,也是今年两会的时候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候提到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深深地扎根在这篇土地上,我们要把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还有一个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第三句话是我们校长在全校大会上说的,“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都强调一个“新”字。一耽学堂也强调一个新字。《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作为当代的新青年,时代的责任我们已经接班了。如果说,中国新一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要把中国的文化和传统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同时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钱理群:

我有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很优秀,我们机制怎么让每个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非常艰难的地方。按道理来说,我们中国人面临的问题,可能就是世界的问题,也未必就是中国人的问题,也不一定是特别大,人是有惰性的,但是这种情况可能是一种人类的惰性,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讨论每一个个人的问题,每一个国家的问题,都是自然形成的,是多变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共同的问题。具体我没有专门的研究,一般的道理来说,可能我们遇到的问题,不仅仅只是自己的问题,我只能这么笼统的回答。

 

总干事:

…… ……现在是心里重建的阶段,还有不断的挣扎和不断的酝酿,每一件事情刺激起来以后,又不断地回到原点,不断的累积之后,尤其是08年,民众的心理还会有极大的革新和进步,不会简单地回到当初的起点,肯定会有一个进步。

 

钱理群:

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积累。我们要做的是怎么推动让它快点向前走。我们无力,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尽自己的力气使它快一点、早一点,尽管任何事情发生都有它的规律,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它快一点走路。

 

总干事:

只要我们在座的各位还活着,我们就一定可以的。

 

义工代表:

…… ……

我们对于未来还是积极向上的。在温饱之后,我们也提到了生活和制度和文化的重建,那么在救灾之后,我们如何建立一个长效的、渐进的,理性的一种制度,抑恶扬善的一个制度,我觉得这是一场灾难,这场灾难的本质,我想它的纪念意义大于它的实践意义。仔细反思一下我们能做什么呢?第一,可能在志愿的模式上,更加的巩固,让我们在政府接触的时候,民间的力量可能更高效,更有素地进行。…… ……

我们也会考虑一些问题。我们问老师,时代的一些问题该如何去解决?我们很无力。老师他们也很无力。但是他的一句话特别能够打动我们,时代的问题必须由我们时代的人来解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迷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更多的是传承,但更多的是要能解决,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时代所面对的问题,谢谢。

 

总干事:

刚才这位同学讲的话,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今天中国的事情得靠今天的人来做,还有一个我对她讲话,引申的我做事一个体会,这场地震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是,有些事情可能有些人做错了,但是我们学会了不埋怨。当我们有些信息我们不了解,没有知情权的时候,我们保持了一种开放和面对,但是不是猜忌,不是猜忌。这一点在心情上是最重要的。有很多业余的志愿者,但是我们首先,第一,不要埋怨,不会互相埋怨,这是所有的志愿者,不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第二,面对各种情况,不要猜忌,可能信息不到位,无论如何,我们没有权利去猜忌,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组织,这一点是我们恢复到今天的心情最大的教育。人性的艰难使我们感觉到了几千年来我们必须要如履薄冰,在对自己的本分,对自己的心情,有自己的时间尺度。看到一些事情,我们本着自己的道义良知,我们要去做,我们共同去努力,同时我们看到,在这里面还要有一种人性的感悟,我们需要缓慢地艰难地推进,在人性的尺度上是快不得的。这也是对每一个人,无论你代表组织、团队还是代表你自己,这都需要我们审慎地去考虑。

 

义工代表:

今天是讨论“青年与时代精神”,我就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说实话,能想得很多,大家都有很新的思想,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这一代人有一个特点,还是浮躁,缺乏一种实干的精神,我觉得我们的感情就像冬天的火,在熊熊燃烧,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感情内敛,然后沉淀变成一潭水,它永远不会流尽,永远在滋润万物,包括汶川地震的事件,刚才有一位义工说要去四川,这一次没有去成的话,以后还会有的,这一次的救援工作,包括心里辅导,也许灾区重建弄完了以后,大家会渐渐把这件事忘了,但是我们这些人自己在心里能够把一些事情记住,有一些孩子失去了父母,不仅仅是这么大的小孩,他要长大,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里会有很多问题,这次遗留下来的很多孤儿,毁坏的很多乡村学校,他们会需要我们的帮助,也许大家都不记得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再去做这些事情,反而有一种更为深远的意义,才能是真正的实干,这个才能反映一个时代,不仅仅是赶一个潮流。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四川人,不过我们家没事,我们家在川南…… ……

 

义工代表:

…… ……有一些画面很让人感动,比如说有个残疾人,乞丐捐款105块钱,这个特别令人欣慰,这是发自内心的。默哀的时候,…… ……谈到人性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思考的,我们今天坐在这儿,有自己的思考的话,也不枉这些死难者的离开。

 

总干事:

今天我们作为公民,尤其是这些年轻人,非常感谢钱老师和年轻人,这次有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就是普通人知道怎么样行动了,而且我们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很多积重难返的事情,到了今天这个时候,我们终于不能说有一种社会制度上的,但是我们有一种心理上的社会民族的共同情感,在今天可以说这是我们难得的共同汇聚起来的一种力量感,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有一个情感的起点,有一个共同情感,这是我们今天的感受,所以我们这个“青年与时代精神”讨论到最后,我觉得还是要有一种共同情感我们再去体会一下,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或者是作为五千年中华民族一分子,作为普通的青年人。

    我们发了《国歌》,现在我提议我们站起来,我们先跟着我手提电脑这个声音,稍稍找这个旋律,来感受一下。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