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目的
一是通过一位与梁漱溟先生亲近的老人,带给大家真切的历史感,和文化上的扑面而来的生活感,二是整体上全方位的展现梁漱溟先生的思想和生活,人格和修为,希望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为、生活做事方面有所裨益。
(二)、活动流程:
在讲座开始之前,先到东屋孔子像、梁先生相前行礼,然后到西屋学习;
因为人员流动性较大,每次会来新的朋友,因此一般每次开始前先作简短自我介绍,供梁老师了解大家的情况和大家的彼此通气熟悉;
然后梁老师开讲,梁老师准备了提纲,一般讲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接着休息十分钟;
下半场主要为提问,约半小时,梁老师回答;提问原则上是针对主题进行,但个别人提其它方面的问题,梁老师也耐心解答;
最后还有时间,就让大家讲一下听了这次讲座的感受,这是梁老师希望听到的大家的反馈。
(三)、组织宣传
讲座共分为八次,从三月十二日开始到六月二十三日结束,原定每两周一次,但后来两次考虑到放假,提前按照一周一次进行了。每次都是在周六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共两小时。
系列讲座由闫国华、常景开主持,光明师兄指点、把握方向。
这个活动的整体构思的宣传海报在活动开始前一次性贴出,后来每次进行时,在针对每个主题贴海报,但主要局限在北大校园。宣传工作还有很大的改进。
(四)、具体内容如下:
周六(3月17日)下午2点半 第一讲:梁漱溟先生论师友(上)
周六(3月31日)下午2点半 第二讲:梁漱溟先生论师友(中)
周六(4月14日)下午2点半 第三讲:梁漱溟先生论师友(下)
周日(4月29日)下午2点半 第四讲:梁漱溟先生论教育子女
周六(5月12日)下午2点半 第五讲:梁漱溟先生论婚姻与爱情
周六(5月26日)下午2点半 第六讲:梁漱溟先生论历史人物
周六(6月16日)下午2点半 第七讲:梁漱溟先生论乡村建设
周六(6月23日)下午2点半 第八讲:梁漱溟先生论乡村建设
(五)、主讲人
请到梁漱溟先生的长子梁培宽主讲,先生年已八十,一则讲述他的父亲的故事、思想和生活,二则讲述与此相关的那个时代的历史故事,把我们带入到那种氛围中。
活动开始前,组织者闫国华、常景开,与光明兄商讨过几次,并拜访梁老师,征求老人的意见。老人希望不让他在台上唱独角戏,更多的是大家参与进来,就像随意亲切的聊天,或者有对先生思想研究比较深入的,也欢迎多交流。事实证明:如果参与者提问较多,整个现场活动的气氛就比较活跃,让人期待下一次的参加;若一味被动地听,提问较少,气氛显得沉闷。
(六)、组织者
每次活动开始前在北大校园贴海报,主要由常景开完成。
活动开始之前之后的准备工作,如挂摘条幅,准备茶水,摆放座位,招呼来听讲座的人们等,常景开做的很细致很用心。
我负责主持,要开好头,并控制整个流程;要恰当的控制时间,不能太长,一则听者容易疲倦,二则对梁先生的身体健康不利。这一点开始做得不太好,时间拖的太长,后来在梁老师的指点之下和与常景开商量之后改过来。
作为主持者,事前做了一些准备,看了如《这个世界会好吗?》、《我的父辈与北京大学》、《我生有涯愿无尽》等书籍的部分内容,对每次主讲内容大致知道。
(七)、参与者
主要情形是参与者流动性较大,能全部都听得很少。每次开讲前贴的海报,都会引来一些新的报名者。也有人因为错过了时间,过后到学堂来看实况录像。
听者多以学生为多,也有社会上的或者到北大访问进修的人们。
造成流动性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来听的学生或者其他人,都是对梁先生的有一些了解或崇拜,但还没有深入到探究梁先生思想本身,因此一般来听都比较被动,之前也没做什么准备;相反,有两位听众因为要做毕业论文,所以参与较多,且提问也很深入,并在讲座之后拜访了梁先生,希望得到指导。
我作为主持者,所做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很多时候也像一个被动的听众那样只是在听;对梁漱溟的生平和思想不算是特别了解,因此挖掘得不够深,没能在恰当的时候引导话题,引起大家的关注兴趣。:)这当然也因为我不太会主持。
其他,比如考试临近,或者时间冲突,原来坚持听的也不来了。
梁先生讲的内容,感觉比较“形而上”,有些抽象,风格类似于他编写的关于父亲的自传。
感谢在每次活动中协助我的常景开同学,认真细致,考虑周到,帮了很大的忙。
感谢每次活动开始前先到的学堂的义工朋友们,谢恭芹,吴秦荔,黄磊,王海力,王素丽,都是眼里有活的人,哪里需要帮忙,他们就及时地伸出手。感谢!
学堂干事陈精通师兄,为整个活动录像,也付出了不少的辛劳。
感谢光明兄,前期策划的辛劳和后来不断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