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广播》:一耽学堂,艰难行进中的理想(2006.12.01)

主持人:通过诵读传播文化,通过文化传达积极、和谐生活的理念,这是民间公益组织一耽学堂追求的目标,不过,这样理想化的目标在现实的环境里也很容易受挫。从创办时的一个人到发展中的一群人,这个理想在遭遇种种困境之后,如何坚持?今天的记者视线,请听新闻广播实习记者许丽贤的报道:一耽学堂,艰难行进中的理想

(音响)一耽学堂香山晨读

1126号上午9点半,香山半山腰平台,山风呼啸。五个人围成一圈正在诵读《蒙学经典》中的《弟子规》。深入浅出的诵读内容吸引了周围很多爬山的人围观,也有不少人加入到诵读的队伍。

(音响)一耽学堂香山晨读

这次诵读活动的负责人王军丽是一位公司白领,她告诉记者,他们五个都是义工,来自一耽学堂,这是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旨在向人们开展免费的传统文化普及,香山诵读是它的固定活动之一,但这样的活动被人们接受总需要一个过程。

(采访)很多人由怀疑到参与,某次一个老太太怀疑其为医托等。

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个体心灵,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正是一耽学堂组织之初打出的旗号,但要实现又是何其难哉。

1123号下午,阴,寒流来袭。在北京大学承泽园一间始建于康熙年间的红砖黑瓦的平房里,记者见到了一耽学堂的创始人逄飞,一只肥白的狸猫对记者颇为警觉,然而面对逄飞,却颇为坦然。

(采访)逄肥与猫对话

逄飞说,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培养,自然不仅仅是与猫,更多的来自人与人的交流。200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后,他创办了一耽学堂,希望通过文化的传播和建设使人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和自信,进而净化人的心灵,传统文化仅仅是一个切口。

(采访)引用朱熹的话说官学教育师生相见,漠然如行路之人。不同于学校教育,要深入生活,美化人的日常生活。

直到现在中国还没有第二家有类似宗旨的民间组织。六年来,一耽学堂的影响范围从北大扩展到北京十几所高校,又随着义工的流动播撒到全国不少城市,义工数量也从少到多,从流动到逐步固定。

(采访)介绍现在的情况

提起这些,逄飞一脸满足,不去想当初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辛苦,当初他们诵读被质疑为追捧读经热,义务讲授传统经典被拒绝。而今,已经有北京的一些社区愿意提供场地,来供学堂开办免费讲授课程的义塾。

(采访)以前被质疑。。现在情况好多了。。河北已经开办了一所义塾,几个城市也有了一耽工作小组,在北京劲松、方庄等地,有人洽谈,邀请他们过去开办义塾。

有媒体评论说,历时六年,一耽学堂终于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时至今日,这个民间工艺组织依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逄飞说,一直以来他试图成立社团寻求法律身份,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银行账号,才真正有利于学堂真正发展。

(采访)跑了很多次,到现在依然无果。还没有灰心,要多试,这样有利于发展。

但显然,这些进行得并不顺利。社团要到民政局注册,就必须有一个主管部门,一耽学堂曾经联系过北京市的几个局,要么人家说不对口,要么没有回音。至今一耽学堂只有方形的拓印,没有圆章,这就无法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法律意义上的对外交流和合作。

(采访)义工流动到各地,当地要求开办,但因为没有身份,只能与当地共青团等组织挂靠;更多的时候因为无法挂靠作罢。义务做好事,依然难开展。

名不正则言不顺,由于不算正规的社团,它无法约束团员,目前,学堂的老师都是经逄飞一手培训出来的义工,大多是北京高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香山诵读的负责人王军丽就毕业于北京大学,她工作繁忙,能坚持下来源于她对学堂有很深的感情。

(采访)就象一个家,人与人关系融洽。很多处事处世原则来自这里。在这里,不功利不焦灼,能够对抗自己内心的虚无。

王军丽在学堂已经四年,很多与她同时加入的人都已经离去。因为是义务性质,义工能坚持多久都是自愿的。逄飞认为,如果学堂能有实力为义工提供基本的经济补贴,也许义工流失的速度会减慢。但,钱,显然不是小问题。

到现在为止,一耽学堂一共接受社会捐款30多万,在逄飞接受采访的小屋里,记者环顾四周,大到一尊孔子塑像、桌椅板凳、小到香案茶杯、甚至门口上一耽学堂的匾额,都来自社会的捐赠,入不敷出在这里,已经是一种常态。

(采访)逄飞父母给的成家的钱投入。日常开支不小,经常眼看下个月交不上房租。而之所以这样拮据,并不是因为缺乏赞助来源,已经不下200个商业机构提出可以赞助一耽学堂,条件是在学堂的活动里要附加一些商业元素,与此相较,逄飞选择固穷。

(采访)担心活动变味,不少民间工艺组织败在这一点。重点是省钱,冬储大白菜买很多。小唐吃怕了。

逄飞所指的小唐,是一耽学堂两名专职工作人员之一,2001年加入学堂,处理账目和日常琐事。在此之前他在家乡有一份令人羡慕得好工作,现在他每月支取800元用以糊口,时已初冬,他里外套了56件春秋的衬衫和秋衣。他为什么要留在这里呢?

(采访)之前状况很好,国企,觉得需要学习传统文化,一直留在这里,家人劝说过,自己也曾因为营养不良大病一样。在这里学到的东西能受用一生。

所有的问题都是现实的,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无法一蹴而就的解决,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良好的耐力。不过,留下来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逄飞说,在创办一耽学堂之前,他曾经专程去拜访季羡林老先生,老先生一席长谈让他至今唏嘘,也鼓舞他一路到今天。

(采访)先生联想到了五四青年,奉献自己去照亮别人,可能会遇到很多困苦,但这是一件好事。

路是走出来的,慢慢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问题会一个一个解决,一切会好起来。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