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午报》:晨读活动与奥运志愿者精神(2008.8.17)

 

 

 

  

有人说,2008年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其实,志愿者的微笑何尝不是奥运会永恒的名片?奥运志愿者以世界公民的立场遵循和传扬公共精神和共同价值,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直接体现……” 说这话的是一耽学堂的总干事——逄飞。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为了倡导奥运志愿者精神,他为此付出了7年的光阴,而且,他已经把这当成了终生的事业。

去过一耽学堂的人,可能都会在北大校内外转上几个来回,经过多人指点才能找到那里。虽然一耽学堂藏身于北京大学西门外承泽园极简朴的两间平房内,但其弘扬传统文化的名声却远近闻名,甚至传扬至异邦。

说起如何看待奥运志愿者精神?学堂创始人逄飞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每一个志愿者都是世界公民,奥运志愿者精神应该是立足公益、定位义工,包含和谐进取、开放自新、爱国奉献永远的人文奥运内涵。这是他以及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希望的目的地。

志愿者精神和一耽学堂

说起逄飞倡导的奥运志愿者精神,还得从一耽学堂说起。

今年33岁的逄飞是沈阳人,从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后,本来有机会赴德国黑格尔档案馆读博的他并没有选择和大多数学子相同的前进方向,而是为了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放弃了可以预知的前途。从2000年开始,他在北大的未名湖畔租了一间老房子,在季羡林、张岱年等老先生的鼓励下,创建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一耽学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逄飞开始招募义工并提倡义工精神(他认为义工是志愿者的升华)。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更是对逄飞的一个鼓励。他认为,这是国人共庆、一个民族终于站在世界舞台上,通过奥林匹克体育的精神来表现自己的时候。所以,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觉地为国家、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他选择了在一直做着的倡导传统文化事业中继续挖掘奥运志愿者精神,并一直为此准备着,努力着。

2005年,北京奥组委在为奥运会中如何使人文奥运和志愿者得到很好结合的会议中,邀请对中国文化以及志愿者精神有着深刻领悟和经验的逄飞出谋划策人文精神和志愿者精神、义工精神结合起来,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寻常百姓中,通过民间自发、自觉、自愿地实施到社区、公园和街头巷尾,去营造一种国民性的改造,打造一种公共的空间……”

也许,许多人还记得在北京饭店会议上逄飞这样的一席话。而今,尽管这其中有许多仍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在北京奥运会创历届奥运之最的170万名志愿者中,不能不说也有7年来逄飞努力追求并一直为此奉献的点点成绩。

 

让晨读成为奥运志愿精神的纽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在香山公园香雾窟平台传来的琅琅读书声。原来,这里正是由一耽学堂发起的每周一次的《论语》晨读。
   
记者了解到,为了传播奥运志愿者精神,号召大众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为奥运会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从2004年起,在经过一系列准备后,逄飞就带领一耽学堂的许多志愿者、义工们,开始在全国各地的各大社区、公园里带领大家进行晨读活动。同时,每个晨读小组还负责招募志愿者,只要喜欢传统文化并乐意为大家做事,就可以报名,学堂会提供相应的培训。

如今,经历了4个春秋,到目前为止,一耽学堂已经有1000多名义工参加了讲学,受众人群超过了百万人次,其中有50多万人次是中小学生。

今年是奥运年,逄飞所倡导的晨读活动也有了新的进展,现在仅北京市已有香山公园、元大都公园、元大都公园二部、颐和园、陶然亭公园、天通苑社区街心花园、玉渊潭公园、紫竹院公园8处晨读点,每天都有三四十人志愿者(义工)带领大家在晨读,为人文奥运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光彩。晨读内容主要为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论语》等。

发起人逄飞告诉记者,晨读是人文奥运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体现,特别是在奥运期间,开展这项活动不仅能使人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通过人文奥运,也把古老的中国的宝贵历史资源和志愿者的奉献精神结合起来,为倡导志愿者精神营造了很好的平台。

他说,目前广东、陕西、河南等地有许多志愿者自愿仿效这种方式,自发、自觉地组织在一起进行晨读活动,局势非常不错,参与者中既有不到十岁的孩子,也有年近百岁的老人。

 

要让奥运精神代代相传

 

鸟巢内奥运会开幕式精彩上演的时候,在一墙之隔外坚守岗位的志愿者们却无缘目睹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对一个奥运志愿者的倡导者,您是怎么看待的呢?当奥运过后,您又将怎样看待奥运志愿者精神?

逄飞说,他所倡导的文化是个大尺度,而奥运会只是个阶段,是个积极因素而已,运动员的参赛,本身就是在扮演着世界公民的角色。在赛场外,志愿者们同样用行动诠释着世界公民的另一层含义。正如志愿者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动员口号是: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一样,他们遵循规则,超越国界,展现博大情怀……举办奥运会不仅能带来物质福利,还能留下精神福利,奥运志愿者无疑见证了这一点。

逄飞告诉记者,就拿晨读来说,只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诠释人文奥运理念的一个方式,但通过这种方式,让许多人体验到了健身、学习、交朋友等多方面的快乐,很实在。这也是个男女老少谁都可以参加的有益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不仅体现了自发、自觉、自愿的原则,同时也体现了我参与  我快乐的意义。

诚然,奥运精神不是口号,但在许多人眼里,志愿者也并非是一个行业。可是,逄飞却把它当作了终生的行业。采访中,他多次强调:奥远就是一个阶段,奥运能给我们留下什么才是重要的,让奥远精神代代相传才是永远。

是的,志愿者们不求奖赏,不求回报,永远以行动诠释着公共精神和共同价值。逄飞做的是无本买卖,还是公益活动?对此,逄飞的解释是:公益性团体所做的公益活动,做的是旨在天下人受益的事,并非不需要赚钱或不赚钱。我们的目的,是能让学堂有限的社会资源发挥无限作用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要变成一个很好的花钱的机构。

采访结束,晨读声和倡导中国文化的讲课声,似乎仍在记者耳畔……回望现代奥运史,志愿者从现代奥运运行的那天起就没有缺席——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被称为第一个奥运志愿者。他曾经这样说过:奥林匹克精神为逐渐变得镇静和自信的青年所崇尚。随着昔日古代文明力量的逐渐衰退,镇静和自信成为古代文明更宝贵的支撑,它们也将成为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未来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无疑,奥运会志愿者正是这样的一个群体。 这也正是逄飞所关切和期待的。

午报记者 博 雅 文/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