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儒联召开儒学普及会 总干事与会介绍学堂经验

【本站讯】由国际儒联主办的“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于69日到11日在北京举行,总干事逄飞受邀代表学堂参加会议,并围绕“普及工作定位”和“基层教化”介绍学堂六年半以来的历史和经验,同时对文化公益事业的基本内涵、形式与内容、发展战略等详细阐述(发言摘要见附件),学堂的一线实践和先进理念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的高度赞同和积极关注。

 

叶选平、杨波、刘忠德等国际儒联主要负责同志与数十位专家学者一起,就儒学的当代价值、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大力推进儒学普及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会议指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 ,需要我们在加强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要做好普及工作,使传统文化为普通大众所了解、所接受。研究和普及犹如车之两轮,不可或缺。从某种意义上说,普及尤为关键。如果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走入社会大众中去,研究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停留在学术殿堂里。

 

当前的国学热对普及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的普及工作基本上是民间的、分散的、自发的,缺乏理论与学术的引导。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的有识之士以及各地的一些孩子家长,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层次上,做了很多普及性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他们很少有相互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解决难题的机会。

 

国际儒联表示,将以本次会议为起点,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与社会各界建立和加强相互联系,推动普及工作健康、广泛、持久地开展。

 

本次会议的召开,表明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及民间力量正逐步整合资源,加强文化普及工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青年文化公益事业仍需我们不断努力!

 

附:总干事发言摘要

 

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一次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上的

发言摘要

飞(一耽学堂总干事  2007-6-10

 

1、    普及工作将是长期、逐步的,有三个层面作用:文化建设、生活建设和心理建设,是目前文化工作中最根本和最有生命力的工作,普及工作是时代的需要、大众的需要。

 

2、    我们所讲的复兴,不是儒学的复兴、佛学的复兴、道学的复兴,不是哪一家、哪一派的复兴,而是人的复兴、民族的复兴,是一个悠久历史民族现时代生命共同体的复兴;我们要找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系统”形态之前、之先的东西,这个是儒释道共通共许的东西,也是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相互一致的地方,也是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可以彼此理解、互相印证的原点。哪里能找到这些呢?在今天的社会和人群生活中!

 

3、    目前“文化热”“国学热”有虚热、躁热的倾向,再这么热下去,就会发高烧、说胡话了。我们要引导它“着陆”,从天上到地上,到基层百姓生活。

 

4、    学堂从来没有讲过“推广”这件事。我们是学习、体认和普及,六年半就是学习、体认和普及这样过来的。事实上,最大的问题是五千年的东西我们自己没消化好,搞出很多糊涂账,思想浅陋、不解放,急着到处卖,想凭此一家拯救世界,这个不好。

 

5、    今天中国文化,不是“教”的问题,而是“学”的问题,“学”的现实基础和前提是“行义”——做义工、做公益。

 

6、    文化人或者知识分子首先要有对于自己的深刻的“现实自我批判意识”,不是观念中的,而是实际的与社会大众真心的生活,一块的努力,要动真格的,不要论者,要行者。

 

7、    文化不能搞成“思潮”、“运动”,不能搞成“宗派观念”“学理争辩”,要与社会发展同步,内化于社会结构有机体,要符合百姓生活需求,从教育改革、语文教育改革开始入手。

 

8、    现在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是“国民教育”、“大教育”,实质是“教化”的问题;在“教化”的层面更能够看清楚一切目前教育问题的定位、思路,找出有益的前进方向。

 

9、    “教化”是“自我教化”,全民族的,生活本位的,日常伦理的。

 

10、              目前文化工作,主要是在社会心理调适阶段,包括社会心理修复和激活等等,这是普及工作的现实意义。

 

11、              这是一个新的社会发展事业,以公益建设文化,用文教引领公益。有公益的心态、平台和制度框架设计,文化事业就会是有活力和充满希望的建设性事业;有文化的主体自觉、境界精神和道义良知实践,公益事业就会是有方向和社会效益最高的公共性事业。

 

12、              学堂定位在:文化+公益+青年。摸索一条以青年为主体带动社会各界参与的文化公益事业,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总结了几条原则、发展战略和工作方向等。基层教化刚刚开始,万里长征第一步。见一耽学堂六年半基层文教普及工作介绍和经验总结》

 

13、              文化工作是为社会发展、民族进步服务的,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世界舞台和世界背景的,作为文化普及工作者要有世界公民的情怀和人类历史的眼光。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