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网》:把根留住——记逄飞和他的一耽学堂(2001.06.06)

李春晓

 

初见逄飞,正是一耽学堂草创最艰辛的时候。那时他住在北大西门外租来的一间平房里,高高大大的一个人也因连续的奔波操劳而憔悴不已。逄飞告诉我,他是一耽学堂唯一的一位全职工作人员。

做一个全职的一耽学堂人,也许意味着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太多酸甜苦辣。对于北大哲学系毕业的逄飞来说,作出这样的选择首先是源于内心的极大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当感觉很快乐的时候,我就做了。如果你认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是有价值的,那么就应该在人生中为之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否则就是对自己的背叛——这就是逄飞简单的人生理念。于是,他辞去报社的工作,失去了一个月上千元的生活来源,却赢来了对自己人生彻底的主宰。

作一颗铺路石

建立这样一所公益性学堂的想法并非偶然,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民族复兴的理想一直沉甸甸的压在逄飞的心中。他意识到,民族复兴首先需要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这已是我辈年轻人责无旁贷的担子。

于是,一批对传统文化有思考、有理解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他们来自北大、清华、民大、人大等各所高校,有博士、也有本科生,无论是学数学、学英语,还是学中文的,他们都怀着同样的抱负-在自己的学习体认之中达到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净化个体心灵的最终目的。

用逄飞的话说,他们这一代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最大的缺陷就是先天不足-传统文化的根基不深,国学涵养浅,因此很难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找到一个支撑点,在价值取向、审美模式上也就随之存在着种种问题。正因为此,他才强烈的感觉到传统文化延续的必要性。我们这一代出国学圣人的可能性是没有了,但如果我们踏踏实实的把铺路石的工作做好,相信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在下一代人那里可以实现。

逄飞说,当下的教育体制对于人文学科的教育而言,无论是在教材选择、教学方式上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方面。 师生间不再有过去那种良好的感情,教授方法千篇一律,而学校选择最原始的古文读本也很少,不能让学生和古代文化发生最亲密的联系。这时,面向民间,以古文经典读物为依托的一耽学堂就可以发挥对当今教育制度十分必要且有益的补充作用。

来一耽学堂教书的人并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学历,但是对传统文化却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哪怕是对某家某派某篇有切身体悟者,都有资格加入。一耽学堂所倡导的不仅仅是广博的讲学精神,更是经典文化的民间心态。逄飞说,真正的思想应面对生活的全部,面对整个时代背景下各种阶层和生活方式,而不是局限于对特定的人在特定场合下说出的固定的话。就是在这种种具有特异性的思想中,才可能升华出最精英的思想。

快乐之外

学堂建设之初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逄飞的传呼常常一天响二十多次,传呼一响,他就得骑着车往公用电话亭赶,有时在电话亭一站就是两小时,常常疲劳不堪。整天在北京寒冷且浑浊的空气中跑来跑去,给逄飞留下了到现在都没好的气管炎后遗症。经费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月400块钱的房租对于辞掉工作的逄飞来说,并不是笔小数目。初建时的费用如复印费、车马费、复印费大都都是逄飞自己掏钱,许多支持学堂建设的朋友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那时逄飞联系事务时用的电话卡,讲话累了时含的润喉片都来自支持学堂建设的朋友们。直到现在,他的许多好朋友每月都还从并不宽裕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支持一耽学堂。就这样,在大家的呵护下,一耽学堂渡过了草创时最艰难的时光。

刚开始时,一些参加的义工并不是很了解他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清华的一批义工,刚开始时满腔热情,但刚上几次课,发现小学生不听话,顿时很有挫败感,就开始打退堂鼓了。看到这种情况,逄飞专门在清华开了一个义工大会,和他们促隙而谈,聊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聊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的复兴。更重要的是,他向大家明确了一耽学堂老师们的使命-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下一代青年的心目中生根发芽。一场会下来,逄飞的嗓子虽然冒了烟,但看到大家对工作都恢复了信心,却让他心理一颗重重的石头落了地。 

通过近半年的努力,一耽学堂现在已经吸收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120多名在校学生其中有40多名硕士博士。从今年二月起,他们就开始在清华附小、成府小学、魏公村小学、北师大实验小学上课,在清华附中、人大附中、八一中学则每周举办专题讲座,讲授古诗文,经典启蒙读物,如《论语》,《孟子》等等。得到了校方和学生热烈的反响。

不仅仅是育人

其实加入一耽学堂也就是一个自我修行过程的开始-逄飞这样说道。其实让大学生,或者更多的年轻人形成自我反省,对传统文化再认识、再学习的风气也是学堂的初衷之一。生命必须进入公共的生活方式才成其为生命,同样,思想也只有互相交流才成其为思想。

他们走出的第一步就是在各高校成立学习传统文化的社团。如现在已经在人大、民大成立的晨读社,就让许久以来错把读书当看书的学子们有机会重新放声诵读古代诗文,感受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现在每天清晨,如果你漫步在这些高校的校园中,耳边就会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在静谧的清晨奏响了一曲优美的乐章。

逄飞说,传统文化要叶茂,首先要在人们心灵中最原始的地方深深扎根才行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颂读,就是因为声音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一种源泉。朗诵可以给人们感知世界带来强烈冲击,让人最直接、也最强烈地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精髓。这一点仅仅靠文字是无法办到的。

同时,一耽学堂还在高校中开展了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在清华举行的第一讲高山流水-古琴欣赏及漫谈,邀请来了北京古琴研究会的理事长陈长林先生。他以演奏加讲解的方式,为学子们带来了古琴欣赏的精彩体验。紧接着的第二讲又迎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79岁的吴小如先生,给大家讲述他幼年学习古诗文的点点滴滴,使在座的同学无不感受到基本功扎实的重要。人文日新,从轻年起,更多的年轻人通过一耽学堂走进了中国古典艺术幽雅的世界,也走近了自己的文化根脉。

小小的铺路石担当起了弘扬传播经典文化的重任,逄飞和一耽学堂的同仁们也从此走上了这条不悔之路。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