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悦
近两年伴着国学升温,有关国学及传统文化论战也是纷纷攘攘,论战中的专家学者不乏惊人之语。本刊选择逄飞作为采访对象,却恰恰在于他的静默和特立独行——他以传扬国学而闻名,却极少参与这类论争。“做事第一、静默为主”是逄飞的人生座右铭,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很多方面逄飞与众不同。近日记者就读者关心的和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对他进行了访谈。——编者按
相关背景链接:
逄飞,北大哲学硕士,一耽学堂创始人,一耽学堂总干事。2000年年底,辞职并联合首都高校文史哲专业博士、硕士30余人创立一耽学堂,开始面向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和社区(公园、农村),义务宣讲和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耽学堂在小学授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朱子家训》等蒙学读物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传统文化经典。
中学授课主要采取专题讲座形式,分为文化史、文学史、思想史三类,广涉传统文化的精华。
一耽学堂为民间公益性组织,迄今为止,义工人数已经超过1500人,多为热爱传统文化的教师与高校学生,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及北京十几个中小学与社区,另外还在20个省的34个农村地区开展了活动,在河北、广东等地有长期持续的国学教学活动。逄飞和义工们的行动得到了季羡林、张岱年等许多学者的赞扬和支持。张岱年还特地为他们题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季羡林题:“天道酬勤”。
记:目前,有关什么是国学及其利弊,争议很多,比如,它是一套僵死的知识体系,还是能够有助于中国时下的文化建设与人心改良?国学如何面对当代生活的挑战?等等,这类问题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听说,首先,你对国学的认识就与众不同,在你看来,何为国学,其精髓何在?你是如何看待国学的现代意义的?
逄:“国学”最近很热闹,无论媒体,还是“学者”,很多人把它当成一件事情来谈,谈出各种各样的事情。也有人把它当成一个东西来用,用作各种各样的东西,自说自话,自造自用,游戏场里真游戏,幼稚园里真幼稚。
透过表面现象,我们认为“国学热”是好的,有其积极的意义。首先它反映了大多数社会民众的一种向往和渴望,是目前阶段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共同共通的心理氛围的反映,它不是某些个人、小圈子或所谓的某种“学说”、某个“学派”及其“代言者”来开动、指引的。
我想起清末报人、国粹健将邓实先生的一句话:国以学而存,学以国而昌。我赞成这句话。国学之提出是应对于西学的,那个时候,国不国,学不学,中国被西国打压至极限,中学被西学排斥到极限,家园零落,生民涂炭。在此极端危机的时刻,各界志士均忧愤满怀,必欲挽狂澜之即倒,扶大厦之将倾,有变旧图新实干救国者,也有整理国故反思学问者,其心情真切,其行动觉醒,故虽彼此不同甚至差异极大,但都可谓见地实在,指示根本。邓实先生在“国”与“学”关系上的看法就是如此。
所以,“国学”非重在讲“学”是“一国”的“学”,也非是重在讲“国”是“一学”之所为的“国”,“国学”是“国”与“学”本有层面的双向关系,“一学之国”,“一国之学”,都已偏离事实了。我们应考察其间的关系。
国学一词,表达了在那个亡国灭种的艰难时代里,志士良知对个人生命、族群生命以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深沉广大的情怀,表达了通过“强国强学”而找寻生命家园的强烈愿望!也就是那句话:国以学而存,学以国而昌。
所以,“国学”其实是提供了我们反思自己的一个崭新维度、崭新空间,它孕育出的应是21世纪民族复兴中“强国强学”的情感和志向!
目前的国学活动比较单纯侧重在其宣传力、影响力、鼓动力上,往往忽略了国学概念提出之初的一些历史语境和真实含义。同时,没有思考它的现实的活的形式;把它当成了一个物件,一个不需要反思的、死的物件来摆弄,这是不对的。
文化的某些声音纷纷扰扰,大多从观念到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学派到学派。我的感触是,讲文化必须讲事实,而人的世界的最基本事实就是人的事实、生命的事实。中国文化是讲境界、有力量的,只有讲生命才有境界,只有讲人格才有力量。这是中国文化的落脚。
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就是让一个人成为好的人,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家庭的生活安排好,为民众、为国家能够尽职尽责。这些话说易做难,要很长很长的过程。虽然如此,有许多的煎熬和磨练,可是,它又很简单,因为,它总是不离开人讲话,总是不离开活着的人说话。所以,我一直体会,文化是动态的、活的、现在进行时的东西,真实的和好的是永远的现在进行时!现在我们提出的“与时俱进”,正是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
养成现时代人的生命人格,是大家最为关心盼望的。我们古代的资源和近代的资源也是丰富的,有文字典籍方面的,比如《论语》等。也有在具体生活中世代流传下来的,以各种方式来表现,如民间的语言和民间的祭礼、生活交往的礼仪,还有风俗节日等等。
我们的现代其实也是在不断地创造着积极有意的新鲜资源。
目前国学热的现象,实质表达的是对崭新生活的实践要求,它需要大众的参与,共同的成长。我们学堂有个提法:山高水长,一路同行。民族的复兴,是民族的生命共同体的复兴;现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形态正是处于觉醒萌芽的状态,在以群体的方式寻求着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
记:你认为普及国学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在中小学应试教育压力很大、大学技术、技能教育为主的情况下,国学教育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效果最佳?
逄:首先,国学应当是全民的教育、终身的教育,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当。实施方式是从中小学普及与基础的工作入手。我们从实践经验出发,总结出的一些做法,或许可以厘清普通观念中的模糊、误解和偏差,重新提出真实和有效的问题。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全民文化建设和全民德育建设,只是它的问题和矛盾集中体现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基础教育应不只是从教育的高度而且更应从文化的高度来考虑改革。国学教育人从小抓起,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现行小学语文教育只重在“语言”和“文字”的层面而忽略了“氛围”和“语境”的层面,语文是必须而且只能活在“文化”当中的,只有在“文化”中,才会有体悟与领会,才会有传承与创新。“文化”是历史的和整体的,我们不能片面地和功利地对待,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实际上应是基础语文教育开展的主要背景和主要资源。
道德预期也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是文字的亲近和熟——母语教育。对母语的亲近,第一个是语感语境,境境相通之后,才有思想,才能出现中国的活的东西。如果没有语感语境,传统文化在思想中出现,还是没有生命的东西。真实的感受、生命的东西最重要,无论对于大人、小孩都一样。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引入古文原典并不存在社会成人所设想的语言障碍,相反倒是语言从根基上的自然生长,学龄儿童的意识状态和记忆能力极端反差,一弱一强,正与古文的言简意赅相应适合。
学龄儿童的学习兴趣其实与学习内容无直接关系,而主要在于授课方法,也就是在于教师的素质。早期的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声音的模仿、跟读、默读、朗读和诵读来进行的,并借助字形记忆得到强化;读诵是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培育的起点与根据,也潜在地约束和保证知行的合一。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的核心,其主要形式是以具体史实和典型人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召青少年,而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提供了丰富事例。
记:你讲过,国学或者传统文化中一些教育思想值得今人学习,具体而言,它们对你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思路有哪些启迪?
逄:古代的许多大教育家,都是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大家、生命的大家,才是教育的大家。我们现在却往往把教育的问题等同于专业的问题、技术技巧的问题了。可谓大谬大误!
对生命整体感的追求是古人的高明之处。我觉得,谈教育,就要谈到人,谈到人的生活、生命,不谈人和人的生活、生命,我们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看清教育。因为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使人成为人,人像人一样地活着,都是为了建设一条人走的道路,是要使他的生活是人的生活,他的生命是人的生命。
这个过程就是觉醒的过程。觉是觉悟,看自己明明白白;醒是醒来,看周边清清楚楚。几千年来人类就是在往这个方向努力。有自觉的努力,也有不自觉的努力,有的时候主动些,有的时候被动些。
这种自觉而又主动的努力,就构成了教育——一切有目的的教化、教养、培育、养育的过程。
前边我们说过,教育就是要使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愚昧,不糊涂。知道怎样地过生活,怎样地安排生命。一个教育能够这样,我们便称之为好的教育,反之,便是坏的教育。
如此来看,要想对一个人发生影响,根本就在于影响其人生的观念,影响他的生活、生命的态度。
若要使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发生变化,我们就得从里外两面同时着手:里面的生命的提示和外面的生活的养成。
生命的提示是指通过对历史上圣哲伟人的学习和体认获得生命的确证和根据。生而有命,生在命中,生命不是飘荡无根的,它的根可以在它的历史形态中被发现和观照。
养成生活是指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风土人情等生活的点点滴滴上做功夫。活为时事,生化其中,生活总是具体丰富的,它必然是在当下的现实情景中被呈现和发挥的。
对教育的定位必须在生活、生命之根本层面透显出来。目前问题是教育受到很大关注,人们又往往只把教育当成了生活的一个方面、生命的一个片段,变成了一个特定领域的问题呢?能越出这个局限的,真是少之又少啊!
教育者应当思考:我们要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度过我们的生命?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不明确,教改就会出偏差,就会只在教学细节上打转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古人强调,知与行统一,而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的生命理念是经常脱节的!这是最吃劲儿的地方!这是教育的核心!生命落实到生活!生活成就生命!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教育!
记: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国学”或者说传统文化,你自己是不是也有所取舍,比如对于“三纲五常”之类人们通常称为糟粕的东西,你认为应当怎么样鉴别和对待它们?
逄:传统文化的核心实际上是在“为人做事”里面,它集中表达在经典里面。古代的文化典章和蒙学读物主要的是在“育人”的方面,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德育,是素质教育和修身教育。其中也有糟粕和不合时宜的东西,但它的含量和负面影响并不是像过去我们说得那样大。
通过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感受方式。对于那些诸如三纲为常之类的东西,如果我们放在当时的语境来看,就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学习国学,并不意味着泥古不化,死守教条,而是培育一种对于祖宗、先人的温情与敬意的态度,他们是我们的高端生命。换句民间通俗的话讲,就是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通过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根基所在,没有对于生命的“根”的感觉,生活难免躁动而零散;没有生活上的养成,生命难免不晦暗而幽隐。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文化与历史形态中发现和观照生命的根,我们自己就不再是飘荡无根的了。
我说,走老路,是可以做新人的;老路可以接着走,做了新人,走的路既是老路也可以说是新路;
我们可以通过学问,找到自己此刻的生命。
路,是人走过的;老路,是老人走过的……
有人,就有路;有新人,就有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