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古城,古葭州,旧名葭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毛乌素沙漠的东南缘。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它高高矗立于黄河西岸的石头上,石街、石墙、石窑洞是其建筑特色。古城始建于宋代,东临黄河,西南有佳芦河围绕,三面凌空绝壁,地势险要,素有“铁佳州”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为塞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佳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韩海燕,男,汉族,一九四零年出生于陕西省佳县。父母早丧,由祖父祖母抚养成人。少贫,由政府扶助读完小学、中学,后考入陕西省西安师范。一直从事文化工作,曾任佳县文化馆副馆长、佳县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中共佳县县委农工部副部长等职。喜欢文学、书画,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退休后,带领全家,并吸收社会公益力量在佳县乃至榆林长期持续地以多种形式开展和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体认和义务普及工作,成果斐然,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和广泛赞誉。

 

韩海燕老师一家(在义塾成立庆典晚会上)
 

一耽学堂燕翼堂义塾简介(2008年10月)
 

 
 

岳麓抒怀


岳麓堂前谒圣贤,沧田桑海事如烟。
灰寒应救时难遇,绪坠该接期又愆。
惟楚有材成旧史,于斯为盛待新编。
弦歌复震道南地,华夏重开礼乐天。

白云枯松

心  愿


落地常思作栋梁,
参天久侍古庙旁。
此生未遂广厦志,
静看新苗抽条长。

 


我是侏儒慕鸿儒,
喜人学成胜自成。
此身愿化劝学鸟,
飞进千家学子心。

     
更多请查看塾师韩海燕文集
 

 
大家眼中的韩海燕
 
办义塾、弘国学》——记民间学者韩海燕

    … …一位年逾花甲、满头白发的老人,穿梭在城街巷陌,不管春夏秋冬,为的是老先人留下的文脉不被截断,为的是现当代断层的文化工程重整… …(阅读全文

 

刘亚莲——《为石莫忘补天志,是水常怀润地情》

    … …“为石莫忘补天志,是水常怀润地情”这是韩老师发自内心的对国学事业奉献终身的宣言。
    … … (阅读全文

 
龙云——《怀揣信念,孑然行走》
    … …一个苍苍白发的老先生,重新十年寒窗,将《道德经》、《论语》等倒背如流,烂熟于心,并推而及之,在佳县创办了第一所国学儿童院,在没有丝毫影响“应试教育”的状态下令一批儿童自觉地接受了素质教育,这些孩子们同样将《论语》、《道德经》倒背如流。… …(阅读全文
 
 
 
2001
12月8日上午9时,韩海燕在经典书院(义塾最初名,以导读、传习经典之由)做了开班首场讲演

2004
12月4日,“葭州国学书院”成立(是为燕翼堂义塾的前身),举行了“儿童家庭文化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

2005
5月,韩海燕在太原市参加由陶行知研究会组织的教育研讨会

2006
5月,韩海燕应邀参加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主持召开的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教育、语言文化政策研讨会”
9月26日,燕翼学童在“2006榆林旅游文化艺术节”之“和谐和与发展——白云山论道”中表演“童子诵道”
10月10日,正大集团总裁助理郑翔玲女士在榆林市李金柱市长的陪同下突访燕翼堂义塾

2007

5月下旬,老韩应《光明日报》之邀赴京做“国学访谈”
7月9日,“大地观察研究所中国村落传统考察项目组”到燕翼堂义塾参观
10月20日,燕翼堂义塾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一耽学堂全国第二个连锁义塾


2008

暑假,在榆林世纪广场组织晨读
8月8日,屈家庄义塾成立,义塾的普及正式深入农村
10月12日,张家庄义塾成立
11月23日,榆林市燕翼堂阳光义塾正式挂牌成立


2009

7月14日,榆林市孔子文化研究会成立,韩海燕塾师担任会长
7月24日——31日,韩海燕赴广西桂林参加“第二届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研讨会”
8月——9月,陕西电视台“我说我家”栏目组为韩海燕一家录制节目
10月30日,著名画家刘文西来燕翼堂义塾参观,观看了义塾录制的音像资料,并欣然题词:燕翼堂艺术家之家

   
 
 
 
 
 
 
2006-2009年义教情况统计表(点击放大)
 
 
 
2007年工作总结
    燕翼堂义塾自从2001年开班以来,先后已有二百多名儿童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入学接受过国学经典教育。
    … …
    在诵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由且快乐着,往往在背会一部经典时,自豪的笑容充满红扑扑的脸蛋。为了对孩子们以示鼓励,义塾每学期都给孩子们奖励。有人就不理解了,图啥?义务教就罢了,还免费赠书,再自己掏钱买奖品!不过,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掏再多的钱,出再多的力也是高兴的。当孩子们背会《大学》的时候,确实像竣工了一件大工程,那么多的孩子异口同声,书声琅琅,很令人振奋。当两位同学用15分钟就把《中庸》背下来时,家长们也很受感动。当《道德经》被孩子们背得滚瓜烂熟时,他们自己都沸腾了。当孩子们时不时来上一句“子曰”、“诗云”,又令其他孩子感到由衷地羡慕……
    今年暑假,韩海燕塾师开始讲解《四书》,现已将《大学》讲完,许多成人也参与了,收效挺好。《三字经》教材广泛散布,街头巷尾时闻传来“人之初,性本善”的诵读声。
    风气已开,力求精进,众心归一,前途可知 … …(阅读全文
 
2009年上半年国学经典导读总结

    燕翼堂义塾自从开班以来,就利用寒暑假、双休日为适龄儿童义务导读国学经典。导读的主要内容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等。在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稚童的本真和善良,及优秀典籍对这些孩童及家庭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而且义工们在导读经典的过程中,深深感到了教学相长,社会反映也不错。不过,因为我们的办学性质(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不同,所以学生基本是来去自由,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正因为如此,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认识深刻的,孩子会坚持得很好,反之,则差一些。大一些的孩子,在有了自己的认识观点之后,也会坚持得很好。
    2009年上半年,燕翼堂义塾开设两个导读班,大班接着去年的《论语》继续导读后半部,小班学了《弟子规》和《大学》… …(阅读全文

 

 
张艳娥:写给孩子们的话--临别赠言五句

    六年级的孩子们马上就步入中学的大门了,意味着以后的读经时间就少了,还有去外地读书的,就不可能再来义塾读经了。临别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地来了,带着丝丝不舍与留恋,要我为他们留言。
说什么呢?在导读的这些个日子里,点点滴滴一齐涌上心头… … (阅读全文

 
张艳娥:儿童节有感——导读心得

    … …细细捕捉这一百八十天里,每个细节都会令人感动,令人深思。在教《弟子规》的时候,孩子们的一言一行深深触动了我,因为之前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校、家长只注重了孩子的分数,而完全地忽略了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因此,我选了《弟子规》去引导他们。由于是假期里,六天便教完了。然后,你扫地,便会有孩子和你争扫把;你擦桌子,便会有孩子和你抢抹布,所以我也常常会被这些细节所感动。更可喜的是一位8岁儿童的母亲告诉我,孩子变得勤快了,自觉地去倒垃圾,而且也懂得心疼人了,多么令人欣慰啊… … (阅读全文

 
亦安:燕翼筝韵

    2007年暑期是燕翼堂义塾注入新空气的暑期,义塾买回了五架古色古香的秦筝。看着那闪闪发亮的筝体,影影绰绰的琴弦,义塾的孩子们既欣喜又好奇。筝是买回来了,可是谁来教呢?佳县山城没有现成的老师,到哪儿去请老师呢… … (阅读全文

 
韩晓勇:一个义字通天下
    … …我家于2001年在佳县山城办起了一个义塾——燕翼堂义塾。利用双休日、寒暑假面向孩子传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始,并不被多数人理解,但我们家一直坚持着,到现在,有的孩子已学了整整六年,他(她)们不仅读了<<千字文>> 、<三字经>>,还读了<<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老子>>、<<诗经>> 、<<易经>>等,其中有许多篇章可以背下来,孩子们在学校的功课也都很好,尤其作文。我十分感谢,我的老父老母为社会做了这么一件好事… … (阅读全文
 
 
 
韩老师授课照片

韩老师在家里为孩子们教授《弟子规》

 
 
     屈恩思,1942年生,男,中共党员,退休后在村里闲居。2008年,在燕翼堂义塾的帮助下,于暑假在村里办起了国学学习班,目前已有几百孩子读古文经典,收效很好。
 

 

    佳县佳芦镇屈家庄中心小学共130多名学生,从幼儿班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都有。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读《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学生也影响了家长,有的村民也读,有望形成风气。
 
 
 
 
 
 
 
 


韩海燕老师在世纪广场领读(2008年暑期)
 
书声朗朗
 

    2009年度负责人:赵燕燕,主要集中在暑假进行,每天早晨6时——7时,地点在榆林世纪广场。

    榆林市世纪广场晨读,2008年暑假读的是《大学》、《中庸》、《孝经》,参加的人有中学生、大学生、小学生,有老年人、中年人,也有儿童。人数最多时七八十人,最少时也有二、三十人。2009年暑假亦然,读的是《论语》,收假时,读了不到一半。
 
 
    义塾从2009年元月8日起举办“国学讲座”。讲座主要由韩海燕塾师讲《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及《论语》。还将邀请一些对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等学科有造诣、有研究者,分别进行学术讲座。
 

讲座海报(点击查看
 
 
 
 
 
 
第一期封皮
创刊祝贺词
 
创刊词

    儒风,儒家之风范也。
    《南齐书陆澄传》曰:“今若不大弘儒风,则无所立学。”韩愈面对当时之学风亦叹曰:“嗟乎,师道之不明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遂作《师说》,教人师道以解惑。而今人之惑远甚于古人之惑,可师之师又远少于古时,今人之惑孰为之解?
    “道沿圣而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儒体经而传道。古圣虽往,经书犹存,“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也,不刊之鸿教也”。体乎经则可知圣,师乎圣则可明道,本乎道则可行教。虽如此,然儒者何在?使今人体乎经,明乎道,修品立节,成已成物,躬行示人以礼法,立言启人以伦常,唯有读经一法矣,舍此,虽圣人复出,亦无如之何矣。子曰:“吾欲仁,仁至”,圣人何等自信。“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古人何等气魄!虚言哉?非也。凡人皆能成贤成圣。能与不能全在乎自己。然不大弘儒风则不能也。
本会会刊,名之曰《儒风》,旨在大弘儒风… …(阅读全文

 
 
《燕翼堂义塾学报》图片(点击放大
 

学报发刊词

    … …过去的辉煌,已成为过去,新的伟业等待着年轻人们去创造。燕翼堂义塾,合乎时代的节拍,顺乎时代的潮流,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今天诞生了,学报亦同时创刊。“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燕翼堂义塾和《燕翼堂义塾通讯》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幼儿启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个勃勃生机的苗圃,这里有甘于奉献的义工们的辛勤浇灌,会使一株株幼苗茁壮成长。首任塾师韩海燕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我是侏儒慕鸿儒,
    喜人学成胜自成。
    此身愿化劝学鸟,
    飞进千家万户门。
    这是一种情怀,这是一种历史使命感的流露,这是一种文化责任心的表白。
   《燕翼堂义塾通讯》是一个文化交流的窗口,是燕翼学子展翅的空间,也是燕翼堂和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 … (阅读全文

 
 
 
陕西省罗振江副省长
与义塾学生在一起(2007年3月)
榆林市李金柱市长
与义塾学生在一起(2007年3月)
榆林市井剑萍副市长
与义塾学生在一起(2007年3月)
 

陕师大“红色之旅”社会实践团体
参观义塾,并与韩老师的儿孙们
合影留念

著名文艺评论家费秉勋先生
为燕翼堂义塾题词

与著名书画、文学艺术家王德廉先生

韩海燕塾师与著名作家贺抒玉
(后排中)、路萌(前排左一)等
老一辈文学艺术家

著名纪录片导演武月先生
参访燕翼堂义塾

2007年4月
正大集团总裁助理郑翔玲女士来访
 
 
 
 
 
公益图书室部分书目(图书近千册)
   

钱穆作品系列(11本)
中国古代文化史(3本)
中国思想史(全3册)
王阳明全集(上下)
毛泽东选集(1——8卷)
梁漱溟全集(1——8卷)
梁漱溟先生论儒佛道
中国哲学史(上下)
宋元学案(全4册)
说文解字(注音版)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
颜氏家训
帛书老子校注
新编诸子集成(10册)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
国史大纲(上下)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下)
四书章句集注
论语译注
孟子译注
     
     
 
 
 
韩晓峰
张艳娥
韩晓宇
杜  晓
 
 
   赵燕燕,女,苏州中学语文教师,多次获奖,有模范教师奖、论文奖等。讲课认真且生动,常识渊博,口才好,深受学生喜欢。2008年受韩老师的影响,在自己带的班开展国学教学,除平时辅导学生外,当年暑假,在榆林世纪广场义务导读,每天早晨风雨无阻到达世纪广场和学生一起读《大学》、《中庸》、《孝经》,从此一发不可收,继而读《论语》、《孟子》等经典。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让中学生抽时间精读一些经典,有利于打好基础,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现在她所带的两个班已毕业,许多学生还表示今后依然跟她学国学。

 

 
 

 

义塾成立大会合影
 

 
义塾成立大会视频
   
 
 
 
义塾成立大会照片
 
     
大会讲话
揭匾(总干事、刘汉利、彭飞、韩海燕)
成立大会现场
 
 

 
总干事在义塾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 …二零零一年十二月,韩海燕在自己家里腾出一间房子,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带领全家老少义务开办传统文化学习班,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蒙学,以及《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等原典的选读。在半年时间里,来学习的孩子由9个增加到23个,至今累计已有二百多名附近村镇乡邻儿童接受过教育。他以一片仁爱之心,点点滴滴的哺育一棵棵幼苗。言传身教中使孩子们知书达礼,敏学好问,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同时,他不惮劳苦,以近古稀之年,奔走在佳县、榆林乃至陕西,尽一切可能向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宣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素质教育。
    六年,斯文复振,风气先开。今天,我们庆祝燕翼堂义塾成立,首先要表彰韩海燕先生,表彰他壮志进取,不忘忧国,表彰他夙夜精勤,乾乾而行!韩海燕先生是一位优秀的义工,是一位合格的塾师。
    … …(阅读全文

 

 
韩海燕老师在义塾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贵宾、各位领导、先生们、女士们:
    … …
    何为燕翼?善为子孙谋谓之燕翼,燕翼贻谋,非财非屋,养正则吉,家国之福。养正,自古以来就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古代私塾和现代义塾有共同点,有不同点。共同点都是传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养性、养正、养志、养德。不同点是,前者是家族性的私学,而后者则是公益性的、社会性的义学。孟子说:“义,人之正路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一人如此,一家如此,一国亦如此。孔子当年办学,就是义学。孔子自白:“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的人说“束修”乃一块干肉,乃童子见师之礼,有的说“束修”是一个年龄的别称,如“而立”就是三十岁,“不惑”便是四十岁,而“束修”就是当时一个上学的年龄。干肉也好,年龄也罢,都可以说明孔子办学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当时“道之不行也”,“道之不明也”的缘故… …(阅读全文

 

 
河北涿州文昌祠义塾首任塾师彭飞在大会上的讲话
    … …6年多来,我们的儿童国学启蒙教育,有些什么收获呢?我简单讲以下三点:
    第一,6年时间,400多人(次),500多课时的国学经典教育本身,就作为第一点收获。
我们办国学教育的初衷,就是为防止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断代,就是复兴民族文化。6年多的教育和熏陶,可以说起到了这方面的作用。部分经典的内容及其承载的民族精神灌输到了400多儿童的心中,使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在儿童的心灵中扎根。还有在这期间发赠和群众自买的典籍读本数量很大,广泛普及到社会和家庭,现在社区内外,几乎达到了“家家有经典”。我想这就是一大收获吧… …(阅读全文
 
清华大学羊涤生先生讲话

     … …办好义塾的着眼,在于一个“义”字。什么是“义”?韩愈说过:“博爱之为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义”与“仁”是联系在一起的。意即博爱叫做“仁”,实行“仁”而且实行得适宜即为“义”。冯友兰先生也说过,义利之辨,实际上即公私之辨。“义塾”是一个公益事业。是出于一种“公”心,出于一种对国家民族、对社会的一种历史责任感。是以公益行动来传承和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德。它是在书斋里或是在会议室研究、言论中华文化所不可取代的。它有着对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更为直接的移风易俗、匡正人心、重铸民魂的重要作用… … (阅读全文

 
北京大学汤一介先生的贺信

    …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前夜,而民族的复兴要靠中华文化复兴的支撑。中华文化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它培养着我们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人,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生长、发育的根。
    义塾是基层文化普及工作的一种有益探索,现在在榆林成立了燕翼堂义塾,将使中华文化又多一传播的阵地,这无疑是件可喜的事… …(阅读全文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先生贺信

    祝贺一耽学堂陕西榆林燕翼堂义塾成立大会胜利召开!
    义塾立足生活,开展社区教化,促进伦理生活的养成,培育道德文化的自觉,不泥古,有新意,对于今天基层和谐社会建设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应当加以重视和研究,期望一耽学堂各位义工继续努力,不断实践和总结,“做事第一”,为文化普及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郭齐家先生贺信

    … …燕翼堂义塾韩海燕老师六年来艰苦努力,退而不休,带领全家并吸收社会公益力量在陕西佳县乃至榆林地区长期持续地以多种形式开展和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体认和义务普及工作,成果斐然,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和广泛赞誉。韩老师悟性很高,他六年来就是自觉地按胡主席上述指示精神去实践的。在韩老师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民教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胡锦涛主席语)。的确韩老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 (阅读全文

 
北京师范大学李景林先生讲话

    … …国学热并不是经典书籍的堆积,那只是国学材料而已。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国学、为中国文化重新建设付出努力。因为民间学术、民间教化的断裂主要是缺乏人文的积累,没有建立起国学、儒学的当代精神。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将继续前进,综合国力将继续增强,我们学者的责任就是不能让传统文化断裂。如果传统文化发生断裂,中国的未来就没有希望… …(阅读全文

 
陕西师范大学李震先生讲话
陕西孔子研究会王长坤先生讲话
山东大学颜炳罡先生贺信
曲阜师范大学骆承烈先生贺信
家长代表讲话
学生代表讲话

深圳公益小组赠燕翼堂义塾画

 

 

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座谈会(10月20日)

议题一:关于义塾
议题二: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如何读古书,如何学古人?
议题三:国学热的分析

座谈会照片(查看更多

 

 
义塾成立庆典晚会(10月20日晚)
     
晚会照片(查看更多
 
 

 
榆林市李金柱市长来访(10月21日)
     
观看义塾成立书画展
观看义塾小朋友背诵蒙学经典
为义塾题字“第一雅宅”
   
     

 
义塾成立大会书画展(10月21日)
     
参观画展的照片
 
 
2005年总干事与义塾孩子共渡六一儿童节
     
总干事和义塾的义工及孩子们合影    
 
韩海燕老师来学堂(2005年1月)
     
总干事与韩海燕老师谈义塾发展
在夫子像前的合影
 
 
 
  

微     言

   

1 《玩味论语》(节选)

2 必须把文根扎在厚土上

3 也说《论语》到底是本什么书

4 鲁迅与国学大师

5 文言与白话

6 也说国学热

7 二十一世纪是孔子的世纪
8 孔子与老子根本上没有什么分歧
9 闲话《闲话孔子》

10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11 来自山区的悼念

12 真有上帝 上帝喜欢的一定是孔子

13 三问哲学家黎鸣

14 用事实说话

15 秦岭岂可小泰山

16 秦也有材勿言惟楚

17 一枝红杏出墙来

18 也说读书

19 再说读书

20 论“书香家庭“建设

21 再论书香家庭建设
22 谈谈孝

23 坟会

24 《燕翼堂义塾学报》发刊词

25 女人不只半边天觉

26 说年

27 “佳城”小议

28 “汉献帝”闹了一个小笑话

29 黑色大潮”的忧思 30 黄河大警示
31 好好呵护我们的陕北 32 心系黄陵
33 一座古城的背影 34 给榆林市委书记的公开信
35 佳县佳景佳秋 36 香炉寺
37 峡谷小敦煌云岩寺 38 东方红故乡的怀念
39 人民歌手李有源 40 光辉题词六十一年祭
41 毛主席之教子 42 俭朴人之美德
43 毛主席在白云山没有抽签 44 晋剧在陕北的流布
45 中国作家该从那个“死胡同”里走出来了 46 关怀道德荒漠
4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48 去而益咏
49 二十世纪葭州最后一个儒者 50 葭州才俊李泰业
51 去思碑 52 张梧岗自寿古风六十韵
53 碧山屏风 54 《一鳞半爪》序
55 为张福昌的记忆画而作 56 韩晓峰《硬笔书法集》序
57 儒释道与陈继春的哲学 58 铲除中国传统就是铲除人类文化
59 答格非小同学 60 春耕时节话春耕
61 追远厚德 62 羊绒自述
63 蛤蟆的“自白” 64 著名画家刘文西在葭州
   
 
(阅读《微言》篇,下载:PDF
   
   

小     说

   

1 墓碑

2 两亩地

3 空谷回声

4 人世间

5 驼城晨曦

6 梦

7 天成

8 大漠赤子

9 泉斋泪

 

   
 
(阅读《小说》篇,下载:PDF
   
   

纪    实

   

1 黄河纪实

2 俭朴人之美德  绿的播种者

3 生民赤子

4 绿染黄河岸 ——佳县叶子坪开发纪实

5 为了我们的家园——来自榆林沙区的报告

6 希望在荒石坡上

7 奉献在贫瘠的土地上

8 撒播富种的人 —记我国著名食品专家雷光增

9 启开聋哑的圣母

10 贾正兰

11 白春阳

 

   
 
(阅读《纪实》篇,下载:PDF
   
   

    

   

1 论道亭记

2 碧山屏风

3 两字师曹谷溪

4 心灵的洗礼

5 著名画家刘文西在葭州

6 剪纸大师郭佩珍

7 为张福昌画集作序

8 为张福昌的记忆画而作

9 为长子韩晓峰硬笔书法集作序

10 《燕翼堂义塾学报》发刊词

11 燕翼书画展

12 佳县佳景佳秋

13 关怀道德荒漠

14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1 白云枯松

2 神路行

3 元辰殿遐思

4 无题

5 望黄河绝壁

6 黄河忧

7 忧黄河

8 索居

9 自嘲

10 心愿

11 葭州商城偶得

12 乐哉

13 登葭州通秦寨文笔塔

14 白云山寄语

15 葭州童子诵经有感

16 抒怀

17 痛悼牧笛兄

18 元旦抒怀

19 枣树赞

20 登镇北台

21 春日观红石峡

22 应士明君之邀为曹氏家谱咏题
37 丁亥九月九登白云观

38 题香炉寺

39 老榆
40 谒皇陵
41 2010年除夕短讯
42 2011年元日偶得两首
43 观黄河有感
44 读王冕白梅诗有感
45 联 (28幅)
 
 
(阅读《言志》篇,下载:PDF
   
   
    
   
左书记和大肚皮(快板书)
红枣赞(对口快板)
 
(阅读《曲艺》篇,下载:PDF
   
 
 
 
《中国教育报》:一耽学堂陕西榆林燕翼堂义塾成立
《光明日报》:一耽学堂成立连锁义塾
《榆林日报》:全国第二个义塾在佳县成立
《榆林日报》:怀揣信念,孑然行走
“诒厥孙谋,以燕翼子”--“燕翼堂义塾”成立大会通讯
 


hspace=0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431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