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网》:“新新”向荣的一耽学堂(2001.09.18)

李春晓

 

爽朗的9月,一耽学堂于探索中不断前进。新的学期,他们也迎来了传统文化建设一个崭新的开始。
                              
新的硬件

一耽学堂的办公室更像是一个古典的栖息之地。耳中传来的是优雅的古琴声,书架上陈列着的是《论语》、《孟子》,《道德经》,招待客人的是一碗碗朴实的大碗茶……

经过半年多居无定所的日子,一耽学堂终于在北大承泽园里找到了自己的。这意味着学堂有了自己固定的办公地点,以前困扰着大家的一些问题如电话、上网等现在终于得到了解决。

毕业于北大哲学系的一耽学堂主持者逄飞介绍说,随着学堂的不断壮大,会越来越向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所以一个固定办公地点的需求也就日益迫切。这样无论是对于学堂内部的事务管理和义工间的交流都是莫大的帮助。
                            
新的力量

张志华的到来无疑给了由逄飞肩挑重担的一耽学堂一份坚强的支持。作为学堂的第二个专职人员,他一来就踏踏实实的做起了繁杂的日常工作。志华就住在一耽学堂办公室旁的一间隔间里,每天从早上七八点一直要忙到十一二点,从接电话到去各个学校贴广告,所有的外联和内联事务都要负责。每个月600块钱的收入在北京这样高消费的城市实在不高,而且志华还要负担弟弟读书的学费。但复兴民族文化的理念在他的心中却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他无悔地留了下来。
                         
新的输血方式

资金缺乏无疑是一耽学堂运作最大的后患。它最初的建设经费都来自逄飞自己的储蓄、家里的支持、以及朋友们陆陆续续的赞助。不过这些零散的资金对于不断壮大的一耽学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怎样创造出一种自给自足的输血方式,满足学堂建设的需要是大家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到企业中去讲授传统文化”——这是学堂提出的一条新的生存方式。这并无悖于学堂传授经典文化的初衷,又可以继续保持学堂在中小学的义务教育的优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目前,一耽学堂的老师去企业教书后所得的收入都会取出40%作为学堂的建设基金。
                          
新的工作模式

新的学期,一耽学堂会扶助各高校的社团工作,举办人文日新,从青年起的首都高校大型传统文化讲座,来发动在校青年学生的文化热情。同时,一耽学堂还会把古文化的传授工作深入社区,根据暑假在清华社区的工作经验,把这条新的路子继续下去。

学堂内部的义工之间将会举行定期的座谈,让学有心得、有心得的的老师互相沟通和交流,对他们个人的心性修养和教学工作都会是有力的促进。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