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及工作将是长期、逐步的,有三个层面作用:文化建设、生活建设和心理建设,是目前文化工作中最根本和最有生命力的工作,普及工作是时代的需要、大众的需要。
2、 我们所讲的复兴,不是儒学的复兴、佛学的复兴、道学的复兴,不是哪一家、哪一派的复兴,而是人的复兴、民族的复兴,是一个悠久历史民族现时代生命共同体的复兴;我们要找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系统”形态之前、之先的东西,这个是儒释道共通共许的东西,也是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相互一致的地方,也是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可以彼此理解、互相印证的原点。哪里能找到这些呢?在今天的社会和人群生活中!
3、 目前“文化热”“国学热”有虚热、躁热的倾向,再这么热下去,就会发高烧、说胡话了。我们要引导它“着陆”,从天上到地上,到基层百姓生活。
4、 学堂从来没有讲过“推广”这件事。我们是学习、体认和普及,六年半就是学习、体认和普及这样过来的。事实上,最大的问题是五千年的东西我们自己没消化好,搞出很多糊涂账,思想浅陋、不解放,急着到处卖,想凭此一家拯救世界,这个不好。
5、 今天中国文化,不是“教”的问题,而是“学”的问题,“学”的现实基础和前提是“行义”——做义工、做公益。
6、 文化人或者知识分子首先要有对于自己的深刻的“现实自我批判意识”,不是观念中的,而是实际的与社会大众真心的生活,一块的努力,要动真格的,不要论者,要行者。
7、 文化不能搞成“思潮”、“运动”,不能搞成“宗派观念”“学理争辩”,要与社会发展同步,内化于社会结构有机体,要符合百姓生活需求,从教育改革、语文教育改革开始入手。
8、 现在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是“国民教育”、“大教育”,实质是“教化”的问题;在“教化”的层面更能够看清楚一切目前教育问题的定位、思路,找出有益的前进方向。
9、 “教化”是“自我教化”,全民族的,生活本位的,日常伦理的。
10、 目前文化工作,主要是在社会心理调适阶段,包括社会心理修复和激活等等,这是普及工作的现实意义。
11、 这是一个新的社会发展事业,以公益建设文化,用文教引领公益。有公益的心态、平台和制度框架设计,文化事业就会是有活力和充满希望的建设性事业;有文化的主体自觉、境界精神和道义良知实践,公益事业就会是有方向和社会效益最高的公共性事业。
12、 学堂定位在:文化+公益+青年。摸索一条以青年为主体带动社会各界参与的文化公益事业,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总结了几条原则、发展战略和工作方向等。基层教化刚刚开始,万里长征第一步。见《一耽学堂六年半基层文教普及工作介绍和经验总结》
13、 文化工作是为社会发展、民族进步服务的,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世界舞台和世界背景的,作为文化普及工作者要有世界公民的情怀和人类历史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