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人文日新  从青年起 “一耽学堂”这样弘扬传统文化(2002.04.08)

李宁

          

近一年,在北京的高校中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由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组成,每周到多家中、小学义务授课,内容则选自《诗经》、《楚辞》、《周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三字经》、《唐宋诗词》等等,这个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公益性民间团体就是“一耽学堂”。他们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个公益性组织?这些平凡的青年学子到底想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一耽学堂的创始人逄飞和宣传干事杨汝清,北京大学承泽园一隅的两间平房既是学堂的固定办公地点,也是逄飞栖身的寓所,谈话就在这简陋的环境中开始了。

办学堂的初衷

作为北大毕业的哲学硕士,逄飞在创业一耽学堂前曾在一家报社工作,但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痴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一直在思考文化的出路问题。近些年,中国文化断代现象日益严重,传统文化的淡漠导致了现在年轻人做事浮躁,没有章法,不合规矩,洒扫进退,没有秩序感,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合宜的伦理依靠,大家的道德取向、价值标准、伦理尺度、审美趋向、话语方式这些方面都普遍存在着问题。逄飞认为,现行的人文教育对于青少年安身立命的指引是无力的,要改变这种现状是他最终下决心创办一耽学堂的初衷。“而学堂起名‘一耽’表面的意思就是号召致力于文化建设的年轻人,只要拿出一点时间,耽误你一点时间为社会做些事情。”

没有校舍,没有基金,但学堂有的是青年人执著的追求和信念。2000年12月,学堂艰苦的创业正式开始,一耽学堂的“招贤榜”陆续张贴在了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和社科院。在房间里,记者也看到了这份“招贤榜”,从学堂对“义工”的要求中,可见其宗旨和追求:

⒈问学目的端正,“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忧国忧民,而有肩负民族的时代使命和世界的历史责任之自觉,务求自觉而觉他,自利而利他,尽此一生,奉献众生;

⒉修学心态开放,无预设固然之假拟,无门派路数之管见,无党同伐异之私心,无口是心非之虚矫;博采广纳,以发明天性,应机切磋,而培植慧种,使所在尽皆为甘霖雨露矣;

⒊进学次第平实,能用一段真性情,真血肉,于幽微处曲折婉转,必定彰明,在平常上煅打锤炼,好要塌实;沉潜涵咏,生动体味,平易心境,笃实践行;根基深牢,自然精进;

⒋讲学感情真挚,虽一词一言,无不发乎良知端底,既举手投足,都不忘于圣贤叮嘱;诲人子弟,传教古训,责重于天,可不慎言慎行,如履薄冰!亦师亦友,当坦诚平等相待。

连逄飞也没有想到“招贤榜”的感召力如此之大,一个月后已经有50多个博士、硕士报了名,于是一群有着共同兴趣、共同志向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他们面对传统文化不再是哀叹它的落寞,而是采取了一种积极的态度,身体力行地在做,真正去实现他们“人文日新”的理想。

方式、方法和成绩

经过一年的运作,一耽学堂也在不断地成长。据杨汝清介绍,目前学堂义工已逾300人,参加进这场文化复兴运动中的大、中、小学校也越来越多,六所小学的近60个班每周都安排了早读时间的“读诵背”活动,一耽学堂强调诵读,理论就是文章的韵律感最容易让人的内心和句子产生共鸣,古诗文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和精神,让孩子们从小感受这些东西,熟稔于胸,在熏陶中潜移默化的语言素养对将来人格的健全都有着很好的作用;在四所中学进行的传统文化专题“讲解用”活动平均每周听课活动人数已将近三千,授课超过一百余次;在几所大学还举办了十余次主题为“人文日新,从青年起”的体认传统系列文化讲座,受到了各高校同学的广泛欢迎。

记者注意到,一耽学堂的授课可以说也是基础教育的一种非常有益的辅助,学堂的教学方式摒弃了关于所讲知识的先在模式,照本宣科,而是一个相机斗法、因材施教以及和底下听众生动交流的过程。文化没有惟一性,一耽学堂的老师强调调动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比如诗的意境可以根据各人感受画出来,《三字经》的故事可以对比现实生活各抒己见,这些都是为了打破那种受工业革命影响的固定化思维模式。

同时,“一耽”的成员们在这种讲学中也更进一步触及了传统文化的核心,比如说所谓的“知行合一”,回想起学堂初期联系学校去义务授课时,人家的怀疑甚至拒绝,逄飞认为,学堂的努力同时也是对这批年轻知识分子的锻炼,人光有想法是不够的,做事才能发现自己许多的不足;再比如自身修养的提升,你能跟浑然天成的幼童之心打为一片,了解他们的每一个细微的想法,不用去管他,强压他,而是顺势来使它变化,这是需要一种很高的修养。杨汝清说,“一耽”的每一个成员就是一粒种子,我们也许会在毕业后不能再担任义工,但他投身到这里,感觉一个人义务奉献、不求索取的境界,无论未来对社会对个人,于国于民于人于己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至少传统文化的复兴在我们身上还会不断地向外发展。

在采访结束时,我不禁要对这群年轻人肃然起敬。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他们做的事在有些人眼里也许不太现实,我也看到了他们窘迫的现状,学堂没有钱,但到处需要钱,朋友的捐助已远远不够,逄飞甚至动用了父母给自己结婚曾攒下的积蓄,学堂的义工们不但义务上课、义务工作、讲课相关的各项资料费用也都自己花钱。有人愿意赞助学堂,但逄飞却拒绝了:“我现在不想拉赞助,我们这个事情还没完全做起来,要赞助很可能成为了别人的宣传工具,一耽学堂是一定要坚持公益性的,现在也许苦一些,但我们有义务引导年轻人,开一种风气,真正让青年学生了解、体会、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学堂的建设我的想法是,年轻的时候一些事想做就要去做,不要让老了再去后悔。”这群执著的年轻人让我看到了理想的力量,至少对于整个民族的文化建设他们做了一些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