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您有多久沒有誦讀這樣的古文了。北京有這樣一群年輕人,四年多來他們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定期在學校、社區甚至公園等公共場所義務講授國學知識,帶領大家朗誦經典篇章。他們分文不取,目標只有一個,喚起人們對國學傳統的關注與熱愛。
這項運動的發起人名叫逄飛,一位熱衷國學的年輕人。2000年,27歲的逄飛從北大哲學系碩士畢業,決心創辦一所普及國學的民間學堂。逄飛將自己撰寫的“招賢榜”張貼到北大、清華等各大高校。沒想到,僅僅數天,就收到了30多名應徵者的回復。2001年1月1日,在北大的一間教室裏,這30多位來自各大高校的志願者,和逄飛一起,就學堂的宗旨、目標、現實操作的可能性等問題,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討論,“一耽學堂”就此成立,逄飛自封“總幹事”,意思是“總在幹事”。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裏,逄飛騎著自行車穿梭于海淀及周邊地區的中小學和社區,飽嘗了閉門羹和冷板凳的滋味。在很多人看來,在如今這個時代,一字一句的去研讀古文,實在是一件太無必要的事情。但逄飛的執著和真誠,終於還是打動了一些人,2001年春天來的時候,一耽學堂和它帶來的朗朗讀書聲終於走進了海澱區的幾所中小學。學堂教(音:焦)學,分文不取,經費是一大困難,逄飛把母親為他準備的成家用的錢拿來租房子、裝電話、印製免費讀物。最困難的時候,連吃飯都成了問題,逄飛便到大學裏給人兼職教課,到報社打工,但無論多麼困難,逄飛辦學堂的癡心卻始終未改。
學堂成立之初,有人預言,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一耽學堂”撐不過三個月,但學堂成立至今,快5年了。在逄飛和同伴們的努力下,一耽學堂流動義工累計達1000多人,授課人數達30萬人次。由一耽學堂發起的晨讀活動在北大等高校開展得有聲有色。復興國學思想,重視傳統文化,在現今所謂反傳統思潮、全球化思潮的衝擊下,光提倡已是遠遠不夠了,逄飛和他的一耽學堂告訴了我們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身體力行。
字幕:做事第一,靜默為主——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