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义教以倡导和推广蒙学传授和文化讲习模式为目的,藉此构筑起师生间全面互动、内在接触的精神纽带,让广大青年学子、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认不只是落实在语文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层面上,更是落实在道德培养和生活教育的层面上。

 

 
社区和社区文化
首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美国社区与图书馆
北京市海淀区屯佃社区流动儿童受教育情况调查(2007-4)
 
一耽学堂社区授课规范思考
一耽学堂现存蒙学教辅参考资料
 

 

社区义教工作流程

(2002年7月
 
 

①:与社区基层部门联系,得到认同和支持,确定授课地点和时间;
②:课程设置
    授课内容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名贤集》的读诵讲解,《论语》、《孝经》《孟子》、《大学》、《中庸》、唐诗宋词的选读。也包括对诸如中医、武术、国画、民乐、古建筑等文化的介绍和赏析
    课程安排分为假期班和周末班
    假期班:连续授课3-4周,周一至周五授课,每天授课2课时,共30-40学时。
    周末班:授课15-20周,每周授课一次,每次授课2课时,共30-40学时。
    每个班以一部经典的精讲为主,同时穿插补充其他经典的节选和其他内容。授课方式为小班上课,每个班不超过10人。
③:学堂选拔有至少一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以适应社区教学的需要;
④:海报宣传,网上信息发布;
⑤:报名(包括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上报名);
⑥:第一次课免费试听;
⑦:正式授课:
⑧:学堂对授课情况进行监督
⑨: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束后,学堂组织老师、家长、学生进行座谈,接受反馈,总结经验,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师的培训

 

 
※附:社区蒙学授课几点(唐鼎峰,2004-3-13)

一、讲授基本模式
    1 登记(5分钟)
    2 准点静场,听古乐(5-8分钟)
    3 集体温习诵读上节课新内容乃至全部学习过的内容(10分钟)
    … …
二、经验与注意事项
    1 注重学习化环境/氛围的营造和维护——学习化的心态,时空。
    2 注重音声的影响力——小孩子不识字,关键通过声音和行为来塑造,熏陶。孩子天性热闹,营造气氛宜欢快、轻松、明朗、实现。(色彩、图象、音声、行为)
    … …

 
 
清华社区义教
     
2001年杨晓华清华社区暑期授课
2001年8月清华社区暑期授课
(前立者为李德超)
专心致志学习经典
义工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
(2001暑期)
总干事2001年在清华大学社区向家长介绍学堂教育理念
   
     

 
李德超——清华社区暑期授课工作心得

    7月至8月,一耽学堂与清华社区服务中心合作试办了暑期少儿经典读诵班,共六周,每周五天10学时,共计60学时,课上传授了《三字经》《大学》及部分诗词、古文。我作为上午班的任课老师之一,担负了一半课时的教学,一个半月下来颇有收获。
    上个学期,我曾在清华附小担任四年级一个班和五年级一个课外小组的古代经典和诗文诵读辅导,自以为在教学上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完全可以回来教暑期班。哪知从第一天上课,我感受到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我这个班共四名学员,其中张裕萌和保聪是五年级,张思宜三年级,而张自晗仅一年级。班级规模小,课堂为露天的,又加上是课外学习,基本上无法形成班级风气,而年龄差异又给讲课带来很大的难度。加上张自晗天性极为好动,而给张裕萌这个唯一的女孩又好耍小性,最不易容忍别人的不是,班上几个人气质性格差别之大更甚于年龄上的差别。而这一点,我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的… …

 
 
唐子植——名都园试听课工作报(2002年11月10日)
    李赫、常立荣、唐子植11:10出发,11:40左右搭上737路公交车。13:00左右到达孙河。午餐后转乘942路公交车于13:50左右到达名都园,在大门保安处登记联系好并交代保安:张士广、肖景波会随后到。之后进入园区与行政办公室孙敏小姐、张先生见面,由二人陪同验看免费提供的场地宴会厅。由于仅有的一块白板已有人在使用,便请行政办公室送来一些纸和较粗的笔以备讲课用。接着照报名表再次通知报名者时间、地点,并在大厅贴出路标。
    14:20左右陆续有家长或保姆带着小孩来到,14:30张士广老师来电话他早已到达等在侧门,当张士广老师改由正门进入到达时约14:45… …(阅读全文

 

名都园社区私塾授课课程安排(对象3-7岁儿童)

 
 
 
北京大学承泽园社区教学
 
活动照片(2004年03月10日)
 
     
当时使用上课登记表(点击查看
 
※附:在承泽园社区开展三字经教学的通知2004.2.25
      在承泽园社区开展千字文教学的通知2004.5.10
 

 
2004年11月下在旬中国人民大学社区老年大学开展传统文化座谈会并启动社区义教活动
 
座谈会视频:(上) (下)
老年大学传统文化座谈会照片
杨树新在讲《三字经》
人民大学义工唐婷婷在人民大学社区开展义教一年(2005年4月2日图片)
 

 
中交建安社区义教
《弟子规》学习照片(5月10日)
     

 
“安康益家 欢乐共享”——学堂社区部参加“安康益家进社区”方庄迎新联谊会

    2004年1月11日,学堂社区部前往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一区活动广场参加了“安康益家进方庄迎新春联谊会”,组织社区儿童少年现场诵读《三字经》选段,并现场免费发送了学堂传统文化学习资料。
    11日下午,瑞雪初停,2点钟活动正式开始,当地社区居民300多人、十余家参会单位、近十家新闻媒体来到活动现场,给清冷的小区平添一股活力和暖意。
    2点半左右,联谊活动开始,学堂社区部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学堂教育实践方面的情况和社区教学工作情况,并向社区居民和各界朋友赠送了学堂最新的《通讯》和传统文化学习资料。不少带着孩子的家长还详细了解了学堂社区教学的活动计划。
    3点,经与儿基会方面协调,学堂社区部活动人员现场组织参加联谊活动的儿童近二十人,在活动主席台上,由学堂义工白芃带领,集体诵读了《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考世系,知终始”一段,诵读历时十多分钟,虽然化雪的天气十分寒冷,但孩子们读得十分带劲,其中最小的一个三岁儿童,还不会认字,在母亲的嘉许下,也积极地上台展示。诵读完毕后,社区部当场为孩子们发放了《论语》、《正蒙宝典》、《千字文》挂图等传统文化学习资料作为奖励。
    此次迎新春联谊会活动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安康计划——安康益家”公益项目系列活动之一,由儿童基会与北京市妇联联合举办,学堂社区部作为该项目“安康计划进社区”合作单位参会;此前学堂社区部还于2003年12月6日参加了“安康益家”项目在志新社区的活动。

 
活动照片
     
   
 
活动内容

    1.益家书屋区活动介绍:5分钟(以介绍学堂为主,提及与儿基会的合作关系,简明精到地向社区居民介绍传统文化的价值——可以是口号。)
    2.主题活动:35分钟:
      1)请(组织)小朋友现场诵读古典诗词文章,约10分钟。古诗词连句,约15分钟。
注:小朋友的诵读与古诗词的连句将交叉进行。(对于参加诵读的小朋友赠书或赠小书签为之鼓励)
      2)10分钟的现场教课,教学内容节选《三字经》一部分。教学形式:以诵读的方式为主,以义理解释为辅。
    3.总结:5分钟。收集各方反馈意见,向社区居民及其他各界朋友赠送学堂相关资料。
      … …查看详细活动安排


 
德胜街道新北社区传统文化宣讲(2010年10月16日)
 
 
 
北京大学承泽园社区教学(2005年暑期)
 
徐云飞教书法的照片(8月1日)
 
 

 
中交建安社区义教
宋文华老师在社区授课的照片(2005年2月)
   
 
宋文华老师教授的“弟子规”诵读班结业照片(2005年6月)
   
 
 
 
北京大学承泽园社区教学
     
 
王勇唐诗班活动照片(8月份)
 
 

 
中交建安社区义教
六·一儿童节义教照片
   
 
 
社区义教经验交流(宋文华 2007年3月31日)
     
交流会录音:(a-1)(a-2)
交流会录音:(b-1)(b-2)
     
    … …第二期想开《三字经》来着,就是刚才我和大家说的体会来着,我觉得量特别的大,而且背起来更显的离孩子们远一些,枯燥。我也看了,“二十四史”啊,“四书五经”,包括什么那些的,我也是第一次接触那些。我感觉兴趣就不如《弟子规》更贴近他们。就像是“入则孝”特别好背。全班一下子兴趣就来了… …我复习“入则孝”的时候就背的特别齐,特别连贯… …
 
※附:一耽学堂2007年春季学期社区义教工作部分记录
 
 
北京大学承泽园社区义教
 
书法班活动照片(7月-8月)
 
安贞社区刘晓东来信(2006-11-16)

    安贞街道办事处是朝阳区22个街道办事处之一,位于朝阳区的西北部位,邻接海淀区和东城区,下辖六个社区,属于正处级单位。这次策划的系列讲座主要的对象是街道办事处各科室的公务员以及六个社区的居干,每次讲座的人数一般在60人左右。
    至于讲座的主题,我想还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内,可以谈一下文化的主干脉络和精神,当然,我对这一块的理解也是不全面和偏颇的… …

光大花园社区教学《三字经》学习通知

致家長的一封信(2002-11)

尊敬的家長:
    你們好
    一耽學堂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民族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史哲等專業的 創建組成,是以学习、体认、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爲目的的非赢利性公益组织。
經過這些優秀青年的努力奮鬥,在兩年的基礎教育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经验及可付諸實施的教育模式。現提供給各位家長,或許可以厘清普通觀念中的模糊、誤解和偏差,以真實有效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有所借鉴。
    一、現行小學語文教育只重在“語言”和“文字”的層面而忽略了“氛圍”和“語境”的層面,語文是必須而且只能活在“文化”當中的,只有在“文化”中,才會有體悟與領會,才會有傳承與創新;
    二、“文化”是歷史的和整體的,我們不能片面地和功利地對待,也就是說,傳統文化實際上應是基礎語文教育開展的主要背景和主要資源,在沒有歷史感的文化中培育出來的語言是沒有生長能力的;
    三、古詩詞學習的只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文學的一個方面,它不能代表傳統文化,更不能取代對傳統文化其他部分的學習,因爲傳統文化的核心實際上是在“爲人做事”裏面,它集中表達在經典裏;
    … …

 
hspac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