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回家对我们村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考察,大部分是与熟人或邻居聊天所得,现在特对所得信息整理了一下,根据我们村所展现出来的特点,特取名为:逐渐被现代文明吞噬的传统文化思想。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滕州这个地方。滕州市是山东省的南大门,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商业还算比较发达,是古代滕国所在地,也是圣人墨子的故乡,著名的铁道游击队出入的地方。
再说说宋庄村吧。关于村子的起源,我跑遍了整个村子也没发现有知道的,只知道以前这里住的全是姓宋的人,所以称我们村为宋庄村。后来,由于这个地方土地还算肥沃,逐渐有姓梁的、姓王的、姓朱的、姓党的、姓贺的等移居到此,构成了现在的宋庄。但至今为止,姓宋的还是人数最多,几乎占了我们村的半壁江山。据说我们村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下面我将分几个方面来说明今天的主题——逐渐被现代文明吞噬的传统文化思想。
一、封建迷信正在逐步被淡化
我们村有不少神婆子(在我们那大家都这样称呼她们),她们靠给别人上香、求神、治病糊口。据说,想成为神婆子首先要具备的条件就是能通灵,感受到神仙的存在,能预测未来发生的事和占卜旦夕祸福。然后,可以找个神婆子给你开光,这样你就可以成为真正的神婆子了,拥有给别人看病的资格了。有经验的老人告诉我:“一个神婆子身上有一位神灵,当她上香给别人看病的时候,神灵就就会附在她身上,那已经不是她在说话了,而是神在说话,神说的话从来都是准的,它能看出你的灾难,然后指点出破解之法,保佑我们以后平平安安。”
村里的老人都很信这一套,有点不舒服就到神婆子那去上柱香,让神婆子破解一下(据说,在神婆子那上香就可以祛除缠绕你的所有的鬼怪)。记得我小的时候,一旦被吓着,奶奶都会带我去神婆子那“叫”一下,说是将被吓跑的魂借助神的力量叫回来。我们村里的老人一向认为人有三个魂魄,吓着是走了“头魂” ,没有生命危险,只要“叫”回来就行了;不“叫”的话就很麻烦了,会一病不起,什么药都不起作用,因为人只有三个魂魄都健全才能正常生活(我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是医学的发展,现在村里新起来的一代对这些迷信已经不在乎了。一般的妇女不舒服时,第一想到的是去村卫生所去看看,如果很长时间都不好转的话,才会在老人的一再劝说下,勉强地去神婆子那查查。随着与外界交流的深入,这一代人对鬼神的存在方面不置可否,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而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从小就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下成长,根本没有几个人相信有神有鬼,更何况去看神婆子???大家都是唯物主义观点的人。
因此,现在神婆子的生意呈现出每况愈下的状况。也许再过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神婆子们就要失业了。也许是社会在进步了吧,但突然也有点凄凉,我们似乎失去了什么……
二、传统节日中的祭祀、祭神正在逐步被遗忘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过节,奶奶就会买各种供果来给神仙上供。我最盼望的就是这个时刻了,因为上完供,那些好吃的东西就归我包办了。由于奶奶还健在,至今我们家还坚持这些礼仪。我每年都会比别人多叩很多头,奶奶每次上贡都会让我磕三个头,说对我有好处,神仙就会保护我了,呵呵。每年过年,奶奶就会买“灶老爷”(一种管人间吃饭的神)的画像贴上,将“灶老爷”请家里来过年,然后,再正月十五,借着面灯的灯光给“灶老爷”照亮道路,送“灶老爷”升天(其实,就是将那个画像烧了,然后送柱香)。
现在很多人家都不搞这个了,一旦过年过节,一家人聚一起大吃一顿就算了,谁还管神仙啊???现在都流行到饭店去吃全家福来过年了,看来神仙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还是做人的好。
三、结婚和发丧的一些礼节逐步被年轻人所忘记或忽略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有喜事或丧事了,可以大吃一顿了,大家都这么说:“吃一顿大餐能够管饱三天呢。”
新郎家派车去接新娘子,拉来一大车新娘的嫁妆,新郎乐呵呵的,娶了老婆又赚了东西。新婚三天的时候,娘家的人要来接新娘回去住一天,是第一次省亲,是不可缺少的过程。
每次发丧的时候,大炮小炮不断的放,孝子都会拄着个木棍哭着走,一般女儿哭得最厉害。大家跟在后面看,说谁哭的最厉害谁最孝顺。一般女婿要准备很大的贡,行三跪九叩之礼送岳父或岳母归天。
假期正赶上我表姐结婚,我去参加婚礼了,是在城里的大酒店举行的,邀请了一帮亲戚,晚上一起吃了一顿饭就完了。要在过去,我们这种客人是可以吃一天的呢。还要闹洞房,现在可好,人家很早就回去享受两人世界去了。
丧事的礼节延续的还不错,毕竟死人是件很大的事,并且孩子们还是比较孝顺的,都摆很到的排场。不过,现在“支事的人”(就是负责帮忙安排丧礼中各个环节、各种礼仪的人)越来越难请了,懂得规矩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可以想象,未来的传统丧事礼节也不乐观,仍很有被抛弃的可能和迹象。
由以上三个方面的概述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传统礼节在现代化潮流的推动下,也在逐渐淡出农村人的视野。这些都是我们祖宗留下的宝贵的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很多年前,我们已经在城市失去了它,如今,我们还要眼睁睁的看着它在农村的灭亡吗?这可是我们仅有的一片真正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资源了啊!因此,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宣传上,我们要下更多功夫。仅仅靠我们这一些公益组织的能力是不够的,国家有能力也有义务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做这份工作。
在此,我呼吁全社会都来保护和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人文日新——从我做起!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共同努力吧!
2004年9月10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