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一耽学堂”组织的晨读活动。
北京大学西门承泽园,三小间陈旧的平房,就是“一耽学堂”了。学堂总干事逄飞说:“我们在这里已经工作5年了。”
5年之路不寻常
逄飞是沈阳人,“一耽”是他在北大读书时使用的笔名。2000年,27岁的逄飞在北大哲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后,决心“给自己找一个事”———创办一所普及国学的民间学堂。
“问学目的端正、修学心态开放、进学次第平实、讲学感情真挚”。2000年的12月21日,一张“招贤榜”出现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6所高校。短短数天,就收到了30多名志同道合之士的回复。几天之后,在北大的一间教室里,这些来自各大高校的志愿者,和逄飞一起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商讨。“一耽学堂”就此成立,逄飞自封“总干事”,意思是“总在干事”。
由于学堂是公益性的组织,成立之初,日子过得很艰苦,逄飞连父母给他准备结婚的钱都拿出来了。但最困难的还是怎样让学堂的课程走入北京的中小学,这让逄飞和他的伙伴伤透了脑筋。最后他们想出了一种“教育实践方式”,就是与一些中小学校合作设立课堂,由学堂义工去讲授中国传统文化。逄飞骑着自行车多次穿梭于北京的中小学,最终感动和说服了校长和老师。
就这样,从2001年春季开始,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的传统文化讲座和成府小学、清华附小的经典启蒙诵读终于开课。现在每周上“一耽学堂”课程的学生多达3000人。几十所小学开展了优秀传统蒙学读物的“读—诵—背”教学活动,内容涉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朱子家训》等蒙学读物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
人文日新从青年起
学堂的义工主要由高校的学生组成。他们之中很多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硕士。据介绍,5年来,学堂的国学义工累计达1000多人,授课人数达30万人次。
“‘一耽学堂’就是要感染我们周围更多的年轻人去奉献、去觉悟,用实际行动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未来。”逄飞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义工王薇写下了工作的感受:它传递给我的朋友们的是一种善良、爱心和祥和,一种责任、一种成熟和淡泊。
“一耽学堂”搭建起了一个“青年日新的平台,文化日新的平台”。2002年,学堂组织义工利用暑期到甘肃天水进行乡村教育考察,完成了针对学生和家长的“传统文化及《三字经》问卷调查”。2004年,学堂面向社会推出首批蒙学私塾授课教师,在北京文庙举行了祭孔活动。
现在,每周四和周日的北京香山公园,先在北山道暸望台,后移至平台,都会有许多市民一边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经典,一边交流感受。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的晨读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师生参与。
“从传统文化汲取养分,让当下与历史贯通;以吟哦咏唱涵育德性,让个体与大众熔融”。发动高校青年学生和社区居民,早起定点进行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已经成为学堂的一项重要活动。北京师范大学的罗容海描写晨读的感受时说:“每一次的朗读,都是和古人的一次长久而亲切的对话,那种感觉真是‘如沐春风’。”
复兴国学是大众的事
“一耽学堂”的办学宗旨是“弘扬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个体心灵;普及基础汉语,推介中文思想。”学堂成立之初,有人怀疑这种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办学宗旨能否坚持下去。但学堂不仅一年一年地办下来了,而且名气越来越响。
“关键是大众的参与。”逄飞说:“复兴国学不是几个人、几个团体的事,必须要大众都来参与,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文化、关心国学的氛围。”
“一耽学堂”得到了社会的大力支持。张岱年、季羡林、何兆年、楼宇烈、蒋庆等一大批学者应邀担任学堂顾问。张岱年为“一耽学堂”题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季羡林题赠“天道酬勤”,鼓励他们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
为提高义工们的国学水平,许多学者义务给他们授课。如牟钟鉴教授每周到学堂讲解《论语》,王瑞昌博士每周讲解《孟子》。
“我们希望把‘一耽学堂’办成全国连锁公益组织,让国学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复兴。”逄飞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多个城市的热心人士表达想与一耽合作的意愿。”
“一耽学堂”义工给小学生上国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