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鹏
04—05年晨读负责人
石家庄公益小组06-07年负责人

代超
05年晨读负责人
人民大学哲学硕士

严泽森
06-08年晨读负责人
人民大学法学专业本科生
一耽学堂《论语》学习小组成员
 

晨读纪事
 
    2004年4月5日   学堂专职唐鼎峰开始在人民大学百家园发起晨读,周一、三、五早上6:50-7:30,诵读《大学》。活动反响热烈,参与者有学生、退休教师、社会朋友等。
    2004年冬   许鹏组织人大的室内晨读,同时设立义工学习小组,每周六晚间开展《弟子规》学习,并交流晨读感受和问题,参与人员以蒙学义教义工为主。
    2005年上半年   许鹏、代超主持晨读。
    2005年下半年   代超主持晨读。
    2006年秋季至今    严泽森主持晨读。每周开展一次义工学习小组活动,内容为《弟子规》,时间为周六晚间。
    2007年9月起    地点由百家园改为孔子像前。秋季在孔子像前读书,入冬后改为室内读。
    2008年2月起    周一、三、五由严泽森领读《论语》。周二、四、六由宋云芳领读《诗经》。每周五晚上进行《诗经》学习。
    2008年4月20日    “世界读书日”前夕,联合北京高校晨读小组各高校晨读代表,一起冒雨到香山晨读。
    2008年4月23日    “世界读书日”,在人民大学校内再次发起青年晨读倡议并作宣传。
 

 
晨读体会
 
●唐鼎峰:组织晨读活动的一些经验:

    ★ 要持续不断地宣传。无论参加晨读人数多少,都要持续不断地宣传,让同学们了解晨读的意义,产生行动的愿望——哪怕是一次体验。同时发动参加晨读、认同晨读的同学进行宣传。这也是由青年晨读活动的公益性质所决定的,不能封闭起来,搞成一个小圈子。
    ★ 晨读内容应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内容,比如说《大学》(也可选其中部分)。每天都诵读一段,积久深醇。基本功有了,可根据大家的感受增添新的读诵内容,但应该注重对一个经典文本的反复体会,每天花些时间“厮磨”、晤对,义理之外,别有一番感情。
    ★ 诵读的形式是重要的,但不应仅限于领读、齐读,应积极的尝试、摸索多种形式,快读、慢读、听读、跟读、默读、朗读、吟唱、走着读……在形式中体会内容,加强交流,促进各种形式的发展、完善。
    ★ 特别注意发掘集体学习的优势,也要强调平时自主学习的自觉。
    ★ 普及宣传和深入学习要兼顾。深入方面,我们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冬季、晚间组织小组学习与交流,加深和推衍晨读的收获。这要以人员稳定、参与持续深入为基础,学习内容宜平实,与生活贴近,更多的、更有效的方式还需要继续摸索,一线的总是要开新路。
    ★ 组织者要特别注意参与者的不同问题。真切的参与,就会有真切的感受,哪怕是负面的,都要注意分析,一起来解决,一起求进步。
    ★ 晨读而外,共享一些文化学习资源、信息,形成一个学习、生活、共同进步的氛围。也可以适当组织大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做事中体会读书学习所得。
个人晨读体会分享:
    ★ 在一定程度上,诵读是一件体力劳动。抛开牵绊,洒脱身心,挥汗沥血,用一分心,出一分力,便有一分收获。
    ★ 有效的学习、晨读的经验之中,包含(浓缩)了平常生活与做事中的大量体会,可以相发明和印证。
    ★ 学习古文,理解经典,应有与前贤基本对等的心血和准备。特别重要的是廓开心力心量,至少要容得下自己(言之必有信,善始而善终),才招待得客人;有一片天地,才养育得生机。
    ★ 开始诵读,声音不妨大,扩展心量;速度不妨慢,坚韧心力。在自己的心力心量边缘处,清晰和延展心念的觉知和专注。

 

 
●许  鹏:自身晨读感受:

    ★ 早起,对我来说开始是一种严格的要求,坚持下来是一种挑战,习惯之后倒有一些期待了。
    ★ 大声地、发自心底地朗读经典,大家没有刻意去渲染什么,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为美妙的氛围所感染。最后,繁杂、晦涩的古文字成为抑扬顿挫的心动,古老久远的哲言成为我们的心声。大家为之忘我。
    ★ 对经典的理解程度取决于我们个人对生活的体悟深度,经典只是圣贤对人性、对生活最一般的表达和高度的概括。而我们最高层次的理解便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如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寄语师弟师妹:
    ★ 传统文化是对生命的启迪和润泽,需要用心和行动去体悟。文化和生活是一体的,怎样的生活便有怎样的文化。晨读就是先改变我们的清晨生活、思想,从而影响我们的一天,我们的一生。

 

 
●代  超:晨读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首先是养成早起的习惯;其次早上大声地读书,可以修养身心,
           变化气质。通过一段时间的投入、参与,经典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入你的内
           心。而且,通过晨读也可以认识一些朋友
 

 
●严泽森:第一次读《大学》时,觉得《大学》里的文字很陌生,但读的时候能感受到一种力量。后来
           几乎每次读完都有一种振作的感觉,一种洗涤一新的感觉。
           晨读的意义在我看来,乃在于扩张心胸,振作精神。记得有一次,一个女孩来参加晨读活
           动,开始时,她的声音是胆怯的,但后来慢慢地,她的声音逐渐正常起来。这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另外,通过晨读,对文字的感觉也变得深了一些… …(阅读全文
           《2006秋-2007春季晨读总结》严泽森
 

 
●徐菊英:然而,几个月读下来,《大学》给我的感觉是却是出乎意料的。每天清晨,朗朗乾坤之下,
           书声滔滔,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超越于文本的浩然之气。所谓“君子坦荡荡”,一直很欣赏这
           种自在、自我的境界,读着《大学》,我似乎有了这样一种“得大自在”的感觉… …
          (阅读全文
 
 

 
照片集锦
 
     
     
   
 
 
 
hspac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