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晨读小组2009年7月文教公益实践(“支教”)总结

 

吴升鹏发来关于2009年秋季学期晨读活动总结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在此祝愿您及学堂诸位前辈同仁虎年大吉!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眨眼间年岁辞旧迎新,而自己却唯马齿徒增,惭愧。因年前电脑出现点故障,故而迟迟未能给您发去总结。

上学期晨读整体上是泰山区(原五山区)依然不温不火,有时三五人,有时十来人。启林区(原跃进区)则一直相对人数多一些,平时能坚持下来的有十来个,多时有三十来个。很遗憾,华山区可能因宣传不足,故纵有陈晓慧同学的一腔热忱,却也终究没有接上来。老师对于晨读一直给予了非常多的关心与支持。应该说启林区的人气稍微旺盛,与鄱阳湖读书小组的大部分成员住于启林区是不无关联的,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读书小组成员已成为启林区晨读的主力军。本学期老师来了一趟广州,顺带也参加了读书小组关于《弟子规》的讨论,也给予我们很多的鼓励,她常说,义工组织晨读这一过程,自己的收获其实是最大的。我自己亦深有体会,一方面在晨读中涵养恒心,用恒心坚持晨读!先贤云:“天地之道无他,也不过是个至诚无息”。持恒,这或许是我们能从晨读中所能的到得最好的东西吧!另一方面,尤其对于组织者是更为凸显的,就是组织晨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打开自己的心量的机会,给了自己一个平等而真诚待人的机会,去打开自己的心扉,融化人心的隔阂,让自己去融入这个大千世界。因为这是一种人与人的接触,人心与人心的交流,并且有着先贤经典为媒介,更凸显了一种超乎功利的纯洁与真诚。所以晨读小组在我心中其实不能算一个组织,我甚至认为它不应该是一个组织,因为组织便似一个个圈子,圈与圈之间有着隔阂。晨读小组应该是一个我们每个参加晨读的成员的生命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封闭的,更准确的,它应该是与所有不管是否来参加过晨读的同学,和这个大千世界融为一体的活泼泼的生命。它提供了一个机缘,一个学习先贤的机缘,一个接触他人的机缘,更是一个体认自己的机缘。基于这样一种想法,我虽也曾经打算尝试将晨读小组注册为社团,却总有些迟疑。而且宣传时比较自由,并未附加过多的东西,只是觉得晨读本身若能有所坚持,必会自己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正像我自己的收获一样。然而这也出现一个问题,那便是一个传承的问题,有这样一种情况,即有些同学虽然能够坚持,然而或许是自身性格原因,或许是认为自己古文缺乏一定的功底,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而未能担起组织责任。而有些同学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对于经典也时有接触,却未能坚持。故而我最近总在想如何一方面使得每个参加晨读的同学都能各遂其愿(通过与同学的一些交流,发觉同学们参加晨读的原因多样,如有的是希望借此以督促自己早睡早起;有些视其为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所谓吐浊纳清;有些则是希望借此机会学习一下传统文化等等),另一方面又能保证有一种组织上的传承。上学期看您的文选中有一篇《2006年“十一”修学记》,又上学堂网站了解了一下孔夫子学习小组,并听了一部分录音。深受启发,觉得或许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尝试学习的方式。今天晨读完与老师交流了一下,觉得可以在鄱阳湖读书小组的名义下增加一个“国学分组”,专门招对国学有兴趣,有恒心的同学,一起学习经典,学习学堂的义工培训资料,学习做事,从而培养一些骨干。或许这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保持晨读小组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又能避免出现一般社团常会出现的问题如久而久之一些活动亦沦于形式化,还能保证传接。

今天正式开始了本学期的晨读,本学期主要打算以《论语》为主,两个区晨读内容同步进行,以方便交流,本学期应该还会与广州其他学校晨读小组及相关社团进行一到两次联谊交流。另外老师打算把鄱阳湖读书小组的刊物《爱智斋》第三期作为晨读特刊,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是对华农的晨读情况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并加入一些与晨读相关的内容。下册则将晨读的一些常用资料汇编成一本小册子。以上是本学期的主要计划。过完这学期,我也将大四了,可能相对会忙些,感觉08级的蔡志鸿对晨读一直有着恒心与热情,且做事也颇为踏实认真,所以慢慢一些工作也将交给志鸿负责。

去年7月份晨读小组组织了一只队伍前往韶关仁化闻韶镇进行了为期十多天的“三下乡”,主要内容还是支教。参加人员有理学院的肖云,蔡志鸿,林丽敏,林红星,易凤,胡湘红,关伟杰,苏东升,人文与法学院的黎展钰,李思霞,农学院的张宗富,吴升鹏。主要由肖云负责策划组织,其他同学也都尽心尽力,有颇多收获。各位同学的总结及相关相片,录像,已整理后打包在附件里。请您查收!

随思随写,言已葛藤,不赘。祝一切安好!

                                    升鹏敬上

                                               2010/3/1





参加活动成员合影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黎展钰,苏东升,李思霞,胡湘红,林丽敏,何雪燕.后排从左至右依次为:吴升鹏,关伟杰,蔡志鸿,张宗富,林红星,肖云,易凤)

同闻韶希望小学同学们的合影 

“三下乡”活动总结PPT
  
点击下载

相关活动视频

内容:文艺汇演篇、教学篇、游戏篇。

 

活动成员个人总结

 

李思霞(人文与法学院)

…然后,想到了那堂我发脾气的课,足足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讲了半个多钟,台下的孩子很安静,看着台上狮子般狂吼的我,我感觉到了他们的歉意,也感觉到我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灵魂。后来听说有一个女孩因为听了我的“教训”哭了,可我内心很开心,毕竟他们懂得了我们此行的价值。那个晚上,生病中的我,又一次哭了,笑着哭了!我为那群懂事的孩子偷偷抹泪,一切都值得了…

 

林丽敏(理学院08级材料化学1班 

…在那里的每一天都让我感动。他们的热情好客,他们的淳朴,那些小孩为来上我们的课而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的执着,他们亲手为我做的生日礼物。。。。。。时间在快乐和感动中流逝中,我也在慢慢的成长着。。。。。。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13个人一起协作完成每一个活动,一起想办法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一起煮饭炒菜,围在一起吃饭。我们一起享受着快乐,一起分担着辛酸。让我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它可以激励人,催人奋进…

 

蔡志鸿理学院 O8材料化学1班)

…每天最快乐的时光是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很快乐。虽然菜很少,但大家都互相让着,虽然有时菜自己做的不好吃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有时很感动。特别是那个最懂得鼓励教育的肖云师姐,每样菜都说好吃。大家有说有笑的感觉很幸福。

这是一次不平凡的旅行。一个非一般的团队带着一群纯真无邪的孩子与他们在大山里度过一段非常难忘的时光。我相信这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那人,那山,那狗,那树,所有的一切就像世外桃源,非常唯美,很自然,民风很纯朴。在这里没有外面的争强好胜,好像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每个人都是那么善良机热情,孩子们是那么可爱天真,至今仍然久久不能忘怀…

 

关伟理学院08级应用化学三班) 

…最令我感触是有的人家里离学校一个多小时,仍徒步翻山越岭地来上课。他们中最有钱的或许也只能在广州的小康之下。家里大部分是靠耕作为生,倘若那年天气不好,当年就算是毁了。也正因如此,许多小朋友的父或母甚至父母都在外打工,他们就成了留守儿童。回想到那个公益广告,如果那名支教老师因艰苦而离开那里,留下来的孩子又将如何…

 

何  经管学院06会计2班) 

…看着他们小小的背上背着大大的包时我觉得他们特别的可爱。当我们走到大街上时,我又被另外一翻景象索感动,只见在我们平常吃早餐那里站着许多等候多时的学生准备欢送我们这些小老师。突然间心情特别沉重,看着他们每一个人的纯真的笑脸我真的很不舍。车到了,我们上了车,他们就在在路边站成一排不停地向我们挥手,他们刚才可爱的笑容瞬间消息了只看出他们对我们的依依不舍。车开了不远的时候,他们就打电话过来跟我们说:“我们好想念你们啊,刚才你们走了我们有很多人都哭了……”这时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着他们,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回来看你们的…

 

胡湘理学院 

…首先是这里的小朋友,为了能彼此熟悉,七月七日这天我们与初次见面的小朋友玩起了游戏,小朋友玩的很高兴,对我们没有了生疏感,这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他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七天的共同学习,共同生活,我们与小朋友建立起了非常好的友谊他们时常会为我们送上他们亲手折的一些小东西,写下他们祝福的话语。小朋友的家长们知道我们自己准备伙食,让小朋友从他们家中带来新鲜的蔬菜,鸡蛋给我们,我想当地人还有小朋友正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我们表达欢迎,或者说是对三下乡活动的认可吧!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鼓舞和激励吧…

 

黎展人文与法学院 

…第二天首先就是晨读,过了很多天都没有读了,再次读起,竟觉很吃力。随后便开始了支教之旅。学校领导先是帮我们压了场面。之后为了相互熟悉,我们进行了两个游戏。后来回看照片,发现当时跟自己玩游戏的小朋友后来都跟我成了很要好的伙伴。很快我们就遇到麻烦。来的小朋友有40个左右,怎样才能记住名字成了我们头痛的事情。等三四天过去了我们才记住了大部分人的名字,并且相互指认。不过还是有部分的没记得…

 

林红星(理学院

…每天晚上我们都开会讨论当天做得好的地方与不足,希望第二天能改进。跟小朋友们混熟了以后,大家开始互叫花名了,云姐,霞姐,大鹏哥,冬瓜哥,小黑,猫女等等,更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小朋友们给我们带来了米,青菜,玉米之类的,我们很激动和感谢。

三下乡的这些天,也增进了队员们的感情。在煮饭问题上,除了一些不会下厨的,冒出来好几个厨艺高手,东升,志鸿,湘红等。他们不辞辛苦的为我们主厨,我们不会下厨只能在旁边打打下手。原本不是很熟的同学,现在也混得很熟了,我们团结友爱,亲如一家人。我们共同打扫宿舍卫生,分享食物,药品。夏天晚上的蚊子真是毒啊,可怜的我又没带花露水,多亏了思霞的无私奉献,在我每天把全身都涂满花露水后就再也没被蚊子叮过了…

 

苏东升(理学院 08应用化学3班)

…一开始,我对闻韶的印象是觉得那里十分贫困,是那种很落后的地方。但去的路上和到了那里之后才发觉那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贫困和落后。那里既有乡村的那种山明水秀,充满田园气息的风景,也有现代城市的建筑如较为先进的医院和好看的别墅,还有电脑等先进的设备等等。虽然有这么些现代化的东西,但那里的人还是保留着那种靠山吃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方式…

 

吴升鹏(农学院)

…当孩子们看着你,那一双双黑亮的眼睛,带着渴望,却又是那般的无邪,令人不禁心生爱护。虽调皮捣蛋,却不失天真烂漫,层层包围的山为他们隔出了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他们自由挥发,养就了他们自由不羁的气质。他们都有一股激情,像一湾激流,冲击着你,感染着你,几天的相处,留下了非常多美好的回忆。

天下没不散的宴席,再见了闻韶,再见了可爱的孩子们!

 

肖  云(理学院)  

…他们挺调皮的,很活泼,喜欢自由,每天都是活力四射。上课时总不喜欢端端正正坐着,喜欢东张西望,说说话等,这与我们当初想的决然相反。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是他们身处没有约束的大自然中与生俱来的性格吧!我们用了许多策略方把他们稳住,使整个课堂变得有序。真正上起课来才发现,做老师的有多么不容易,一节课下来,声音嘶哑了,人也变得筋疲力尽,可是有一种很快乐的感觉,因为我们给与他们所需要的…

 

易  凤(理学院)

…我们同行13人住在学校宿舍。第一天上课,课室就几乎坐满了人,看来同学们都挺好学的。听他们大声朗读正气歌,我能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感受到他们的生机与活力。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踊跃地举手发言,课后到我们宿舍请教学习更多的东西,这些都让我觉得高兴,因为他们都很好学,但同时我也为他们感到可惜和遗憾,他们理应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他们理应和我们一样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成果: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上课,拥有比较好的教学设备。但他们却在这里,在这个教学条件比我们落后的地区…

 

张宗富(农学院07农业生物技术)

…在闻韶支教的几天中,我们了解到闻韶是一个贫困的偏远山区,校舍简单,附近居民住房以泥砖房为主。当地居住人口状况是,年轻健壮居民几乎外出打工,老弱病残者留守村庄耕种,是典型的留守儿童聚集之地。当地农民思想并不上进,我们支教的几天中多次跟随学生进入村庄,农户家,发现很多农民因为无赚钱之路,只能在冷漠无奈地闲呆着,这种情况在山区偏远农村中并不少见。对于儿童的教育,家长有不信任当地学校,却又不知如何教导孩子的倾向,由此导致某些学生有“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倾向。当地学校也因为此,只能照顾学生考试成绩,未能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做到良好。因此,学生文化底蕴薄,对传统文化知识甚至一无所知,也就无从谈起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仁爱孝贤等意识,这些意识的缺乏是当今社会不和谐的一大因素。因而,响应建设和谐社会,根据闻韶的现状,这主题是适宜的…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