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伦理思想文丛
     
王凤仪先生像
王凤仪先生像
王凤仪先生像
 
 
《笃行录》书影
《诚明录》 书影
《家庭伦理讲演录》书影
 

 

出版前言

 

    二十一世纪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的复兴,乃是民族的复兴的前提!文化的复兴,就是人的复兴,是人的真精神、真生命的觉悟和明白。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自强运动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发展出了较有实力的经济条件;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更提出“以德治国”的主张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推进文化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
    人的复兴,就是建设一条人走的路,一条众人走的路:在这条路上,有个体身心的安顿,更有族群生命的自信,是当下全体的澄明,更是历史时空的通透。“道不远人”,我们以生命来学习、体认生命,就会以生命来落实、赢得生命!
    人要向人学习,才能够更好的明白人、觉悟人。我们要向现在的人学习,更要向过去的人学习,尤其是历史上公认的圣贤和伟人,因为他们的生命已经完成,已经给出一个真实生命的鲜活证明,足以作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模范和榜样,给予力量,指明方向!
    以上即为我们编辑《王凤仪伦理思想文丛》等丛书的初衷和愿望。
    王凤仪先生,生于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卒于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行世七十四年。直隶省朝阳府人(今辽宁省朝阳市),祖籍河北密云,蒙族。
    王凤仪先生,本为一农民,家贫且穷,少牧牛佣工,长扛活力田。后以伦常本分事而悟道,并行道劝世,专门化人,足迹遍东北及华北,影响长远。凡所至,必兴义教开启民智,倡女学纯化人根,宣讲道德,推重伦理,崇尚简朴,规正风俗,感化者无数。先生一生“托底就下”,务期“天下大同”,世称“王善人”。
    可以说,王凤仪先生走出了一条从人出发,并以人的方法而成就人的道路。这为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
    第一,中国文化的基础在“人”,是有关于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文化,它不离开人来讲话。这种智慧是可以实践的智慧,这种学问是可以证明的学问,它的核心就是古圣先贤常说的“日用伦常”。其实,综观人类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流派,但凡传诸久远的,则无论其主张如何的不同,都是在“日用伦常”方面有所涉及或者侧重;人的根本,还是在于人自身。王凤仪先生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完全是从具体的个人生活感受出发,并没有脱离人,也没有倚傍人以外的东西,只是“日用伦常”,在自己生命的本分上就完成了真正的人,这实在是做了一个直接的证明!
    人以人起,人由人成——这是生命的原力和本色!
    人住人位,人生人格——这是生命的丰硕和大美!
    人性人心,人在人间——这是生命的天地和情怀!
    第二,乡土的语言,是活的语言,它最贴近心灵,给人以家的温暖呵护,让心灵放松舒展,恢复生动活泼的激情和从容的自信,可谓是一剂治疗心灵的妙药;生活化的语言传递、教育、激发生命。生命隐于语言,学术化和规范化的倾向只是为了发现文字背后更为内在、深沉的生命线索,并不是为了“锁住”语言,满足于一种表面上的力量。所以在文化的复兴中,人文领域首先要激活“专业”的语言,恢复其原始的弹性,使其获得生活的形式和生命的内容。王凤仪先生的话语质朴而有力量,比如“找错处、认不是”,“道是行的,不行没有道;德是做的,不做没有德”等等,还有大量的譬喻,很容易让人领会接受,融于生活实践,这是我们特别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三,文化的复兴与文化的普及是紧密不可分的,没有文化的普及就没有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是返本而开新,是要找到我们民族生命的“根本”和“源头”,这是一个全社会和全民族的工作。所以,首先是大家一起走路,以同甘共苦的方式,以心手相连的方式;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众人,也就没有众人的路。文化的普及,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让大众的生命发生普遍的觉悟和明白!王凤仪先生不只悟道,还去行道,要“把众人都领在道上”,心怀天下为众生计,乡村市镇各处奔走宣讲,官绅士庶有教无类,尤其重视家庭问题和农民问题,许多思想至今仍具现实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广大的胸襟和超卓的见识,令人赞叹和钦佩!
    以上所言是我的一些肤浅理解;相信各位读者在看过《文丛》各卷之后,会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王凤仪先生之曾孙女王元五女士,热心帮助一耽学堂图书室整理和编辑《王凤仪伦理思想文丛》,支持学堂所从事的文化公益事业,赞助长久深远,谨代表学堂全体同仁向王元五女士表示衷心感谢!
    在工作中,我得到了周以志、朱式乾、王元五三位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增长不少知识,尤其在人生修养的认识上,获益匪浅。在反复的文字编校过程中,感染浸润,如同沐浴着春风,自得之乐非可一时言表!在此向三位老师致谢!
学堂还将继续整理和编辑此类人文丛书,欢迎社会各界参与、帮助和指导!

                                                一耽学堂总干事 逄飞
                                                 甲申年中秋  镜春园


 

出版补记

 

    王凤仪先生是一位农民。
    老百姓和社会各界尊称他为“王善人”——所谓“善人”,就是与人为善、善与人同。
    他自己没有写作。他的思想和言行,是当时的学习者或是后来有见闻者所记述。这系列的“王凤仪讲话”,或者“王凤仪伦理思想”,可称是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尤其有关家庭生活伦理和民众教化等内容,一般是王凤仪先生开头讲,然后许多学习者、跟从者等学讲复述并有适当自己感受的讲述(如举出个人生活实例等),这样经过多次往复的“口头的共同创作”,又加之实际的不断的在老百姓中宣讲而得的直接感触和具体经验,这样逐步的丰富和充实起来,而终成为“大众的内容”。
    自古及今,中国文化根在伦理,本在道德。因为关注人伦的生活(明伦),而讲出人的心(养正),讲出人的性(化性),而心性之明亦直接见于人伦大体、百姓日用,所以孔子说出“道不远人”。
    我们看“王凤仪讲话”,要知道它的由来和过程,看到真实。而且,在目前中国文化的学习热中,我们也必须知道,中国文化来源于农耕文明,学习中国文化,应有“农人的气质”和“大地的品格”,这样才会有更真实的体会和作为。
    行道在个人。今天学习王凤仪,学习他一生行善人道,多去做公益、做义工、做善事,大家都去做,终身用,终身行,行到大用信为真。
    其实,无论学习什么,儒释道或者外国,都要从公益和义工开始,都是“为人民服务”,今天的时代我们应如此,今天的社会我们应如此。
    一百年前,现代中国的建设刚刚开始,今天,我们仍然是刚刚开始。
    以上供各位文化的爱好者、传承者与建设者参考。
    同时,需向各位读者申明:1文丛乃史料性质,在语言文字上有时代局限和地方口语特点,只要不妨碍阅读、不产生歧义,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一概保留;2民间思想观念有其强烈的本土语言色彩,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大前提下、大背景下,斟酌语境,具体理解和具体分析;3人类的社会和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当中,我们需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自觉地采取与时俱进和与时偕行的态度。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而其如此,“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谓“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信如斯!

 

                                               一耽学堂总干事  逄飞
                                              己丑年五月初五于承泽园


 
王凤仪的性理讲病
 
宋光宇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佛光大学生命科学系
 
 

hspace=0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431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