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寅年
关于弘扬传统文化,关于复兴国学,我们有了太多的争论,直到现在还充满着喧嚣。然而于喧嚣之外,有一批青年人在默默地做着……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传统文化公益事业,逄飞总觉得如鲠在喉,有话要说。逄飞,是一所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的民间公益组织——一耽学堂的总干事。他是吉林人,“一耽”是他在北大读书时使用的笔名。说起一耽学堂,两三年前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但今天在北京的许多中小学里已经广为人知。
贴“招贤榜”寻志同道合者
2000年12月,北京大学哲学研究生毕业的逄飞义无返顾地辞去了工作,孤身一人四处奔走、张贴“招贤榜”海报寻找志同道合者,于2001年元旦创办了一耽学堂。
在刚刚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耽学堂已经有了一百二三十位义工,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其中有五十多位博士、硕士。
逄飞领着义工一次次与海淀区的中小学联系,费了很大劲才说服一些学校让一耽学堂的义工们为孩子们讲授传统文化课。2001年2月底,一耽学堂终于正式在清华附小、城府小学、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开课。4月份魏公村小学开课,5月份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开课……仅到2001年秋季学期,每周听课的中小学生人数就在三千人以上。
一耽学堂的“教育实践方式”,主要是通过与一些中小学校合作设立相应的课堂,招募来的义工经过面试和培训之后,直接进入课堂,讲授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授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朱子家训》等蒙学读物,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
中学授课内容主要是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按文化史(如古代乐礼、科举、称谓、建筑、文字等);文学史(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思想史(如周易、老庄、墨家、法家、太极等)。三大类编定约50种讲座,每种讲座1至4课时不等,期望能从总体上勾勒出中华文化的全貌。
截止到今天,一耽学堂已经有义工达500人之多,多为博士、硕士,都是热爱传统文化、愿意义务做事的知识分子。逄飞和义工们的行动得到了包括季羡林、张岱年等许多学者的赞扬和支持。张岱年还特地为他们题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做事第一,静默为主”
现在,在社会上有许多组织或文化公司开始关注弘扬传统文化的事业。逄飞对此是高兴的,但他对越来越多的只做秀不做事的文化活动感到忧虑,特别是对一些公司以之为名造势捞取名利感到气愤。
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公益事业,逄飞一直主张“做事第一,静默为主”。他也是这样要求义工的。
学堂创立之初,逄飞是拿着父母给他结婚成家用的钱去做公益事业的。北京大学西门外的承泽园17号里住着好多家居民,其中一家有两间屋子,那就是“一耽学堂”常年租住的办公地址。
学堂偶尔得到过一些零星的捐助,其中大部分捐助者本身就是在这里做义工的学生,以此解决了学堂的一些必要的开支经费。对于别人捐的钱,逄飞是非常珍惜的,一分一分地都花在学堂的事务上了。
逄飞自己的生活十分简单。记者就多次见他到街上买个馒头,就着咸菜成了他的中午饭。他到外面去处理私事,经常是徒步,也舍不得花钱做公交车。
一次,记者到山东曲阜参加海内外经典诵读活动,遇到了逄飞。后来听他说,他的路费是上海的一位朋友赞助他的,否则他没有路费来这里的。
有一些海外大公司企业想捐给学堂一大笔钱,都被逄飞谢绝了。逄飞认为学堂的公益事业,不能成为一些企业的助手或代言人。
“文化+公益+青年”
一耽学堂的定位就是“文化+公益+青年”,以中华文化的建设与复兴为目的,采取一种大众化的、非营利的公益方式,以广大青年尤其是在校青年学生为参与和实施主体。
按照逄飞自己的话说:“一耽学堂就是要感染我们周围更多的年轻人去奉献、去觉悟,用实际行动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未来”。
一耽学堂每周都邀请知名学者到各大学做传统文化讲座,以期对青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北师大的教育学博士生导师郭齐家老师不但多次义务做讲座,还给学堂的义工们多次上培训课。
一位义工说:“我其实是在三角地(指逄飞在北大贴“招贤榜”的地方)看到“义工”这两个字才加入这个组织的,如果说有报酬的话我估计就不考虑了,因为平时我们打工的机会是比较多的……我自己对这样的事情也有想法,而且我对传统文化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我就去做这个义工,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听到孩子们特别嘹亮的声音郎读我觉得实际上是一种享受,始终没有考虑报酬的问题,因为自己把它当成一项应该做的事情在做。”
义工们说,他们在这里也有许多收获,在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的锻炼。
他们就是用自己默默的行动感染了许多人。
清华附小的白志军老师就说:“我跟一耽学堂的联系是糊里糊涂撞上的。开始我不知道这个组织叫什么名字。以后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起做节目,到那个时候才真正知道这个组织叫一耽学堂。那时候,给我心灵很大的震动。我没有想到,像逄飞这么一个普通的人,做了这么一件不普通的事。一个年轻人开创了一项伟大的事业。”
当初逄飞为了得到那些学校的同意,“有些学校都去了20多次”,但最终也都得到许可了。谈起这些,魏公村小学的张校长说:“我理解这项事业,一个是出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一个是被义工同学的义务精神所感动。所以才答应下来。”
办学堂的动机到底为了啥?
当问逄飞最初办学堂动机是什么时,他说,“主要是对现行的人文教育有些不满”,“我觉得干这个事情挺值,挺高兴的,心甘情愿。”
当有人问他的这个学堂与学校等教育机构有什么区别时,逄飞说:
“我觉得我们学堂有几点跟我们现行的教育是有一些出入的。我们学堂的一个努力是从小学做,义务传授传统文化,它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可以说是一个补充,我们有几点不太一样。一是我们的老师都是博士、硕士、本科,我们招来的这些人第一必须是对传统文化有很浓厚的兴趣,把这个事情当成个人份内的职责,他有一种使命感,他觉得应该是他做的;第二他本人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体会和修养。这两点加到一块儿我就可以组织他们在一起做……我特别强调这一点,他们每个人来都是往这个方向努力的。”
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外面有许多争论,甚至火药味很浓。但逄飞他们从不参与在文化界和意识形态界的争论,他们觉得许多东西根子就是黄土地上的,不去争论它的好与坏,有些东西是想抹也抹不掉的,是流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的。这恰恰是他们学堂入手的起点,以市场为导向,小学生需要,老师家长也认为需要,大学生又能够做,那他们就去做。逄飞说:“这就是我们做事的态度”。
如今,他们经常要征求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意见。下面就是记者看到的一些家长提的建议:
“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继续进行经典学习,请老师能够再介绍一些相关书籍给孩子们看。”
“请发一些有关《三字经》的资料。”
“要让孩子大声诵读,其次才是释义,象唱歌一样先把兴趣建立起来,不感到负担……”
“希望老师说话的声音大点,希望老师讲的更深入。”
虽然是一些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什么表扬,但他们觉得这比表扬更令人高兴。这说明家长们开始重视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了。
而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事业,北京大学哲学系张翼星老师说:“我国文化界耆宿赵朴初、叶至善、启功、张志公、曹禺等人,曾经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紧急呼吁:抢救文化遗产,保存优秀的文化传统。他们倡议建立幼年古典学校,使一部分少年在接受一般学校教育之外,重点进行经、史、子、集古典学科的专门训练。这一倡议已得到文化界某些人士的重视和响应。1999年,有舒乙等先生创办的圣陶学校出现,又有逄飞组织的北大、清华等校一批研究生,创办一耽学堂,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经典导读。这类活动,在海外某些地域开展得更早、更为广泛。”
期待着这所坚决“做实事而不做秀”的一耽学堂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