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晨读体会 |
|
潘林虎 |
对生命敬畏的一次旅行,对梦想成功的一次努力,对生活充实的一次奠基。
从晨读起航,让生命的经常一点点绽放。
从晨读起航,载着渴望自由飞翔。
也许我们不会因此而变成强者,但我们必定会因此而变得睿智。 |
|
|
|
李燕芬 |
早起,不为什么,只想还醒沉睡的太阳;晨读,不为什么,只为寻觅先哲的声音。 |
|
|
|
张美春 |
越来越多繁多的外语走进我们的课堂,读外语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看看国外,我们的传统文化正被外国人尊崇,孔庙、孔学府在外国出现,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出自外国人之手。
我们是否丢失了一种东西,丢失了我们民族的一份贵精神财富。
那不仅是历史的,更是现代的未来的;那不仅是传统的,更是经典的智慧的;那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全人类的。
早起来,迎最初的那一缕阳光,采拮历史的精华;早起来,踏一丝温润的露水,聆听圣贤的智慧。 |
|
《坚持并快乐着》 |
总是有两种声音出现在我的脑际,积极的声音鼓励了我,使我更有信心去做这件事;消极的声音让我更觉出这件事的必要性,越是得不到支持我们做的才越显得重要。
4·23读书日这天,我们自己写了宣传单,我发短信给很多朋友,让他们转发。有个朋友回我“读了,今天读完《蜡笔小辛》了”,让我到吸一口凉起,我不得不花很多时间跟他解释。我还要了很多同学的的邮箱,让他们帮我转发学堂的通讯。
来的同学忽冷忽热,来几天又不来了,有朋友对我说:“你真能坚持”,我说:“这不是一种坚持,而是一种习惯。”一开学我就一直早起,我不想松懈,这中好习惯我不想丢弃… …(阅读全文) |
|
|
|
余 明 |
如果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那么晨读便是那个勇敢的掘墓人… …(阅读全文) |
|
|
|
刘明明晨读总结(2008-7-22) |
你们好:
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实在对不起这段时间太忙了,没顾的上上网。今天我主要的任务就是简单总结一下这一学期的晨读心得。
首先,我诚恳地谢谢你们对我个人的信任与支持!给我寄来来珍贵的学习资料和宣传品。学堂以此重任委托,我义不容辞。虽然效果没有自己起初想象的良好,但让我深切感受到国粹的传承任重而到远,尤其是金钱至上的今日。面对这样的社会风气,弘扬国学推介中文思想愈来愈有必要了,一定得搞起来!
说句心里话,我的心比以前静多了。5月12日地震后我并没恐慌而是冷静,生死由命,今天我活着我就做好今天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其他的担忧和幻想都是徒劳的,所以,我继续我的晨读。除了科学防震之外,我们应该学会了怎样更加珍惜生命,地震之后一辆辆名车,一座座毫宅都变成了往昔的回忆,没有了生命我们的城市是那样的可怕,可见,物质都是外在的够用就行,内在的东西才是值得我们保留和传承。
这一学期刚开始,贵学堂就来电话问我原不愿意做义工宣传国学,当时我非常激动,一口答应了。我也喜欢国学,但一直没有环境也没有人引导,只是偶尔看看庄子和孔子的著作。我是学理科的,现在又在数学系,整天感觉又忙又枯燥,国学对我来说就是心灵的鸡汤。晨读宣传是从我们数学系开始的,我希望这对学数学的人有所帮助,我先计划了书签和册页各100份,效果不好,随后在中文系,历史系做了一些宣传,凡响也不是很大。资料总共剩下100多份了.后来我和王小国定了时间,来的也只有中文系。一个学期下来没几个人坚持下来。对这样的情况我感到遗憾,这么好的文化居然遭到如此的冷遇。
我通过反思,一.我的宣传力度做的不够好,有几次的宣传规模不大,后来又受到地震的影响。二.我的个人古典修养很不足以引导许多人来读,所以这学期我先加强了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学问。所以,下学期我和王小国计划从新生开始 在北辰文学社专设晨读部试一下。
这就是我全部的心得和以后的一些计划,希望学堂针对我的情况能给予一些批评和建议.
最后我还有一件事情要说一说,虽然电脑现在很普及但我的情况不允许我经常上网,所以你们的邮件我很多时候不能及时回复,这一点请你们原谅!
自从放假我就和同学找工作,最近,终于找到了。有了工作我就可以呆在城市里,这样也就有了更多的联系机会能和你们联系。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