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中国的根本。农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村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正在建设着的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失去农村,就失去了中国。成功的政治革命始于农村,成功的经济改革始于农村,成功的文化建设也必然要始于农村。顺着这条路,农村的内涵从“土地”到“私有观念”,再上升到“本土化”的一种理念要求。未来中国一切文化上的努力,都是要以这种“本土”的出发为起点,并且最终还要回归到这里。“城市”是这个过程当中的必需且必要环节。它将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支持,同时也保证我们的现代价值,培养我们面向世界的广博心胸。中国的现代化,也即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因为农村,所以我们从城市开始。因为农村,所以我们到农村去。
    梁先生和陶先生是这方面的先行和榜样,我们应该去学习他们。


天水市简介

麦积山
沙弥的微笑
羲皇故里
 
    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28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关 注 乡 村 教 育   传 承 优 秀 文 化

 
    何谓“乡村教育”?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对此有过鲜明的回答,他说“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育的生路是: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真正的农民教育必须包括对有关农村生活所有重大问题的理解,包括对正在影响农民的一切力量的鉴别,还包括积极努力帮助他们或引导他们自行解决这些问题并达到小康生活的水准。”(摘自陶行知语录《爱满天下》)
    为何在经济建设大潮中要提倡乡村教育呢?因为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往往是在经济领域中各方面的进步的基础上,才会有新的社会组织的开展。而经济进步固然有待于其政治条件,要依靠政治力量,但经济的主体还在于人,必将落足于人的身上。人如果活不起来,则经济的活力以及进步便无从谈起。而“如何让人活起来?则须发动中国人的精神;如何发动中国人的精神?则须借人生向上的力量,提振起志气来;否则中国人将狭小,更不能进取。我们要提振起志气,把经济放在这种人生中,让人生驾驭经济,支配经济,享用经济,不叫经济支配人生(西洋人则是经济支配人生)。要作到这一步,就更是一个精神问题,人生问题,或说是一个文化问题。”(摘自梁漱溟先生《新社会组织构造之建立——乡村组织》一章的第二节《具体组织》)
    乡村教育,“一是趋重知识技能,抑要着眼人生行谊的问题”。“知识技能是生活的工具,是死的,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活的。必待活泼的生命去进求,而后知识技能才得;必待活泼的生命去运用,而后其功用乃著”。(梁漱溟语)“人生行谊”不只是识字、算术、外语的学习了,更要着意在道德培养、人格陶冶上。
    素质教育的重要精神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人人有德,学会高质量的生存”。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道德的完善。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忠孝、仁爱、诚信、俭朴、笃志和博学等内容对人的道德、心智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不能仅仅是说教,要通过“读”、“诵”、“背”,切实影响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而与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相联系。
 

本次考察活动由一耽学堂办公室和甘肃省天水市教育局共同合办
特别致谢天水市教育局李天庆老师!
 
考察队员和李天庆老师在伏羲庙前合影
(前排左起:肖景波、李博艺、赵博、李旭;后排左起:徐慧璇、毛艳琴、李天庆、李海燕、李媛媛)
 
考察队员与天水市北道区石佛学区中小心学一线老师座谈交流后合影
       
                  汪川街头访谈                  传统文化示范课
 
考察述要和成员简介
    二零零二年暑期学堂办公室选拔当年优秀义工七人及学堂办公室专职人员张志华组成赴西北甘肃天水教育考察队。先后在三所乡村学校开展了传统文化示范讲课、与当地老师座谈交流、对学生进行家访等活动。义工们为当地学生、家长、教师和教育界领导介绍一耽学堂在北京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现行基础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实践经验,详细说明一耽学堂“语文教育就是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主要的就是历史教育,历史教育主要的就是经典教育”的理念及具体操作;希望以此对当地的教育改革事业发展有所贡献。我们期望通过此次活动考察农村文化教育的历史演进和现实文化需求及实际空缺,同时希望籍此活动锻炼青年,从而实际感受、了解、关心并积极参与到乡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当中。
 

张志华
一耽学堂助理干事

                     徐慧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硕士
                     肖景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硕士
                     李  旭    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
                     李海燕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
                     李媛媛    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
                     毛艳琴    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本科
                     赵  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贸系本科

 

学  校

    第一站,汪川乡中心小学。出于礼貌,学校领导很热情,我们八个人分别两两地被安排在了四个老师家。这里的人们很朴实,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我们的心情也一下子平实了很多。安顿停当,我们便着手下一步的计划和具体事项。很巧,附近几个乡的老师都在汪川培训。学校就安排我们给老师作报告,向他们介绍一耽学堂和一耽学堂的文化理念及意义,讲现行语文教育的弊病,讲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有些老师一直睁大眼睛,目光一刻也不离开你,很好奇、很专注的样子;有些老师若有所思或是无所思,心不在焉;有些则在打瞌睡。
     高从迎老师是秦城区大门乡郭城学校三年级的语文教师,有时也教数学。高老师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已出嫁,唯一的儿子18岁,现在读中专。家里的收入主要靠高老师的工资,大约每个月840元。主要的支出则是儿子的教育,光学费每一年就要2500元,每学期的生活费约800元。高老师说,在这个地方,老师的生活条件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好的。他说,现在提的是素质教育,实际上却还是应试教育。因为成绩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年终主要考核优秀率、合格率。而孩子们呢,只要学学课本就行了,负担并不重,作业无非是“写生字十个”一类。他们“散漫成性,没有学习习惯,”非得“强压式”的教学。高老师认为在这里开展不了读经活动的原因是:“(老师)水平有限、缺乏资料,(教学)压力太重,只教与考试有关的。”后来一个老师说,这个校长对我们的活动没兴趣。

家  长

    第二站,石佛乡的峪口附中、石佛小学。
    石佛小学的学生王文玲的父亲是一个医生,家里生活条件很好。这位医生平时经常阅读一些有关历史、医学等方面的书籍,他说在生活中“第一关心病人康复,第二关心孩子学习。”王文玲有两个哥哥,大的已经成家,老二在西北师范大学读书。父亲很关心二哥王谦武的学习,每学期都与老师联系,以“加强相互了解”,还经常鼓励女儿“超过哥哥”,取得比他更好的成绩。对于王文玲,由于他工作的关系,有机会还总带她出门,“带着孩子出门也是一种学习”。他还认为城乡教育“存在差别”,但(我们)要缩小差别。他对于小学的教育状况以及农村的基本情况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在石佛中心学区,教师队伍中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很少,教师本身能力差,更缺乏音乐、体育、美术方面的专门人才,整体教育水平落后。而村里干部的文化程度大多都只有小学毕业,“普选”多流于形式,因此尽管国家出台好的政策,却落实不到实处。随后,我们和这里的老师进行了座谈。从综合的情况看,这里的教师对传统文化认可,但不抱有太大的希望。素质教育方面,教学评估机制跟不上,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们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仅仅把自己当作是教育的工具,而不认为自己是文化的继承者,注重教学而不注重育人,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出现问题,多推卸自己的责任。由于国家的教育理念一直在变,传统文化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学  生

    我们来时,这里正是暑假,学生都放假了。我们要上传统文化的示范课,老师特意通知村上的学生去学校上课。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头一天通知,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学校。几个义工主要讲《三字经》、《大学》和《诗经》。学生们都很认真地把黑板上的内容抄在笔记本上,他们并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只知道教的老师不一样。他们始终以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我们,觉得这堂课肯定是一件新鲜而有趣的事。读的时候很大声,好像劳动竞赛一样。这些孩子都很聪明,《三字经》读了几遍之后,大概的意思都能说出来,而且能背诵。学生记忆力强,学习态度非常认真,但是很拘谨,不主动,表现欲、大胆发言发问程度较之北京学生差。
    下午,我们带着孩子们爬到山顶,做游戏、唱歌、背诗,背当天学的《三字经》和《大学》。这些可爱的孩子啊!和孩子们在一起,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孩童时候。
    … …
    (阅读全文)

     
 

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姚家宝访谈

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石佛乡峪口附中学生访谈

汪川中心学区教师访谈记录(一)

汪川中心学区教师访谈记录(二)
学生家庭访问记录三篇
石佛镇峪口附中与中学生谈话记录
 

 

徐慧璇 

    7月26日——8月2日,一耽学堂暑期天水乡村教育考察队的八名义工在天水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李天庆主任、天水市教育局伏平副局长及各区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秦城区汪川乡中心小学、北道区石佛乡中石村峪口附中和石佛中心小学为八百多名学生讲授传统文化,走访了近二十个孩子的家庭,拜访了当地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分别同近百名乡村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广泛地了解了当地乡村中小学教育状况。
    … …
    (阅读《总结》全文)



肖景波

    天水之行,见闻很多。我想先就组织工作谈一下。总体上讲,这次天水之行收获很大,广泛的接触和了解了天水市中小学教育状况,特别是乡村一级的教育情况,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
    … …
    (阅读《总结》全文)
    乡村孩子真诚、善良、淳朴,充满活力,比城市孩子更可爱;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拘谨、缺少张力。他们所拥有和可享用的教育资源太少,有的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台复读机,还有想要象棋谱、足球、电脑的,他们缺少的太多了。
    … …
   (阅读《天水之行感受》全文)



李  旭
    从北京到天水,洛阳和西安两站都在夜间不知不觉地过了。清晨,火车驶入宝鸡、天水地段,峻拔连绵的山峦进入了视野,这就是大西北了。渭河已经几近干枯,水完全是浑黄的,很多地方都露出了河床。 … … (阅读《总结》全文)

    走访了近二十个孩子的家庭,拜访了当地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分别同近百名乡村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广泛地了解了当地乡村中小学教育状况。   … …
   (阅读《经典之路:天水行》全文)
《论语·雍也篇》“文质彬彬”章的含义和启示(阅读全文)
《论语·雍也篇》“文质彬彬”章解读(阅读全文)


李海燕
    在大街小巷里随便逛逛,一抬头就是什么居,什么第。比如太和居、永和居、中和居、怡然居,耕读第之类,不一而足。一看到这样的名字,就有一种进去看看的冲动,和这名字相对应的人家究竟是怎样的一家人呢?  … …
    (阅读《在天水的那些日子》全文)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这是多年前很流行的一首老歌里唱的.那天晚上我们坐在汪宁老师家的院子里一起唱起了这首歌,唱给这个村子里的一个叫小芳的姑娘,   … …
     (阅读《朋友“小芳”》全文)


毛艳琴

    我是一耽学堂的义工,自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我在魏公村小学为五年级的同学讲授唐诗宋词及《三字经》、《论语》的一部分。这个班40多人,到现在还继续接受我们的经典诵读教育。     我们为什么称一耽学堂呢?通俗的解释是:每天耽误一些时间来做事。为了准备上课,熟悉材料,我们只得在课外花时间去查资料。在这一层面上讲,的确一耽了,但在整个过程中我感觉得到的远大于我付出的。
    … …
    (阅读《在汪川中心学区与教师交流的发言》全文)


 
 

    7月26日——8月2日,一耽学堂暑期天水乡村教育考察队的八名义工在天水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李天庆主任、天水市教育局伏平副局长及各区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秦城区汪川乡中心小学、北道区石佛乡中石村峪口附中和石佛中心小学为八百多名学生讲授传统文化,走访了近二十个孩子的家庭,拜访了当地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分别同近百名乡村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广泛地了解了当地乡村中小学教育状况。下面是对主要工作的回顾:

一、为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示范教学
  我们的讲授内容有《三字经》、《诗经》、《大学》、《易经》及古诗词等。学生们腼腆朴实,双眸闪烁着求知的渴望,他们对授课内容、教学方式与任课老师充满了好奇心。他们跟着老师学习读写,那专注的眼神、夹杂稚嫩乡音的普通话、一丝不苟的笔画,让每个人都为之动容,当时我脑海里甚至闪现出,留下来教书这样的念头。直到写稿时我还在思考该如何有效的帮助他们。他们需要突破物质上的限制,更广阔的获取知识,树立自我主体意识,同时更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其道德的培养。这需要我们长期、不间断地提供各种知识、信息、方法与观念,一两次的考察实践远远不能完成,我们需要进一步深思如何去实现它。今年此次活动,对我们而言其收益(非经济层面)远较当地孩子为多。

二、座谈交流;
  汪川乡各村小、完小的八十多名教师同我们在汪川乡中心小学进行了座谈。开始我们先向老师们汇报最近三个学期学堂义工在北京各中小学开展义务讲授传统文化活动的情况,同时介绍学堂的理念,之后大家以递字条和分组围桌座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对学堂缘起、人员组成和我们自己授课经历的介绍,我们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了,彼此信任了。老师给我们谈了很多现实情况及他们的想法,对他们影响深刻的莫过于当地的文化氛围、社会对他们的评价。说及素质教育特别是教材改革之后,每个老师都可以讲出很多理念性的东西,但实践中他们却是在围绕应试教育开展工作。原因是社会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仍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毕业率和升高中率等数字为依据。在这个问题上农村和城市是相同的,但是农村表现更严重。基础教育改革将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改变目前的评价机制是根本。座谈交流结束后,我们和几位老师互留联系方式。我们希望长期联络,持续为他们提供新观念、新方法,同时共同探讨大家赶兴趣的问题。。

三、拜访高龄老人;
  我们拜访了村中几位德高望众的老人,期望透过对他们及其家庭成员的访谈来判别老中青三代对现行教育认识上的差异;同时通过他们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历史的变迁。和但在这个方面,由于我们自身水平有限、准备不足,而且拜望访老人不多,所以在这方面收获不大。

四、学生家访;
   家访给我们的冲击比较大。我们经汪川乡老师安排走访学生,家庭环境都比较好,以至于我们错误地认为这里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7月29日上午我们走进汪三芳家,她家西屋没有窗玻璃,厨房(北屋西耳房)被煤烟熏得黑洞洞、地上支着菜锅,正屋地下放着板凳、桌上搁着台14寸破旧的黑白电视、西侧是盘炕,东厢房农具杂乱的堆放在土炕的角地上。眼前的一切使我们明白了,前天所看到的种种美好情景只不过是这个乡村的一面。从她口中我们得知了农村更多的现实情况。几个村子走下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实地考察要进行科学的田野调查,学习社会学知识和调查方法,同时更需要积累实践经验。否则,你获得的信息就不可能全面。

整个考察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比如:

一、现行乡村教育的课程设置
  与当地领导、老师交谈,我了解到,一个在全国乡镇实施义务教育评比成绩优良的乡中心小学,一年级入学有九百多人,到五年级毕业就只剩五百多人了,近一半的学生流失。原因很多,老师给出的原因不外乎家庭贫困被迫辍学、家长不重视、学生学得没兴趣等等。教育局一位领导还指出教师不端正地工作态度也加速了学生退学。当地农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年收入可达两万元,差的年收入也有一、两千元,这对于一个学生小学阶段一年几百元的花费是完全可以负担的。走访中,不论家庭经济情况好还是差,只要孩子愿意读书并有深造的可能,家长都是全力支持的。经济上有保障、父母有期望,那孩子为什么学着、学着,就都没有兴趣了呢?是成绩不理想带来的厌学吗?一两个学生流失,还可以从其个人身上找原因,但近一半的学生都离开了学校,那问题是不是出在了我们教育本身,是不是现行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呢?农村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内容的教材,什么方式的教育呢?

二、农村学生需要什么?
   过去统编教材的内容并不能满足需要,其内容选择、语言文字特点带有一定阶级性,这在伯恩斯坦的研究中就有所体现。我们发现教师从没有考虑过学生需要什么,只是按照规定的教材教授规定的内容。我访问的一户家庭,父亲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对村中学的强烈不满,该校连续几年没有学生升入高中,十几岁的孩子只能待在家里。这样的孩子做农活或其他活计都不在行,被他称作“国家的残废,家庭的灾难”。现行教育应该给农村孩子的是什么?他们需要的或许是和生活更接近的实用性知识与技能,或者说我们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思维,相应地应该在他们的课程中适当增加实用的知识来充分体现这一点。

三、教学和学习的氛围
  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但这受到了乡村老师的严格抑制。在农村学校课堂上有鲜明的等级差别,在村民生活的很多方面更是如此,权位的作用给了拥有者更多的话语权利与行政权利。教学方式上要营造一个具有安全感的环境,鼓励学生思考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老师要让学生感觉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我们考察汪川乡中心小学时,计划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同学生爬山。出发前我们邀请该校一位年轻老师同去,他很乐意但却迟迟不肯明确答应,直到校长安排他为我们“护驾”,他才高兴地与我们同行。这样的情形我们感觉很不舒服,但这就是事实。一个宽松融洽的校园行政管理氛围,会更加激发老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我们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农村孩子更朴实、更敏感,相对也更脆弱。爬山路上,学生们突然你挣我赶着一齐拥向田垄,转眼一个、两个,更多的孩子飞奔回来,围挤着我们,挣抢着把采摘来的金黄色的、软软的、铜钱大小的野生梅子塞在我们手中,不等我们开言,扭头跑走再去采摘;我刚刚对一个女生手中的野花赞美几局,不到五分钟,我的怀里便抱了一大捧孩子们摘来的各色野花;学生对老师的喜好很敏感,我跟某个孩子多几分亲近,其他的孩子马上就有反应,旁边的同学就说:老师喜欢某某、某某;结果我常常要拉着孩子们数只手走路。
   我家访一个家境较差的女生,事先没和她打招呼。和她的父母谈话时,女孩一直远远地站着,不说一句话;我拿出相机准备拍照时,突然瞥见她满脸的不乐意。我突然觉得自己成了一个闯入者,这种造访不再是亲近的表示,而是对孩子自尊心极大的伤害。
   带着希望与好奇来到西部乡下,背负沉重与责任踏上回京旅途。面对现状我们不能不超越制度去思考农村的基础教育。

“传统文化对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的影响”调查方案
2002暑期甘肃天水乡村教育考察甘肃天水教育界老师领导名单
 
天水市北道区杨庄初中校长朱国才谈家乡教育问题
兰州师专张群谈甘肃教育
 
梁漱溟和陶行知的乡村建设思想
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
hspace=0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431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