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心得一:
初次教传统文化课,心里没有什么底,想了许多。首先,这《三字经》对孩子有益处吗?
尽管想得多,但真到了课堂上,啥也不能想,原计划怎么想还怎么讲。根据杨树新干事的指导和培训中同学们的讨论,我知道,像这种传统文化,往往精华与糟粕鱼龙混杂,要知道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那搞开了,文化也就没有了那弹性,就是死的,而不是有深厚底蕴的活文化。所以,我们与孩子讲课,少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来解释义理。
我的计划是领着孩子读,读熟了,就要求他们背每天教的课程。根据年龄不同要求也不同,但必须给任务。6-7岁小孩一天背六行,其他人每天10行,当天任务当天完成。
比较幸运的是,这些孩子都曾经或现在是我的学生,他们早就被训导要以我为榜样好好学习。尽管我自愧还不能当他们的榜样,因为自身仍有许多缺点,但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他们都很听话。
今天四个男孩子和四个女孩子都先后把任务完成了,着说明这样的任务不算重。其中一男生提出明天的比较难背,没有前面好背。我想先试试按原计划上,真完成不了,再酌情减少,反正一我这样的速度,也够快的。
从明天开始,光盘一起配套用上,其中的小故事,他们可能比较喜欢。
今天任务完成的很好,但我们的教学方式是自由式教学,就是说,我的学生不一定是端端正正坐在凳子上读书,他们纯粹是为了背书而读书。有的搬个凳子在院子里读,有的坐在竹席上读,还有的坐在楼梯的台阶上读,而且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这其中的义理。不过,明天看碟,也许会给他们启示很多,受益更多。
我向如果他们现在背了,长大了回想起学习的经历和记忆这些内容,一定会有深刻的认识,更何况小时侯背的东西基本深入骨髓,终身难忘,其中一些文化会让他们一生受益。我觉得,他们学到了这些知识,将来用上了,给我很大的欣慰。我的童年,文化贫瘠,一片空白。我想在这些小孩的童年撒上文化的种子,也许将来与没有这些文化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我参加这次活动的缘由。
2004年7月19日
授课心得二:
我想我应该自我批评,没有及时写授课心得,因为事务繁忙,而且那段时间我还要给几个尤其喜欢我讲课相信我的孩子补课,每天都特别累。
尽管授课结束了很久,但是孩子们的热情和上课的热闹场面依然记忆犹新。
原来孩子们在8—12岁特别好学,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农村的文化氛围薄弱,孩子们接触的东西非常少,有的到十岁还玩石子、沙子、土,一天到晚吵架打架。孩子们的父母迫于生计每日里勤勤恳恳,很难顾及到孩子们的教育。有的父母自身文化低,甚则没有上过学,在孩子眼中没有威望,管不住孩子,孩子就一句话把爸妈顶回去——“你又不懂”。所以孩子们的教育几乎完全寄托于老师。老师的威信是可想而知的。认识到这个,我心里也打了定心针。这些孩子非常好学,非常可爱。我是定在每天8:30上课,可他们还不到8:00就已经到我家了(教室就定在我家客厅里)。因为我还要做早餐,有的时候顾不了他们,就让他们自己背书或是看光碟。上课的时候,我先领读两三遍,然后让孩子们自己领读或朗读,每个孩子都独立读一遍,最后自由背诵。尽管课堂上有意见就提,但是他们还是以完成任务责无旁贷为准则,绝不敢怠慢了学习。在这里面我深受教育。我自己读书以来从未如此严格要求过自己,我想这也是我拿不到第一的原因所在。
我发现孩子们在一起很容易相互感染,不像成年人,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有话就讲,有意见就提,尽管当时吵的面红耳赤,只要稍稍调和,他们就能睁出个黑白意见一致,该道谦的道歉,不用握手也已经好了,而且以后在一起玩就跟什么也没发生过。我最爱看他们比背书,看谁背得快,谁背得好。虽然我总是叫他们别比,自己背自己的,因为一比就会急躁,难以静下心来背,速度和熟练度会比较慢。但是我的话和他们的比较之心相辅相成。有的孩子不仅背的快而且一点也不觉得乏味。
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能相互学习。其中一个7岁的男孩子背书有一套,他总是不断地读,两句一读,四句一背,反反复复,尽管看似麻烦,实际上效率最高,不仅时间少,而且背的流利。其他的孩子有的不会背就学他反复读,专心致志,虽花的时间比那个小孩多,但是也能拿下。有一个12岁的女孩子,字写得工整,我经常夸她,其他孩子听了以后,字也写的越来越好。有的父母跟我说,那孩子的字比以前好多了,他们哪知道是那个12岁小女孩的功劳。孩子好表现,非常积极,别的小孩也跟着积极。因为好表现,大家一起相互学习的机会也更多。我有一次跟他们征集绕口令,一个小孩说完,其他的小孩也跟着一起念,他们还教我唱儿歌,当我的老师,一首《摘草莓的小姑娘》,他们唱得特别好。
孩子们爱比较,也爱比赛、比分数,他们的竞争意识好像天生就比我们强。因为大家学习特别努力,成绩也挺好,所以有一天我答应让他们娱乐一天。那天我们办了依次才艺大赛。规则是这样的,由大家自己做评委,除了选手自己不给自己打分数外,其他成员都给他打分。我的要求是所有的成员都参加比赛。优秀打10分、好打8分、一般打6分、差打4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打平均分。评出一、二、三名,发给奖品。比赛开始之前饿、让他们抽签,按排号顺序上台表演。虽然刚开始时,大家觉得又新鲜又陌生,但最后都玩的很起兴。有的孩子在台上直发愣,下面的孩子都拼命的鼓掌,而且还你一句我一句的给出主意。我看到那个热闹劲,就特别高兴。跟他们在一起,我每天都笑的合不拢嘴。最后有的朗诵诗歌、有的跳舞,实在没什么好表演的就背《三字经》。
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成绩分背诵和笔试两部分。最优秀的给90分,好的85分,一般的75-80分,不好的给60分。背诵是全篇的,按背的流利程度给分。笔试分两种题型,填空和选择,分别占40和60,虽然最后一次并没有奖品,但是每个人都想拿个高分,笔试最高分达98分。
这次授课也有好多不足之处。一是没有跟孩子父母好好交流。在我这补课的孩子,时不时会拿出“我爸叫我不要读《三字经》,只叫你交我语数外”当挡箭牌,不好好读书。二是我的准备不充分,因为怕自己讲的义理与它的本义有很大出入,所以我基本不讲义理,只是经常叫他们看光盘,时不时提醒注意。我自认为这些义理如果不能讲透彻,孩子们的印象也不会很深刻。三是我本身也有很多缺点,时不时脾气暴躁等等。我总是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做一个好榜样,认真学习、刻苦耐劳、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待人热诚、办事认真负责、果断有主见等。但是尽管有这个意识,自己做的还不够。很多地方,有待我自己拿出勇气和决心,认真改正,努力做到。
在结束《三字经》授课和补课之后,我有幸与孩子的父母深刻地交流了一次。父母为孩子真是竭尽全力,他们是多么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他们向我询问教育孩子的方法,问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及有待改进的地方。我非常高兴地发现这些孩子都是可造之才。我觉得有件事我做的特别好,就是让父母对孩子充满信心。有的父母,孩子读不好书就责怪他。我小心翼翼地在父母面前夸赞这个孩子的优点,鼓励他,说他是个可造之才,然后跟父母商量着怎么管教这些天赋英才的孩子。虽然不知后话如何,但当时确实让我看到了孩子跟父母的距离又拉近了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更加重视了。有一个孩子让我真实地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互动作用。有一个男孩子天资聪颖,五年级的课本我一页未讲,他在20天的时间全部自学完成,书上的题目题题都能做对,所以我就给他讲“奥赛”题。因为他没做过“奥赛”题,思维跟不上,很不愿意学,说他爸只让他学课本,就是不想学奥赛题。后来我跟他爸爸聊过一次,我说这个孩子是块材料,我想这个孩子好好培养,可能会是个奥赛精英啊。没过多久,补课结束啦,这个小男孩还跑我家来,要我给他讲“奥赛”题。我当时突然醒悟,早点跟他爸爸讲,那就好多啦。所以我认为老师和家长就应该经常交流,这样子才能把孩子教得更好。
这个暑假,跟孩子们在一起呆了很久,我受益匪浅,一是向他们学习了很多东西。二是在实践中我亲身体会,对许多事情也有了不少认识。三是跟孩子们在一起,仿佛在过童年,无忧无虑,心情特别好,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